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媒体视角

《 民生周刊 》(

    法制日报:

    防腐高满意度仍需冷静看待 

    5月11日,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容表示,过去30年,中国共有420余万党政人员受处分,民众对防治腐败成效满意度由2003年的51.9%上升到2011年的72.7%。

    经过几年的防治腐败工作,公众满意度上升到72.7%,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数字。然而,即使是72.7%的满意度,我们仍需冷静看待。这个数字再高,依然只是对部分群体的调查,并不代表百分之百,在被调查人群之外的“满意度”高低仍不能确定;即使是被调查人群里面,也会存有不满意的公众和不满意或极不满意的因素。任何一项调查,囿于受众群体所限,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也会因为调查群体的感知度、社会环境、社会圈子等产生不同的答案。犹如一个物价指数,在高物价面前多数人有不可承受之惑,但确实又会存在高收入群体对物价波动不敏感的因素。

    72.7%的满意度指标。首先,它只是一个中间“参照”,不是一个“船到码头车到站”的“终点”。相比于前几年,进步是客观的,数字是显而易见的,但只要“向前看”仍然能看到不足以及公众对反腐败预防工作和遏止腐败不满意的地方。

    其次,腐败预防工作仅是反腐败工作的组成部分。预防性工作固然关键,惩处工作同样不容低估。

    最后,在腐败预防工作上应更多些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再高的公众满意度依然是个“软指标”,也是一个“易碎品”,上去不容易、掉下来却容易。一个细节的疏忽、一个环节的纰漏,都可能直接影响全局,影响公众整体满意度评价。这就需要反腐败工作人员始终兢兢业业、始终保有一份成绩面前的平常心。

    燕赵都市报:

    当年轻人都离开了故土农村 

    中科院最近发布报告称,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落后约100年。据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率是中国的90多倍,日本和法国为中国的100多倍。专家建议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总理强调:“培养一代新型农民,鼓励有文化和农业技能的青壮年农民留在农村,事关农业长远发展。”事实上,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已下降到38.1%,占乡村就业人员比重下降到63.4%,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锐减,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格局正在加剧。中国农业要赶超百年落差,离不开青壮年的回归与驻守。一者,劳动力是生产关系中的核心要素,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尽管生产效率解放了部分人力,但劳动密集型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在转型前还有诸多“量”的工作要完成。二者,现代农业的特征在于基础设施与装备,与之配套的是农业科技需要智力支撑。就此而言,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中国农业涅槃的关键所在。三者,培育青壮年新型农民是纾解“三农困局”的必经之路。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国农村的版图、中国农民的定位,与青壮年的“他们”、“你们”、“我们”休戚相关,农民结构与素养问题,从来不单纯是一个农业问题,攸关社会序列的稳定与和谐。

    拿稳定的经济回报和社会保障留住青壮年农民、以可期的梦想远景与职业培训激励新一代农民——— 他们有未来,中国农业才可堪历史的担当与重任。

    京华时报:

    强捐会将公益带入绝境 

    据报道,四川攀枝花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员工、教师和一些企业等,被强制捐出一个月基本工资给一个新成立的基金。

    近年来不断有丑闻曝光,一些慈善机构面临不被信任的尴尬处境。在这种背景下,任何违背慈善事业原则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压倒官方慈善机构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可能会说,攀枝花有关方面这样做的初衷与目标都是良善的。问题是,一旦在操作中违反捐款自愿原则,任何高尚的目的都会被打折扣,也将污损慈善事业的美好形象。即便采取类似手段能更有效地募捐,这也不能成为发展慈善事业的正常途径。强捐不但救不了慈善事业,还会把公益慈善带入绝境。

    只有尊重个人意愿的捐款才是真正的慈善,强捐既不可能激发公众善心,也不可能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在官办慈善机构屡遭质疑的今天,相关慈善机构更应通过主动公布账目、透明化操作公益项目等方式,来赢得公众的认可与参与。

    慈善事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总有人需要帮助。光靠官办慈善机构,难以准确、全面地找到这部分人群,并给予恰当、体贴的帮助。因此,能够让社会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慈善活动,才是一个社会慈善事业正常、有效运作的标志。在任何情况下,强捐都不该是慈善事业的合理手段。

让布衣参事真正成为民生“温度计”
辟谣不能仅靠受害者自我“救赎”
生态文明乃慈善之本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