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双碳·绿色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7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展新能源,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7月10日   第 10 版)

  本报讯 记者姚美娇报道  “县域推动能源革命必须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绿色发展的路子。还要统筹融合、协调发展,发挥产业协同的作用,培育新兴的能源产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近日在“绿能惠民——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县域地域广阔,具有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的天然优势,在国家推进“双碳”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认为,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的投资和农村清洁用能和污染防控等政策,带来新技术和新机遇,新能源发展是最佳机遇之一。

  当前,不少能源央企加速以县、乡为单位,推进新能源项目。“灵丘县是山西省首批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规模容量50兆瓦,一期工程20兆瓦,是华能在山西区域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分布式项目,目前已形成有效的运营模式。”华能灵丘分布式光伏项目经理刘珅耀说。

  张洁清认为,发展县域新能源,推动低碳转型,可以带来多重利好。“一方面是经济、就业方面的直接收益;另一方面,绿色能源发展能提升县域形象,通过打造绿色低碳品牌,吸引关注环保和社会责任的投资者,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据了解,有机农业是低碳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全域有机农业有望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把秸秆等废弃物和农田生产结合起来,确保农田土壤健康和农产品健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小芬说。

  与会专家认为,县域经济的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机遇挑战并存。虽然县域地域绿色能源挖掘潜力巨大,但与城市转型相比,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张洁清指出,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或更频繁。在极端天气出现时,大城市往往获得优先保障。“与大城市相比,县域的能源等基础设施更为脆弱,面临的气候风险更大,应及早谋划,推动转型,规避环境风险。”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原首席专家李景明强调,在发展县域绿色低碳能源转型时,应“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县域低碳绿色发展本身是惠民的,我们应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协调好相互关系。坚持以人为本,让相应政策落地,相关规划落实,让企业受益、农民开心,实现多赢。”

  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系统方案设计部主任夏淑貌强调:“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既要考虑存量也要考虑增量,首要是做好顶层设计,涵盖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低碳或零碳供应及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提升等,以及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宣传引导、示范项目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要建立长效推进的体制机制,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