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正式实施,与此同时,欧盟正在基于该法案推动建立一个涵盖钴、锂、镍等战略金属矿产的联合采购机制,力求通过“组团”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锁定供应规模。
然而,这个联合采购机制却引起矿业公司普遍质疑,认为协调采购30多种不同种类的金属矿产,既不现实也不经济。
■酝酿联合采购和招标
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借鉴欧盟天然气联合采购平台制定的金属矿产联合采购机制,通过协调需求及时补充供应,运用市场力量与国际供应商谈判,从而获得物美价廉的金属矿产。
路透社报道称,欧盟计划进行招标,为建立金属矿产联合采购平台铺路,考虑借鉴现有天然气集体采购模式,制定多达30种金属矿产的联合采购方案。
据了解,欧盟将于5—6月期间举行首轮战略项目招标,一旦被认为是战略性的加工、回收或采矿项目,可以在15—27个月内获得许可。据瑞典欧洲电池矿产公司Eurobattery Minerals AB透露,该公司已经申请将芬兰一座矿山列为战略性项目。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欧洲绿色协议》负责人马洛斯·瑟夫科维奇表示:“比照欧盟天然气联合采购平台,我们寻求更好利用欧洲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为地区提供更充足的金属矿产。”
“招标计划宜早不宜迟,欧盟成员国需要时间来认可这种方式。相较于天然气,购买多种不同种类的关键金属矿产更为复杂,但建立集中采购平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相关金属矿产的未来需求。同时,我们还会研究打造某些金属矿产储备库的可行性。”马洛斯·瑟夫科维奇补充称。
■组团采购可行性有待商榷
欧盟委员会强调,组团采购可以汇总所有需求,通过一个“中央机制”代表所有欧洲买方与全球卖家谈判,从而拥有更多主动权。一方面,可以防止欧盟成员国在采购方面相互哄抬价格,减少资源分配方面的内部摩擦;另一方面,还可以提供更加透明准确的需求信号。
然而,业内普遍认为,欧盟组团采购金属矿产的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商榷。此举更像是一种管理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尝试,很难成为长期存在的机制,因为金属矿产种类繁多、需求不同,极易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整体市场波动性很大。
更重要的是,欧洲作为金属矿产主要消费市场,很难在矿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与其考虑集中采购,不如加大上游勘探和开发力度。根据欧洲地质调查局数据,欧洲在测绘矿藏方面严重落后,过去25年,欧洲采矿业已锐减30%。
“我们很多技术都非常落后。欧洲采矿业已经衰退了几十年,勘探投资十分有限,这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追求。”欧洲地质调查局秘书长朱莉·霍利斯表示,“哪怕只是对一小块区域进行初步测绘,也要花费数千万欧元。当前,技术更新迭代愈来愈快,加上设备、劳动力成本,整体开支不容小觑。”
日前,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极力游说投资者加入支持矿产勘探以及加工和回收工厂的国家投资计划。法国政府计划向一个国家矿产基金提供5亿欧元,并希望私人投资者再注入15亿欧元。
根据《关键原材料法案》,到2030年,欧盟每年内部生产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加工至少40%的关键原材料,回收15%的关键原材料,并且在任何加工阶段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不应超过欧盟的65%。
然而,对欧洲国家而言,成功找到并建立新矿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是在获得许可可能需要数年时间的情况下。“每50个勘探项目中有一个能有所发现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可以成为矿山的储量更是少之又少。”朱莉·霍利斯坦言。
■矿业公司普遍质疑
针对组团采购的提议,矿业公司普遍提出质疑和警告,称此举根本不现实,具体到操作层面会出现很多问题。《金融时报》指出,对30多种大宗商品采用这种方案完全会事倍功半。
全球主要矿产资源供应商欧亚资源首席执行官宋本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曾参与了德国一个集中采购关键原材料的项目,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需求太多样化了,很少有公司购买同一种原材料。”
矿产地图绘制公司Xcalibur Smart Mapping欧洲及北非首席执行官维克多·冈萨雷斯则表示,集体购买十数种金属矿产,无法通过简单方式来解决,经济和操作层面均不太可行,欧盟应该将回收利用放在首要位置。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柯伦·亨德里克也认为,欧盟组建“关键金属矿产买家俱乐部”并不明智,此类原材料极易受到全球供需和价格波动影响,购买成本和可供性都会受到干扰。此外,此举极易在欧盟内部引发分配冲突,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公正转型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