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国家机关搞了一个阅读文化调查,评选出了“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见6月17日华声在线《上司荐书,基层干部必读》报道)
这“10本书”中,最受欢迎的首先是党史类的图书,这反映了官员们对执政党的历史颇有兴趣。比如排第一位的是《苦难辉煌》,这是一本描述中共早期历史的“纪实文学”,特点是“用散文的笔触描述历史”,作者金一南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据说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册。
另外还有《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作为最权威的官方党史著作,这一卷中关于大跃进、关于文革,都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论述。这其实也符合了部委官员近几年的一贯兴趣——此前的2010年,中组部开始进行部委司局级干部的“选学”计划,当时中央党校最受司长们欢迎的热门专题班是“中共党史重大事件与人物”,分别是对延安整风、大跃进、“文革”的解析以及对陈独秀历史功过、胡耀邦与拨乱反正、离休后的邓小平的评判。
这个“最受欢迎”的书单中,还有沈志华所写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沈志华是著名的中苏关系历史实证研究者,提出很多不同于传统观点的发现,如今他的书为中央机关干部推崇,却也佐证了人们对历史真相的普遍渴求。
官员们阅读的第二类图书是经济类的,其中有林毅夫的《中国经济专题》、吴晓波的被看做是描述中国改革内在商业逻辑的书《激荡三十年》。还有《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名著《世界是平的》,这本描述全球化的书早已经蜚声政坛。更早的时候,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当时还是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曾经向自己的下属公开推荐过,作为“寒假作业”布置给官员,要求“多一点读书学习,少一点吃喝应酬”。汪洋同志并对《世界是平的》的内涵“身体力行”,与网友亲密互动,另外他还邀请作者弗里德曼来访……也因此,此书广为人知。
这个书单还包括了《曾国藩》、《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和《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记得《人民论坛》曾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过“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三成多干部每周读书不到3小时。这又让人想起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曾对各级领导干部在读书方面提出的要求——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此外,我们还常看到新闻,一些领导同志倡导各级公务员加强修养、多读好书,并且确定了干部读书日。所以,提倡干部多读书,读好书,乃当务之急,形势所需。
今天,阅读不单是中国高官的个人兴趣,更应成为整治官风的一种特殊工具,成为时代对于中国高官的基本要求。甚至有的文化批评认为,年轻干部易成腐败高危人群,更应注重阅读可以提高道德修养、政治觉悟方面的好书。
通过阅读,修身养性也好,获得知识和经验也好,追求真理和思想也好,或是以书施政也好,或是悟得政治智慧和社会学经验,接受政治教育和教化等,的确是我们人类所总结的读书的智慧和经验。我国的古籍《礼记》中就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论语》载赵普对宋太宗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就是著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而“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说是阅读的政治功用的最精妙的解释。
当今社会,官员干部身在各种矛盾漩涡的中心,要经得住权力、金钱、名利、美色的诱惑,就应当从读书学习中汲取精神食粮。这是一种政治读书,或说政治感悟式的读书,也以借此提高政治自我和道德自我的高度。这种帮助提高自身修养的阅读,不仅对官员干部,就是对我们普通人也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