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01月24日 星期五

寻访铜乐器之乡

黄守部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1月24日   第 15 版)

  图为铜器匠人在给铜锣定音

    河南省襄城县欧营村相传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欧阳修的终老之地,如今,这个3000多人口的自然村,欧阳姓氏者占1700多人,按照《欧阳氏族谱》记载,他们都是欧阳修的后人。传说究竟是真是假,无人再去查考,可这儿已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铜乐器加工制造之地,却是眼见之实。

    欧营村地处中原大地的腹地,很久以前就享有“铜乐器制造之乡”的美誉,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制作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明清时期手工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享誉天下,如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古代乐器的文化特色。

    说起响铜乐器制作,现年63岁、有着30多年制作铜器经验的欧阳洪伟说,制作铜响器,选料非常重要,料好,成品质量就高,反之,成品易出现沙漏,便很难给铜器定音。铜坯须以上等的紫铜和纯锡为原料,按固定比例熔炼制成。整个铜器制作大致分为8个步骤:熔炼制坯、热锻、淬火、冷锻整形、捶打校音、抛光、打孔系绳、定音、分类。大都由手工完成,工艺要求非常严格。一面锣往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厚薄均匀,敲打锣面时任何一点均发出同一声音。定音是铜响器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关,一面铜器的质量取决于此。因此,这道工序大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执锤,在40平方米的房子内进行,室内及周围还不能有杂音,保持相对安静。老匠人一手执定音棒,一手举着铜器,将铜器放在耳边,用棒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耳听目观,找准音点之后,只需一两锤,就能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这就是神奇的“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响铜乐器定音方法。

    响铜乐器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大都通过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方式沿袭,需要学徒有很高的悟性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其中很多工序很难为现代技术所替代。由于响铜乐器的制作劳动强度大、工艺学习周期长,许多地方已现濒临后继无人的境地,现在铜乐器匠人大都在45岁以上。

    如今,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铜乐器手工制作也在日益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在欧营村,铜乐器的制作非但没有丢失,还逐步地发扬光大着。目前,欧营村有20多户、500多人从事铜器制作,使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寻访铜乐器之乡
智慧旅游考验业界大智慧
“寻找遗失的中国年味”图片展举办
在波兰吃饺子(国人看世界)
逛靖西药市
责编:栾峰 邮箱:luanfeng5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