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新中国建交内情(十二)(礼仪漫谈)

——与英国建交(上)

马保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12月13日   第 06 版)

  在中英漫长建交谈判中,英方耍手腕、巧辞令,试图冲破我国底线,但周恩来领导的新中国外交团队,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

  英政府脚踩两只船

  早在1948年下半年,英国政府看清局势,准备放弃国民党政府,提出“门内留一只脚”的对华政策。英国承认新中国,一是因为其在华资产多、利益大;二是因为若不同新中国打交道,香港生计问题无法解决。然而,英国又觉得,在配合美国遏制新中国的大方向上,不能偏离太远。所以英国宣称承认新中国时,妄想脚踩两只船,既不得罪美国和台湾,又可笼络新中国,试图草草建交蒙混过关。这表现在英声称“承认”的同时,又对联合国“驱蒋”案投弃权票;在恢复新中国代表权问题上说“为时尚早”;英国还在台湾淡水保有领事馆。

  此外,原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时,滞留在香港的原属中国国家资产,本应归还新中国,但却被港英当局扣留,以致让美国劫走。

  双方互换照会

  1950年1月6日,英国前驻北京总领事高来含(W.G.Graham),向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面交英外交大臣贝文致周恩来外长照会,内称:承认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之合法政府”,“已准备与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并任命胡阶生(森)为临时代办。同时,高来含还向王炳南口头说明:英政府“声明取消对国民党政府之承认”;“英政府已指派现在南京的胡阶生秘书,作为过渡时期临时代办,来京与中国政府商谈指派大使及其他事项”,并要求“得到外交特权,其中包括外交礼遇、豁免等”。

  1月9日,周恩来复照表示“愿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贵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接受阁下所指定为临时代办的胡阶森先生”为“建交谈判的代表”,中方“当给予胡阶森先生及其随员以及档案自南京迁来北京所需之一切便利。”

  建交谈判搁置

  1950年2月14日,胡阶森拜会宦乡司长。胡称,在两国外长交换照会以后,英国政府原以为两国已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后来始知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了(理)解不同”。

  当年3月2日章汉夫副部长同胡阶森进行的谈判中,指出中英建交“最主要与必须先行解决者,为英国政府与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关系问题”。章副部长说:“英国政府既已宣称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即不应继续再与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保持任何外交往来”,可是1950年初,在联合国提出驱逐国民党“代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英国却附和美国,表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出为时尚早”,投了弃权票。

  当年3月17日胡阶森答复章汉夫:“联合王国陛下政府在1950年1月6日撤回对前中国国民党政府之承认,并于同日通知人民政府予以法律上之承认。由该日起,对前国民政府迄无外交关系存在。在伦敦之中国大使馆已行封闭,而前大使亦不享受外交官之身份。”

  英国政府认为,“联合国内现时之形势对上述情形并无连带关系”,对国民党“代表等应被取消出席权之决定,只能以集体方式达成”,而“提出该项问题系属太早”,故弃权;“英国政府,一旦于联合国各机构内之多数会员国,对人民政府参加事,愿为投票赞同时,自当欢迎人民政府代表……”简言之,英国虽已撤销了对国民党政府的承认,但不会在联合国投票“驱蒋”,也不会主动要求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切,需等到多数成员国都同意时,英国才可能同意。

  胡阶森认为“投弃权票只是一个程序及战术的问题。”章汉夫则说,弃权是态度问题,“表示英国政府是否真正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持友好态度,真正与国民党残余集团断绝关系。”

  中方要求英方以实际行动表明其诚意和对新中国的友好态度,英方则以“只有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英建交谈判至此搁置。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新中国建交内情(十二)(礼仪漫谈)
29年前的巴黎偶遇(我与海外版)
“私人订制”宜写成“私人定制”(语文信箱)
告知函
宁波海事法院公告
公告
期数:336 责编:张燕萍 汪灵犀 电话:8610—65369316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