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母亲的青草塘

■周天红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 20 版)

  村口门前的青草塘,远远看去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一个村子的时光和一户普通农家的幸福。

  青草塘算是母亲的“嫁妆”。早年,母亲从同村的另一个生产小队嫁过来,青草塘便由生产队之间划转分给母亲。好歹是块田地,只要手脚勤快,就能种出庄稼。

  头两年,村里发大水,田坎冲垮了好长一大段,青草塘生满杂草与乱石。母亲花了一个星期,不分昼夜地挑石头、背泥巴,终于将田坎埂子砌好,堵住了水。

  有了水,杂草更疯长。村里人开玩笑说,一大块田的杂草,如何栽得下秧苗,收得了谷子。母亲却答:“田里不一定要种谷子才能收钱呀。”一句话,说得好些人愣住了。

  割草卖就是一条好路子。母亲告诉我,金鱼池那地方养牛场正大量收购牛草,我们就去卖牛草。割草卖草都是辛苦活,草塘青草多,割了东边,西边又长起来,割了一片又生出一片。为鼓励我,母亲提出不小的奖励——卖草的钱,除了交学费,余下的可以不上交。我一听,一下来了干劲。再说,割草比挑竹片轻松多了。挑竹片要挑到十多里外的跑马场才能卖出去,爬坡上坎,累得人上气不接下气。但从村口去金鱼池养牛场,爬一个小山顶的路就能看见。所以,每个周末我都去割牛草,多余的钱就在学校门口小卖铺买零食,别提多美。

  不过,好景不长,金鱼池的养牛场关门了。村里人又对母亲说,一塘子的荒草怎么变成钱?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母亲就打着火把去了跑马场。跑马场是离村子最近的一个较大较热闹的场镇,那里毗邻国道,车来人往,十分热闹。没等到中午,母亲就挑了一挑子鱼苗,背了半背筐鸭雏回来了。鱼苗鸭雏倒进青草塘,一下就热闹了。

  水面养鸭,水下喂鱼,母亲还找了不少莲藕倒进塘里。卖鱼卖鸭,还卖莲藕,青草塘可不是荒草塘,是聚宝盆呢。一年卖两批鸭子,卖两季鱼,秋冬季节卖藕节,一年四季下来,可比单纯种庄稼强多了。

  顺着青草塘漫步,春天一片蛙声,夏季莲花映日,秋时鸭群正肥,冬来鱼儿出塘。白天有买鸭买鱼的人来来往往,夜晚有月光从山梁或树叶间映入,还有塘边鸟虫鸣唱,真是一方乐园。

  青草塘边,有一汪清泉。清泉和老井,就在青草塘东边的角落里,平日里不显眼,可遇到旱天,就能发挥大作用。有时天旱一个多月,村里那些岩湾、地沟、石缝的水都干得差不多了,老井却依然满满的。村里人明白,那都是青草塘的功劳。

  母亲的青草塘,一片青青的草塘。每次从山外回村,看见那方青色,看见母亲,疲惫就像一缕炊烟随风飘散了。我知道,自己到家了。

  (作者供职于泸州市纳溪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