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谍影重重5》导演,用纪实手法拍大片

格林格拉斯携马特·达蒙重磅归来,新片聚焦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

□ 本刊记者 赵晓兰 《 环球人物 》(

    保罗·格林格拉斯,1955年生,英国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代表作有《血腥星期天》《航班93》《谍影重重》系列等。

    《谍影重重5》的中国首映发布会,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没有到场,但主演马特·达蒙在言谈之中,总是时不时地提起这位合作多年的老搭档。两人之间的缘分,始于2004年上映的《谍影重重2》,2007年,当他们用又一部经典《谍影重重3》为这个系列画上完美的句号时,两人都满足而略显疲惫地说:“所有我们要讲的故事都已经讲完啦。内心的那匹野马,已经放任它驰骋完啦。我们绝对不会再涉足这个系列。”但是,9年过去了,当携带新一部的《谍影重重5》重磅归来,保罗·格林格拉斯解释:“创作的动机是粉丝的期待,还有这个时代已经变了。以后,我‘绝对’再也不说‘绝对’这种词啦。”

    不过对于导演这种“打脸”之举,观众倒是乐见其成。因为就像马特·达蒙说的,“对于《谍影重重》系列电影来说,保罗是最核心的元素。”

    给好莱坞大片贴上自己的标签

    关于保罗·格林格拉斯,许多中国影迷的印象是类似这样的——“这家伙的镜头太晃了,特别是《谍影重重2》,镜头简直晃到不行,真心扛不住,直到《谍影重重3》才收敛许多。” “叙事能力简直超强,导演手法干净利落,务实,一点儿都不装!”影评人沙丹对《环球人物》记者如此概括:“好莱坞大片历来都是高成本、高度工业化的制作模式,讲究普世性、排斥个人化,而保罗·格林格拉斯恰恰是那种能将高风险的、昂贵的好莱坞大片贴上自己个性标签的创作者。”

    《谍影重重》系列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罗伯特·鲁德伦的小说《七十一号街幽灵》,又名《伯恩的身份》。1980年在美国出版时,曾连续占据畅销书排行榜高位40周之久。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充满悬念、离奇、惊悚的故事,开篇即是一个头部受了严重枪伤的美国人,被渔民从水中打捞起来,经抢救虽然伤愈,却记不得自己的任何过去。他的身体被植入了一张瑞士银行的账户芯片,追踪这条线索,他愈加发现自己身份的隐秘,也陷入了被神秘人士追踪暗杀的危机。

    小说节奏被形容“像子弹一样”,电影也很好地承袭了原著。马特·达蒙饰演的伯恩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身份”,他原是美国秘密情报机构着力打造的特工,却被组织认为是一名背叛者,欲除之而后快。同时,恐怖分子也对他步步紧逼。伯恩孤立无援,只能靠着自己冷静的头脑、矫健的身手逃出生天。第一部《谍影重重》奠定了伯恩的形象,到了第二部,原先的导演道格·里曼退出,好莱坞于是向大洋彼岸的格林格拉斯伸出了橄榄枝。

    当时格林格拉斯刚刚凭借表现北爱尔兰争端的电影《血腥星期天》擒得柏林金熊大奖,跻身国际影坛一线导演行列,但他并无操作商业大制作的经验。对于《谍影重重》这部商业大片来说,选择一个独立电影导演来操刀,将7000多万美元的预算交到他手里,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但马特·达蒙力挺他。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格林格拉斯给了达蒙坚定的信念,同样也给这个系列打了一剂强心针。

    另类的间谍英雄

    好莱坞续集电影通常有“狗尾续貂”的通病,但《谍影重重》续集没有走入这个魔咒。在《帝国》杂志评选的“50部最伟大续集”中,《谍影重重2》排在第七位,把所有的《碟中谍》《007》系列谍战电影甩在了后面。

    《谍影重重2》取得3亿美元票房,2007年的《谍影重重3》更是取得了4.4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远远高出其制作成本,格林格拉斯向好莱坞证明了他的市场号召力。“他的创作风格是将纪录片的手法融入商业类型创作。格林格拉斯不喜欢用固定机位,他擅长手持、肩扛摄影机,近景多、视角多、摄影机抖动厉害,节奏感很强,让人身临其境。看完片子走出影院,你会感觉到,你走路都是和伯恩一样充满节奏和律动的。”沙丹说。

    比如《谍影重重3》中火车站大厅里人来人往的一场戏,拍摄时格林格拉斯将摄影机秘密安置在火车站的各个角落,人们并不知情,这种拍摄方法带来的纪实感,令观众既紧张又满足。

    在缺席了第四部后,格林格拉斯回归了。他还是原先那个硬汉,绝不拖泥带水。而马特·达蒙饰演的伯恩也仍然是那个机智、勇敢、善良、行动力超强的特工。他在新片中的台词不足30句,从贴身肉搏到摩托车、汽车等各种飙车,他用行动和表情撑起全片。从后“9·11”时代的恐怖威胁到后斯诺登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电影的时代背景和主题变了。中情局系统被黑客入侵,多项特工计划面临被泄露的威胁,他们暗地里对公民的监控也引发各种黑幕,个人隐私与国家安全爆发出深层次的矛盾。伯恩搞清楚了自己的身份,但他仍然不知道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

    好莱坞善于创造英雄,特工英雄更是其中一个独具魅力的种类。《007》系列的詹姆斯·邦德、《碟中谍》系列中的伊森·亨特都是银幕传奇,而格林格拉斯和马特·达蒙共同塑造的伯恩,则代表着与他们背道而驰的间谍英雄传统,他不会在杀完人之后优雅地喝一杯马蒂尼;他不是权力的工具,反而总在逃避、反抗权力;他不泡妞、没有厌女症,对待感情专一;他没有那些先进科技的帮忙,只有凭借自身、因地制宜——他看起来更接近于一个普通人。

    从真实中取材

    从历史和现实事件中取材,纪实的拍摄手法,是格林格拉斯的核心风格。即便他在处理虚构的好莱坞题材时,也同样显得真实、厚重而锋芒毕露。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的个人经历与职业生涯有着很大的关系。

    格林格拉斯出生于英国萨里郡。他的母亲是一位老师,父亲是一名水手和商人,父母都很重视教育,父亲虽然14岁就辍学了,但对英国伟大的艺术抱着热情和敬仰,只要有点闲钱,就带着儿子去伦敦参观博物馆,看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的经典戏剧等。一次,少年格林格拉斯在大银幕上看到了大卫·里恩的史诗电影《日瓦戈医生》,“直到今天仍然印象深刻,那种真实与打动人心的力量,简直不可思议。”

    在学校他格格不入,曾经有被开除的经历。“事实上,童年的那种孤独感是我一直导演电影的深层动力。”他说。中学期间,他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拥有了一架8毫米小胶片的摄影机,自己便开始摸索拍电影。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他进入英国独立电视公司,担任一个叫做《世界在行动》节目的编导。他做了大量的调查报道,比如调查木结构房屋的应用,调查爱尔兰共和军的绝食抗议等。扎实的节目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

    在这期间,他还与英国军情五处前副主任皮特·怀特合著了书籍《间谍捕手》,揭露了军情五处这个神秘机构的内部运作。这本书曾引起很大波澜,被英国政府屡下禁令。此外,格林格拉斯还对北爱尔兰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促使他后来拍出了《血腥星期天》。正是在从事新闻工作、充当先锋记者的过程中,他培养了自己对现实与历史的关注,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进军好莱坞之后,除了《谍影重重》系列,他还拍了《航班93》(2006)、《绿区》(2010)、《菲利普船长》(2013),电影数量并不多,但部部都是精品。《航班93》根据“9·11”劫机事件拍摄,格林格拉斯想象并呈现了失事客机上惊心动魄的一幕;《绿区》则以《华盛顿邮报》记者的纪实作品为蓝本,展现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出兵伊拉克,在这过程中谎言与真相交杂的故事;《菲利普船长》则是根据2009年美国货轮被索马里海盗袭击、船长被绑架后又被成功营救的新闻改编。

    处理这些千头万绪的真实事件,格林格拉斯的镜头总是既精准又高效,既能通俗地为大众所接受,又经得起推敲和玩味。

    像一个不停战斗的职业拳击手

    如今年过六旬的格林格拉斯依然身形彪悍,他通常的装扮是宽松的T恤和夹克,戴着一副圆框眼镜,花白的卷发垂肩。

    新片《谍影重重5》将镜头对准了社交网络,但他本人从来不玩这些。“难道没人让你去注册一个账号?”有记者问他。他笑着说:“那挺可笑的,跟让我穿一套正儿八经的西装差不多。我完全不感兴趣。我甚至是周围人里面最晚使用手机的一个。”

    他拥有非凡的阅读和写作技能。曾一起合作《血腥星期天》的朋友马克·里德赫德描述和他共同创作的经历,两人一起研究大量的政府文件和资料,他花的时间总是要数倍于格林格拉斯。“保罗在提取信息方面有着惊人的能力。”里德赫德说,“但他不擅长在餐桌上说俏皮话,他的才华需要一个出口,比如拍电影。”马特·达蒙则形容他,永远健谈和精力旺盛,像一个不停战斗的职业拳击手。

    对于电影产业,他一向拥有很强的使命感。他曾向媒体呼吁,英国电影与电视工业必须加紧提升创造力,以适应国际舞台上的激烈竞争。他注意到,因为技术设备的升级,这一行有“贵族化”的倾向,许多贫穷的年轻人沦为这一行业的“临时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创造力被扼杀。“这个行业不是贵族的玩物。所有有创造力的年轻人都有良性发展的渠道,才能保证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他鼓励年轻人多关注现实,“如今关于政治现实题材的影片正前所未有地被重视。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感知并阐释这个世界。”

金承志,用尽全力表达鸡毛蒜皮
《谍影重重5》导演,用纪实手法拍大片
破茧未必终成蝶
京彩瓷上捕捉王朝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