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27日   第 18 版)

  今年全国首个新建LNG接收站项目在福建落地投产

  本报讯  5月21日上午,一艘满载6.6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玛可玛”号LNG运输船靠泊厦门港后石港区隆教作业区1号泊位,在厦门海关所属漳州海关的监管下顺利开展接卸作业,标志着今年全国首个新建LNG接收站项目落地投产,填补了厦漳泉地区无LNG接收站的空白,为福建省清洁能源进口开辟了新通道。

  据了解,漳州LNG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兴古湾北侧,于2017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包括3座16万立方米LNG储罐、1座8—27万立方米LNG专用接卸泊位、4套高压气化外输设备设施和10台槽车装车撬以及相关配套生产设施,一期设计LNG加工能力为300万吨/年,高压气化外输能力为1800万方/日,槽车装车撬外输能力为180车/日。

  该项目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和漳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所配套的外输管道经西气东输三线与全国天然气管网主干道相连,与秀屿LNG接收站共同构成福建省双气源环路供气管网格局,将有效丰富和提升国家油气基础设施配置、渠道和能力,对构建天然气供应重要海上通道、加快实现“全国一张网”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一期投产后,预计年外贸及来料加工总产值将达百亿级,还可通过建设LNG冷能利用综合产业园实现年冷能利用相关产值达10亿元,每年可替代煤炭使用540万吨,可减排900万吨二氧化碳、18万吨二氧化硫,相当于年植树2400万棵,这将对建设绿色低碳“美丽福建”发挥显著作用。

  (韩志涛)

 

  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交付

  本报讯  5月24日,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二十六号”在海南正式列装交付。

  “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是我国首艘定位于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的新型多功能科考船,全船采用双机全回转舵桨推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适航性,并配备了海洋工程钻探系统、静力触探系统等30多套国内先进的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装备,可用于海洋工程勘查、海洋能源与矿产调查、海岛(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多门类调查研究。它的交付使用将有力补充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装备力量,为海洋与海岛(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海上工程建设及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下一步,“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将开展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为海洋与海岛(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海上工程建设及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建成自然资源日常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