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国际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积极性有待激活

■本报记者 董梓童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03日   第 15 版)

  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中被寄予厚望。日前,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最新报告称,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是推动全球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保障。根据测算,到2030年,全球太阳能发电和风电装机规模必须增长两倍;到2050年,全球太阳能发电和风电装机总规模需达31太瓦,才能促使气候目标的达成。

  然而,目前,全球对清洁能源投资仍然不足。彭博新能源财经指出,全球要建设一个完全脱碳的能源体系,需要耗资215万亿美元,产业内企业需要采取果断行动,加大投资,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 对化石燃料补贴抑制绿色投资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24年至2030年期间,电力系统脱碳、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碳捕集、封存技术将快速部署,其中,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将在这7年间为全球贡献近一半的减排量。

  国际能源署认为,为推动能源转型快速实施,各国政府的关键任务是让清洁能源技术变得更便宜,提升清洁能源技术的可负担性,降低用户的生活成本。目前,在许多情境下,清洁能源技术在其寿命期内已经比依赖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传统燃料的技术更具成本竞争力,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已经成为新一代最便宜的能源选择。

  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10年,如果全球各国均按照当前发布的政策或规划执行,能源系统的运营成本将降低一半以上,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实惠且公平的能源体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全球对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缺乏投资积极性。国际能源署指出,能源转型项目能否实现收益,取决于项目的前期投资,如果投资方判断项目执行的风险较高,则投资可能性也将降低,导致项目前期投资水平较低且投资滞后。

  同时,当前全球能源系统仍比较依赖化石燃料,影响了投资方对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选择。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全球对化石燃料的补贴资金达到6200亿美元,而同期全球在清洁能源领域共投资了700亿美元,这意味着当前的全球能源系统格局让清洁能源转型更具挑战性。

  ■ 加速转型有助于能源成本下降

  实际上,更快的能源转型步伐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份额的增长将有益于消费者。这是由于太阳能发电和风电系统的运营成本远低于化石能源发电,绿色能源零售电价通常比化石能源电力价格波动幅度小,可以避免因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而导致的短期价格上涨。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2022年,在全球能源危机期间,全球消费者在能源领域花费了10万亿美元,人均年支出1200美元,较过去5年人均年支出增长20%。高油价给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在发达经济体中,年收入较低家庭每年在能源上的花费占消费总量的1/4,即使他们能源使用总量还不及富裕家庭的一半。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直言:“数据已经印证了一个事实,越快向清洁能源转型,对政府、企业和家庭来说成本效益就越高。让更多人负担得起日常能源使用费用的方法就是加快转型。不过,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国际能源署警告,在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将一直存在价格冲击。各国政府必须对可能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保持警惕。从目前情况来看,地缘局势仍然是传统燃料供应链波动的重要潜在驱动力,特别是在电网灵活性和需求响应投资落后的情况下,电力系统面临的风险系数可能更高。

  ■ 中国引领全球清洁能源投资

  彭博新能源财经认为,可再生能源相关技术已经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并有可行的融资模式,未来需要各个国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并完成相关目标。比如,新西兰需要在2050年前建设总占面积达290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发电和风电项目,这是目前新西兰太阳能发电和风电项目占陆地和用海面积的15倍。虽然新西兰国土面积较小,但其海洋面积丰富,尚可提供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电的建设用海。

  不过,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拥有开发清洁能源项目的用地。彭博新能源财经表示,包含韩国、越南、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由于土地限制,其太阳能发电等项目的开发用地可能十分紧张。要解决这一难题,可能需要和农业等其他产业相结合,实现共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装机约占全球总量的40%,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50%。今年以来,中国电力企业绿色投资建设提速,第一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完成投资超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