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要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有浪费的权利,因为这损失的不光是自己的钱,还是公共资源和社会财富。这种炫富式的浪费,不能证明你“高人一等”,反而暴露了你爱虚荣、没有操守、短视。

别再“喝一碗倒一碗”

元明 《 环球人物 》(

    笔者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耳闻目睹中国日新月异巨大变化的同时,心中也有一丝忐忑。

    一天,笔者见一老人在小区内牵着两条大狗,膘肥体壮。问他:“养它们得吃多少狗粮、花多少钱呀?”老者说不用花钱,指了指旁边的垃圾箱:“那里边的馒头、面包、饼干有的是,捡一次吃几天。”笔者的心沉了下来,这是多严重的浪费啊!

    有一组数字触目惊心: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保守估计,我国消费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消费中,每年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全国各类学校、单位规模以上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我国个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费约55亿公斤粮食,相当于1500万人一年的口粮。

    中国人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关这方面的故事、格言不胜枚举。“成由勤俭败由奢”,概括了节俭对于国与家的重大意义。在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并养成了勤俭为荣、浪费为耻的好习惯。

    可随着中国的开放,国人开始见识到西方的消费观。长期以来,西方人一直在超前消费,不但住房能贷款,日常生活也能贷款,寅吃卯粮。他们从不精打细算,汽车、电视机、冰箱用几天说丢就丢,食品也挑最新鲜的。据调查,德国私人家庭每年扔掉的670万吨食品中,约有65%是可以食用的。政府也是如此,最富的国家同样债台高筑,没有赤字不成预算。

    这样的活法让一向勤俭的中国人开了眼,很多人跃跃欲试,却苦于经济实力不够。于是就有了那样的段子:有人立下决心,等自己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如今,中国人的腰包真是鼓起来了,也真的开始实践这个段子了,超前消费成为时尚,铺张浪费成为流行。中国已成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世界名车成了抢手货。富豪们斗富炫富,小民百姓大手大脚也很可观,刚刚解决温饱的中国却成为一个浪费大国,仿佛这就是跟国际接轨了。

    然而,持续5年的金融危机让西方人开始改变了。今年4月4日,一位77岁的希腊老人在首都雅典市中心举枪自杀。因为眼看着债多还不清,“在我开始从垃圾中寻找食物之前,我只能选择有尊严地死亡”。人口不多的希腊,单是2011年就发生了598宗自杀和企图自杀事件。有媒体评论:“数年间,希腊已从一个乐观积极的民族变成了一个悲观愤怒的民族。”

    德国力主欧洲国家靠节俭度过危机。为了率先垂范,德国政府决定,今后两年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和社会福利,有望在40年来首次实现预算平衡。有记者在西班牙采访也发现:“西班牙已经在经济增长不力的泥潭中挣扎了三四年,许多家庭此前存下的少量积蓄基本告罄,家庭消费的收缩在所难免。勤俭节约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前不久爆出的一则新闻更让人尴尬:中国人去德国旅游,因为吃饭太过浪费,被当局罚款。

    铺张浪费如过街老鼠,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曾大声疾呼:铺张浪费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比腐败更严重,当前大手大脚、敞开手脚花钱的作风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政府部门能紧一紧,省一省,作风方面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元不成问题。”事实上,各级地方政府这些年特别敢花钱,建高楼、盖大学城、搞开发区……哪来那么多钱?银行贷款!有的地方把10年、20年后的财政收入都提前花了。

    金融危机让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人的节俭美德,而一些中国人却要学习西方人正在抛弃的超前消费,这种互相学习的结果可是大不相同!要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有浪费的权利,因为这损失的不光是自己的钱,还是公共资源和社会财富。这种炫富式的浪费,不能证明你“高人一等”,反而暴露了你爱虚荣、没有操守、短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到危机来了才想起节省,那不是太晚了吗?

别再“喝一碗倒一碗”
披着“洋皮”蒙骗国人
冯军,炒出来的“爱国者”
为女人臀部塑形的亿万富豪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