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三甲”梦难圆

本刊记者 高波涛 《 民生周刊 》(

    “不能创‘三甲’了。”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纪委书记王东启清楚地记得,在最近的一次医院内部会议上,院长以这句话结束了医院的“三甲”梦。

    几个月前,在医院召开的“创三甲”大会上,院长还激昂地指出:“三甲医院等不来,要不来,必须靠大家努力工作干出来!我们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摘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桂冠!”

    王东启后来才知道,院长态度的大转弯缘于今年6月来自卫生部的一纸通知。6月25日,卫生部的一则《关于规范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叫停了重启不到两年的医院评审工作。卫生部要求对2011年前通过评审的等级医院进行复核评审;对2011年以来新增的三级医院,分别取消其评审结论或予以重新评审。

    “三甲”搁浅

    中止的不仅是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

    记者电话采访天津市的两家医院,询问其“创三甲”的最新状况,两家医院给出的回复大致相同:“医院从来没有创过‘三甲’。”

    事实上,经网络搜索,天津“蓟县人民医院召开迎接‘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誓师动员大会”、“静海县医院实施三年规划,创建三甲医院”的新闻仍不下百条。

    自2011年评审工作重启以来,全国先后有400多家医院被评为三级医院,超过了第一周期(1989—1998年)评审数量的总和。一时间,县级医院争创“三甲”的质疑声充斥网络。

    “院长估计是受了媒体报道的影响,我们也是县级医院。”王东启说,“这只不过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级别问题,不应成为制约医院争创‘三甲’的因素。在当时,山东有8家‘中心医院’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决定联合起来去找卫生厅讲理。”

    最终,单县中心医院得到了机会,于1995被顺利评为“三级乙等医院”。

    据了解,单县中心医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44年的冀鲁豫第十一专署医院。1958年,根据山东省卫生厅指示,该医院以驻地命名为中心医院,划归当地领导,由此更名为单县中心医院。

    就此,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司长张宗久给出了明确答复:“只要符合区域规划的医院,都是可以评三甲医院的。”

    王东启表示,自己也是在后来参加华东区六省一市的医院院长论坛时,才知道这一消息的。“如果不是参加这次会议,像我们这种基层医院又怎么能得到准确的信息呢?不过,谁来做区域规划,什么时候可以通过复审,这些都是未知数。”

    扩地建院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的准备。

    “盖房子、买设备、引人才,是最基本的准备。”该医院纪委书记王东启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创三甲”几乎成了医院近年来的工作重心。

    2007年,占地3.5万平米、高17层的单县中心医院新外科病房大楼开始动工。近几年,单县中心医院不仅收购了紧邻的老卫校的28亩地,还修建了占地106亩的单县中心医院北区。

    从新建成的外科病房大楼可以看到,很多楼层人满为患,楼道里加床看病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们建楼是为了创‘三甲’,但也是为了医院的发展。医院现在每天的门诊量达到了1500人。”王东启说,与单县中心医院的“被迫”扩建相反,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医疗卫生需求不足的县域,个别医院在现有资源仍有富余的情况下,仅为争创“三甲”而扩地建设,这不仅是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凸显出区域卫生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坐落着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和惠民县人民医院,前者属于一所综合性三级医院,而后者为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在这个人口不足70万的国家级贫困县,两所医院均在扩建。

    滨州市中心医院院长王士亮2011年的医院工作报告显示,该院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16层综合病房楼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1.1万平方米的7层传染病楼内外装修工程正在紧张施工,8800平方米的6层后勤保障楼也已开工建设。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医院新建面积合计120亩左右,成了创建三甲医院的硬性指标。

    惠民县人民医院新建后的面积也达到了120亩左右。据滨州市中心医院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惠民县人民医院在拿地时“享受了政府优惠”。相比自己的拿地出钱,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出对惠民县人民医院的羡慕之情。

    惠民县人民医院坐落在远离县城的李庄镇,相比位于市区的滨州市中心医院,略显冷清。该院住院楼一层护士站的床位登记卡显示,其60张床位仅入住了17张。与冷清的病房形成对比的是,在惠民县人民医院的扩建工地上,工人们穿梭往来。

    有专家指出,扩地体现出区域医疗资源规划的必要性。在多数医院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盲目扩张最终导致的是对公共医疗资源的浪费。

    突击学习

    赵女士的老伴、儿子都是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提到“创三甲”,赵女士一脸无奈。“7月份,他们爷俩每天都在加班。我以为是患者多,没想到是为了医院评级。”在赵女士的印象中,下班回家,父子俩的话题永远围绕着“三甲”。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告诉《民生周刊》记者,7月份是该院的“学习月”、“考试月”,评审指标要死记硬背下来,以迎接即将到来的“三甲”复审。

    “创三甲”远不止学习政策那么简单。单县中心医院普外二科护士长曹秀荣表示,“创三甲” 期间,从入院宣教、安全告知、健康宣教记录单、输液单、生活评估单到监护记录等,一名医务人员需要为每个病人填近10张表单。

    既要照看病人,又要填各种各样的单子,曹秀荣坦言,“评‘三甲’是有好处,但准备这些表格占用了太多时间。”

    单县中心医院网站上的一则新闻十分醒目:2012年6月12日下午,单县中心医院争创“三甲”迎评办,首次召开了专题会议。该院院长明确表示,要迅速熟悉评审指标,掌握迎评工作技巧,在短时间内尽快达到要求。

    卫生部在1989—1998年开启的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工作,起初只注重于硬件设施考核,也由此引发了医院为“创三甲”而重硬件、轻服务的种种弊端。此后,卫生部多次重置标准,将评审重点放在了“改进服务管理、加强护理管理”等方面,重点考核医院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及落实情况。

    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的等级评审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创评主要是制度落实,不过‘三甲’评审完了,也就没人(监)管了。”

“三甲”梦碎 ?
分级评审的前世今生
“三甲”梦难圆
拨正“三甲”
如何“回头看”
北京文化新引擎“科学发展 保障民生”系列报道(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