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姚金楠报道:“作为典型的湿热带内陆气候,海南站正在陆续开展光伏组件、光伏材料的环境耐久性等相关研究,经过多批次的样品投试,已经积累了近五年组件和背板等的老化数据,开展了两年多小型系统的户外实证试验。” 日前,由国家能源局批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筹建的“国家能源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实证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国家级光伏产品户外实证基地首次对外亮相。该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冯皓博士向记者介绍了实证基地海南站的运行情况。
随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将该基地列入“领跑者”认证计划的户外实证基地,首批用户实证比对也将拉开帷幕。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的先进技术产品将在海南站进行户外实证。
去年11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公布了首批通过CQC“领跑者”计划认证的组件、逆变器和背板企业名单。据CQC太阳能部业务发展总监张雪介绍,该批认证结果尚未采取户外实证评价手段,本次海南站的启用将为未来的产品选型提供新的参考。
谈及户外实证技术在服务行业上面的意义,张雪认为,“领跑者”计划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更多是一个引领性的象征,对于有些创新产品和新的评价指标暂时没有明确写入194号文(《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需要行业的技术机构在未来的工作中逐步完善,建立一套与时俱进且符合行业需求的质量保障体系,让政策真正落地。“户外实证技术的出现就是要揭示真实服役环境下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不同技术的材料及设备、不同应用场景下发电系统的发电能力、性能衰减、耐候性及可靠性响应特性,本身也是当前光伏质量评价领域的一项创新方法,需要行业逐步去认知和推广。”
“例如对于光伏组件而言,过去一直将关注焦点集中在效率上,而效率会随着各种边界条件,如不同辐照度、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因此最终发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确定。”张雪告诉记者,户外实证就是要解决类似问题。“组件的实际发电能力到底如何?功率高不一定发电量就高,有些功率高的组件,在弱光条件下发电能力很弱,早上基本不发电,但一些功率低的组件往往却在这方面有不错的表现,这就是户外实证的意义所在。”对此,冯皓也表示,随着国家政策的刺激,业主或投资方已经越来越关注光伏电站的度电成本,户外实证则是最直接可靠的检验手段。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宋向东透露,此次启动的海南站是典型的湿热气候环境,是CQC“国家能源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实证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的7个代表性实验基地之一。目前,CQC已完成了全部项目建设,将在我国典型气候环境下建立多个户外实证平台比对网络,依托原有基础,计划陆续引入上海、吐鲁番、海拉尔、拉萨、广州、西宁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基地,长期监测光伏材料、组件、平衡部件及光伏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大数据中心的分析和诊断,最终实现对产品及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进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