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继锋 王 斌
【摘要】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格完善和发展,实现主体精神自觉和道德自律。因此,教育者要秉持人文关怀和价值理性,通过核心价值观引领与文化自觉培育的融合、显性规约与隐性激励的融合、思想教育与生命成长关爱的融合、抽象理论疏导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才能实现人性化、生活化、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道德教育 人文关怀 价值理性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道德教育具有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教化”功能和目的诉求,能把社会要求内化为人性品质;也是根植于现实生活、尊重大学生生活样态的“活”的教育。
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核心价值观引领与文化自觉培育的融合以及显性规约与隐性激励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大学生通过教育认知、接受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个体意识比较强烈,思维范式趋于成型,行为选择颇具主观倾向性,特别是当前多元文化浸入、互联网和自媒体勃兴等,强力裹挟着大学生的身心,如果仅靠核心价值观的外在强势注入而缺乏大学生的内在文化自觉,教育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作为微观层面和社会个体的大学生,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源于对中华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意义的认同,并通过对中西文化的理性审视、批判和继承实现文化的自我觉醒和文化世界的自主建构。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育是双主体的交互行为,一方面,教育者作为培育主体,必须清醒认识到文化自觉是大学生的意识状态和责任担当,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蕴涵的深厚而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质、与每位公民的文化基因构成、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生成与关联进行抽取和凝练,并在尊重世界文化的价值和其合理性的前提下批判性分析;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文化自觉的主体要站在世界文明的大格局、大视野下自主检视中西文化的价值属性,从中感知和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强化其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道德教育离不开管理育人的制度设定和日常行为约束的纪律要求,这种显性规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强制性,大学生从中可能“学会”遵守,但不一定“获得”真理;可能暂时接受僭越制度和触犯纪律后的惩罚,但不一定完善其人格修养,因为其中蕴含着对被教育者的品德问题预设。而激励是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隐性激励更是于无声之中实现人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隐性激励以无形的方式自发地作用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能使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意识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内容,并内化成思想道德和行为准则。
教育者在运用制度和纪律规范大学生日常表现、矫正不良行为时,必须给予人格的起码尊重和积极向上的肯定,以及改正错误的极大信任,使大学生在认同教育者良好初衷愿望的背景下,自觉接受制度和纪律的规约。要重视榜样的激励作用,教育者是大学生的第一榜样力量,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职业品格、公正待人处事的职业操守、严于律己的职业人格,都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源于学生群体的榜样是重要的激励力量,因为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但必须以科学的优选机制和深受学生接纳的活动方式来进行。建设优良校风、学风,营造社团组织气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组织文化实现对学生感染与激励。校园物质景观作为文化载体也具有隐性教育作用,它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对超语言性的物质景观的解读,去领悟其丰富、深刻的内涵和寓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升生命意志品味。
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思想教育与人生成长关爱的融合以及抽象理论疏导与现实生活观照的融合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关注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通过科学的方式选择和正确的价值引领,化解人的思想问题,滋养人的精神系统。所以,道德教育只有秉持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对大学生的育人作用和对社会发展的牵引作用。然而,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特别是面对新生代大学生价值诉求多元、学习方式选择多重、就业压力持续、心理焦虑加重的现实状态,单纯且传统的思想教育会严重疏离教育者与大学生情感关系,甚至会负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是其个体生命成长的关键和飞跃时期,一方面,考入大学后,身心解放所释放的精神能量促使大学生对个体生命价值有了崭新的思考;另一方面,大学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本质又激发大学生对不同阶段生命成长的渴望,并进行多层次目标设定,如政治生命成长、社会人格成熟、职业人格成型、个体人格提升等。大学生自身力量不能满足和实现其生命成长的需求,需要教育者的关爱和关怀为其培植成长的沃土和条件。
思想教育与生命成长关爱的融合,需要教育者研究大学生各个阶段的个体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内在需求,一方面,在思想教育内容上融入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等,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纵深思考生命成长所需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规约;另一方面,紧密贴合大学生群体生命成长的情势和个体生命成长的目的诉求,通过政治导师制、政治成长孵化器、业余党校等体制化建制助推其政治生命的成长;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早期介入、志愿者团队建设、公益活动组织、社会调查安排等完善其社会人格的成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职场空间预设、现实职场带入等帮助其职业人格的成型;通过活动陪练、心理疏导、精神理疗等促进其个体人格的提升。
大学生对道德教育的内容离不开系统理论的学习,教育者根据通识课程的设计和安排,进行有条不紊的抽象理论知识讲解是教育的惯常做法。但大学生的属人特性首先表现为现实性,即生活性,道德教育与生活本来就紧密相连,“没有生活,也就没有道德”。掌上社会、数据存在、无限协作、无边界聚合、全民创新、全球融汇等新理念、新行为、新存在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的真实样态。大学生是利用互联网的庞大群体,在自媒体应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和智能优势,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运用数据和消化数据;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物质富足的生活削减了精神追求的内驱力,也改变了生活的样式;高校从社会边缘走入社会的核心地带,使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彩;大学生因为经济基础的不同和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出迥异的生活趋向和生活质量追求。教育者远离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抽象理论说教,其结果犹如沙漠中的花草,终将因为缺水而凋零和枯萎。
观照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在抽象理论内容中要融进鲜活的现实场景,尤其要选取大学生真实生活作为原料和素材,使学生在带入感的牵引下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自省;教育者不能一味抨击由于互联网、物联网、自媒体、大数据对现实生活冲击而引发的大学生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是顺势借势开拓理论教育空间和智能化渠道,将抽象理论知识幻化成接地气的、学生主动接受和内化的行为准则;教育者不能挑剔和反感大学生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是引导他们在物质享受中体会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感知改革开放对每个社会公民生活质量的惠及;教育者要将世俗生活的资源移植到抽象理论系统,强化大学生驾驭世俗生活能力的教育;教育者面对大学生差异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不能凭借主观臆断进行道德评判和属性归类,而是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区别对待,或正确引导,或关心、关照,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作者均为唐山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XDJ2017B115)和唐山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135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范树成:《德育过程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责编 /肖晗题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