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牵手中国铝业
发力新材料应用
本报讯 中石油集团与中国铝业公司在北京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石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和中国铝业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葛红林共同出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并为新组建的中油中铝(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揭牌。
王宜林表示,中石油将积极做好油品和化工产品的供应与保障,与中国铝业共同探索钻探等设备新型材料的应用,支持合资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葛红林表示,公司愿在油品供应、有色金属新材料应用、国际贸易等更多方面与中国石油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中石油和中国铝业牵手可谓强强联合,两大央企都处在改革转型期,资金上也较为充裕,成立新公司发力新材料应用可以创造新的利润点。
(李春莲)
宜宾页岩气开发完成
投资7.61亿元
本报讯 四川省宜宾市政府网站发布最新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宜宾市页岩气开发完成投资7.61亿元,同比增长1.75倍,产气6.1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63%。
据悉,今年,宜宾市页岩气产能将稳定在18亿立方米,并将逐步惠及主城区居民用户,解决长期困扰宜宾用气紧张的问题。
国家《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宜宾长宁勘探开发区、昭通勘探开发区列入五个重点建产区,宜宾市是勘探开发区主要区域;川南地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和综合利用基地,宜宾市是川南页岩气的重点开发区域和四川页岩气开发主战场。到2020年,宜宾市将建成页岩气产能70亿立方米/年规模(占全省页岩气产量的70%),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十三五”后四年累计产气122亿立方米,新增税费近20亿元。
未来,宜宾将从两个方面着力,促进页岩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一是大力推进页岩气开发和产能建设。二是努力推进页岩气就地利用,争取开发企业和相关各方支持,形成比较优势,为促进页岩气就地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推进页岩气就地利用,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宗和)
南通鼓励内河船改LNG
单船补助可达89万元
本报讯 日前,从江苏省南通市海事局传来消息,南通市将对部分内河航行船舶进行LNG(液化天然气)动力系统整体更新改建。
船舶LNG动力系统整体更新改建是利用现有船体,通过更换柴油发动机,增设LNG储罐和安保、信息控制系统,将柴油机船舶直接改建为LNG燃料动力船舶。经过改建后的船舶碳排放量接近于零,且船舶航行每小时可节省燃料费用30元,航行1000公里可节省燃料费用2000多元。
据介绍,财政部将按照船舶主机总功率的不同,分别给予相应资金补贴,其中,主机总功率达1000千瓦及以上,单船补助可达89万元。
目前,江苏省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对使用LNG等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船舶给予优先过闸且不加倍征收过闸费的优惠政策。南通市海事局则成立了更新改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初步确定了LNG动力船更新改建的基本程序,将具体工作分为了检验前的准备、检验实施、系统试验、资料整理和核查发证等4个阶段。
(赵彤)
中石化旗下地热公司
拟出让50%股权
本报讯 5月31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对外称,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新星”)发布增资项目,拟征集1家意向投资方。增资完成后,原股东持股50%,新增投资方持股50%。
北京新星表示,意向投资方须主要从事新能源行业,包含以下任意一类:地热、太阳能、风能、工业余热、天然气开发或利用,拥有节能环保技术(以投资方营业执照为准)。本次募资的目的是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拥有较强地方资源优势的企业,强强联合,开拓市场,增强行业影响力。
近年以来,地热资源开发持续火爆。凭借母公司中石化的有力支持,新星公司目前已经跃居国内最大常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企业,本次融资方——北京新星也是新星公司的成员企业。根据北交所信息,北京新星主要负责京津冀地区地热等新能源和工业余热、余压、余气等市场及资源开发利用。
(赵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