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发挥“鲶鱼效应”,增量配电网持续探索创新模式

■本报记者 赵琼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27日   第 18 版)

  作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增量配电网在差异化服务、新能源消纳、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诸多积极成效。

  日前,地方电网与增量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专项调研活动在连云港等地举行,并在唐山迁安召开了调研座谈会。《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到,配电主体多元化推动了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了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发挥好“鲶鱼效应”,增量配电网正在持续探索创新模式。

  “鲶鱼效应”显现

  配电网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河北迁安经济开发区冷轧基地增量配电网业务试点20千伏变电站内,主设备安装、外墙粉刷和厂区硬化等工作正在加紧进行,预计将于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可为唐山燕阳冷轧有限公司等两家大型企业供电。

  该项目由唐山祺远供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祺远供电”)投资建设运营。据悉,祺远供电是华北地区首家可以开展增量配电业务的民营企业,在助力迁安市政府招商引资、履行公共电网责任、提供保底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第二批试点普惠110千伏变电站已于2023年7月并网投运,为迁安威盛固废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迁安鼎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供电,2023年全年供电量达3500万千瓦时,解决了周边企业新增负荷用电需求。

  “无论是前期的用电手续办理,还是现场勘察、验收送电,祺远公司的服务都非常优质、高效、便捷,保障了我们企业用电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鼎泰五金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川表示。

  自电改“9号文”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以来,社会资本的进入让更多主体参与配电业务,给整个电力行业带来巨大活力。

  北京鑫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配电圆桌论坛秘书长展曙光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包括祺远供电在内的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有一个共同点,即在配电网区域内,用户用电基本都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还带动了周边电网的变化。这正是增量配电网发挥‘鲶鱼效应’的结果。”

  连云港徐圩新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以下简称“徐圩新区试点项目”)作为国家第一批106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之一,目前改革创新成果更为明显。

  徐圩新区试点项目位于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内,批复面积为39.68平方公里,园区用电持续享受试点红利。记者了解到,徐圩新区试点项目主动承担了供电线路土建和电气投资,将线路接入至企业红线边,有效降低了新区“政企共担”土建投资压力。此外,积极帮助试点区域用户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累计为园区企业节省购电成本8500万元。依据相关政策规定,除对污水处理等绿色环保产业免收基本电费外,已累计向用电企业传导需求响应补贴、深谷电价减收约800万元。

  多举措创新抓机遇

  自2016年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共批复5批次483个试点项目,除已明确退出改革的24个试点项目外,目前共有459个项目。其中不乏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的试点项目。记者了解到,一些优质的配电网项目成了“香饽饽”,包括大型发电集团在内的很多企业都在主动询问想要对其投资。

  在展曙光看来,在创新方面,徐圩新区试点项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配电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配电投资机制创新等方面,徐圩新区试点项目已经取得很多成效。比如,其中一个220千伏变电站和用户合建,不仅做到了让利给用户,同时还能够把用户这部分容量利用起来向整个区域供电。”

  根据《连云港徐圩新区增量配电网规划(修编)》批复意见,徐圩新区试点项目规划建设6座220千伏变电站,现已建成投运孔桥、炼化、深港、嘉宏4座220千伏变电站,累计完成投资约22亿元。区域内220千伏变电站建设采用公用变、专用变、公用变+专用变合建三种模式,以满足电力客户差异化用电需求。

  在唐山迁安调研座谈会上,天大求实综合能源与微电网工程院经理张亚凯提到,目前增量配电网项目提供的低电价、绿电等,已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一大优势,这些项目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区域内进行绿电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的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计算规则草案及附件中提到,除非电池企业使用直供电,否则其电力碳足迹就用全国电网的平均值。多位关注增量配电网发展的行业人士均指出,这些隐形“碳壁垒”给增量配电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目前,徐圩新区试点项目已接入的光伏项目装机规模为220兆瓦,可为园区企业每年提供绿电3.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上级电网购电成本约2亿元,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区清洁能源占比,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34万吨。此外,企业绿电服务方面,每年可优惠提供34万张绿证,降低企业绿电指标采购成本680万元,为试点区域内的出口企业提供更清晰的绿电溯源服务。

  因地制宜逐步破解难题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正逐步由单纯接受、分配电能给用户的电力网络转变为源网荷储融合互动、与上级电网灵活耦合的电力网络,在促进分布式电源就近消纳、承载新型负荷等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

  记者了解到,鸡西通达售电公司配电网已接入分布式光伏20.3兆瓦,项目总设计100兆瓦,剩余产能还在投建中。为加快推动企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鸡西通达售电公司还在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打通“最后一公里”—电网储能建设,分别在新发矿、杏花矿、荣华矿三处建设16750千瓦时锂电池储能仓,年吞吐电量2235万千瓦时,总经济效益462万元/年。

  针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唐山祺远供电有限公司营销部主任刘玉水也提到,下一步,祺远供电计划依托110千伏、220千伏两个变电站,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和氢油电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将新能源发电、电网运行、用户管理、电力市场化交易、制氢、储氢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等接入智能集控中心,集中管控,打造多能互补、低碳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