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特刊·寻迹百年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6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作为中国最早开发的四大油田之一,为新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作出重大贡献

青海油田 高原石油人诠释坚守精神

本报记者 渠沛然 王林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6月28日   第 02 版)

  站在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艰苦的青海油田生产基地内,放眼望去,茫茫戈壁浩瀚无垠,只有成百上千座钻塔不停工作,展现着戈壁腹地的活力。

  1955年12月,柴达木盆地第一口深探井获工业油流,青海油田随之诞生,为新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作出重大贡献。六十余载薪火相传。截至目前,青海油田已发现油田22个、气田10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亿吨以上,年原油生产能力230万吨、天然气生产能力64亿立方米、原油加工能力150万吨;建成8条输油气管线,年输油能力300万吨、输气能力101亿立方米;天然气远输到西宁、兰州、银川、北京等地,已成为甘青藏宁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其涩北气田更是成为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具备了建成年产油气当量千万吨的能力。

  奋战戈壁,为新中国找石油

  1953年,我国原油年产量43.5万吨,仅能满足三分之一的社会需求量,当务之急是找油。1954年4月,驼铃声响唤醒了沉睡中的柴达木,新中国第一支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在此发现了18个可能储油构造和9处油苗,揭开了“聚宝盆”地下油气藏的神秘面纱。

  青海油田作为中国最早开发的四大油田之一,20世纪50至70年代,在自然条件严酷恶劣、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先后发现了冷湖、尕斯、涩北等一批油气田,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气生产基地。在我国石油产量极端低下、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的情况下,为新中国石油产量注入新鲜血液。

  “柴达木盆地是地质构造大烩菜,各种地质特征混在一起,因此地震技术困扰很大,经常有假‘情报’,导致油气藏很难被发现、识别,难以做出准确判断。”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综合评价研究岗一级工程师李亚峰对记者表示,“‘聚宝盆’的宝贝非常多,但是也不好得啊。”

  但是,青海石油人秉持着“缺氧不缺精神,山高不缺干劲”的信念不断攻破寻找接替储量的困局。“我们把以往手绘的地质资料,一页页输入电脑进行数据分析对比。虽然地面复杂且高寒缺氧,但我们就背着设备一个个山头往上爬。”采油三厂开发室技术人员张梦麟对记者说。

  目前,英雄岭中部34口和西部27口井获成功,其中9口为罕见的日产“千吨井”。平面上落实了狮58等六个油气高产富集区,其中狮新58井日产百吨且长期保持稳定生产。目前英西-英中已累计提交三级油气储量当量1.6亿吨,年产油量实现快速攀升,累计生产原油76.5万吨,成为增储上产源动力。

  勇于担当,向技术创新要效益 

  走在油田生活区和作业区,“建设千万吨规模高原油气田”的标语随处可见。目前,青海油田和其他老油田一样,不仅面临寻找新的接替储量的挑战,还面临控制产量自然递减、提质增效的难题。

  “开一口井,前期成本和工作很多,万吨产能压力很大。‘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原油产量1131.44万吨,有11%的递减,每年要弥补递减,还要净增量2万吨。对于地层复杂、油藏品味比较低的青海油田来说,不是易事。”青海油田开发处处长芮华松说。

  眼下,向技术创新要效益已经成为青海油田产量增长的一大秘诀,一批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技能专家正在带头引领创新,他们俯下身去看问题、几十年来如一日,在工作中勤学苦练,在实际生产中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采油五厂英东第一采油作业区118井区采油班班长乔永青便是其中一员,他通过大大小小40余项创新成果,切实解决了采油作业区在安全生产、巡查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青海油田地质条件恶劣且复杂,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尤为重要。小工艺解决大问题,一切以生产难题为切入点,创新成果一定要落地。”乔永青说,比如新型空心杆密封连接头的初步应用效果明显,今年若在400余口空心杆采油井逐步推广应用,可减少500吨落地油产生量90%以上。

  得益于各项技术突破,青海油田原油年产量从1978年的13.6万吨,跃升到目前230万吨,增加近17倍;天然气产量从无到有,目前年产量已突破64亿立方米。

  扎根瀚海,高原采油人坚守“战场”

  青海油田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却也留下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精神传承,其中不乏“油二代”“油三代”。

  “当年就业报到的时候,我一下车就傻眼了,满眼戈壁荒滩一望无际。我想象过这里条件艰苦,但没想到寸草不生,直到看到座座磕头机才把我拉回现实。”采油三厂狮子沟作业区副经理李盼说,“那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巡井,一只手拿手电,一只手扛铁锹,完成一次巡井要2个小时,满身汗,又累又怕。狮205井投产时候,井上没有食堂,饭菜从山底拉上来已经凉了。刮沙尘暴的时候饭里脸上都是沙子,每天都见不到白净的人。”

  像李盼这样没有“知难而退”的“80后”们,正在逐渐成长为青海油田的中流砥柱。

  狮子沟采油作业区所在的原油生产基地,被人们命名为“英雄岭”。“英雄岭”上出英雄,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斗志昂扬,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滚滚风沙、巍巍钻塔,薪火相传,筑梦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