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如何“回头看”

本刊记者 吕天玲 实习生 翟小雨 《 民生周刊 》(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做医疗机构评审,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制度究竟该怎么设置,是否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做,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其实各级医院不用非常紧张。”卫生部医院评审评价项目办公室副主任陈晓红说,这次的复审首先强调医院应该遵循各省的《区域卫生规划》。

    “我们现在还只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对一些资料进行审核。”面对一个月之后即将到来的复审,北京某医院再次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未来医院等级评审制度是否应该着重强调区域规划?评审机构能否借鉴国外经验由第三方操作?彻底去除行政化后,等级评审制度能否走上一个新台阶?对此,卫生部医院评审评价项目办公室副主任陈晓红,原卫生部医改司司长于宗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进行了解答。

    陈晓红:把评审常态化

    医改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做好卫生区域规划,因此评审工作也不能离开区域规划。各级医院需按照规划标准去建设、去管理。现在有些二级医院打出“争创三甲医院”的口号,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政府赋予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以不同任务。三级综合医院的任务是疑难危重、教学科研。二级医院应主要履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康复病人的诊治及带教等职能。

    医院“级”的划分需要政府规划和定位。之后能否把自己的医院管理成“甲等”、“乙等”,要靠各个医院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必须强调的是,这一轮三级医院评审不是一场运动,也不是一场活动。卫生部要求把医院评审常态化,所以我们在这次的评审中提出了周期性评审和周期内评审。

    这次评审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要持续改进医院管理。现在对各家医院进行评审就是要帮助他们找到医院管理上的不足,让医院管理持续改进。这个持续改进的中心一定要围绕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更优质的、周到的服务。

    于宗河:新评审不能学外国标准

    新的医院等级评价标准中,很多内容借鉴的是国外标准。比如美国人的思维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这种借鉴与编排就会使很多地方卫生厅的评审工作人员不解其意。

    一些人喜欢把国外标准看作先进管理模式的代表,其实这些医疗体系也存在天然缺陷。如美国把医疗卫生事业出卖给商业,完全成了一种商业化的炒作。虽然美国的医疗技术很高,但病人一定要紧盯着保险公司和医生,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就要切实维护自身权利。

    1998年卫生部也曾做过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但执行得不好,因为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导和布点的。现在有一部分人不赞同用政府规划来布局,而是主张用市场指导的办法,这是对政府规划的冲击,最终导致政府规划制定出来但却落实不了。

    周子君:建议去掉行政级别

    仔细查看卫生部出台的新的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区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不应该由政府规划,而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

    问题是,现在很多针对医疗机构的投资并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正因为是政府行为,才会出现一些差错,因为计划和市场之间存在矛盾。我们目前强调的“区域卫生规划”意味着政府只规划一家,别人不许进来,如此一来就会形成垄断;一有垄断,公共服务做不好,老百姓就会有意见。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做医疗机构评审,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制度究竟该怎么设置,是否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做,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我不建议医院协会来做评审工作,因为医院协会中的很多成员均是卫生部退下来的官员,而国外的评审小组都是由第三方选出来的。我的建议是,把那些所谓的行政级别都去掉。虽然有些三甲医院行政级别高,但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水平好的地市级医院虽然是“二甲”,但其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已经达到了“三甲”水平。这样一来,这些“二甲”医院肯定会有意见,包括一些民营医院。

“三甲”梦碎 ?
分级评审的前世今生
“三甲”梦难圆
拨正“三甲”
如何“回头看”
北京文化新引擎“科学发展 保障民生”系列报道(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