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5月02日 星期一

传递劳模文化,弘扬创新精神

——无锡供电15个创新工作室“1+N”帮带效应凸显

钱青选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5月02日   第 20 版)

  可滑动的高压电缆浮动组织固定装置、配网抢修指挥业务辅助处理系统……4月12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举办职工创新成果发布会,发布会上展示的这些实用型创新成果虽然并不是多么“高科技”,但体现了接地气的创新思想和聪明才智。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创新成果皆出自该公司以劳模、技师为领头羊的“创新工作室”。

  “劳模身上凝聚了一股精神力量,这股力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公司工会主席张东旭说,他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聚集、释放、传递这股精神力量,让劳模从“亮点”到“亮片”。结合工作实际,公司打造起以劳模、技师名字命名的15个“创新工作室”,以工作室为核心,带领一个或多个基层团队,通过“1+N”模式的帮带,释放劳模效应,传递劳模文化。

  这些工作室就是属于员工自己的舞台。在这里,一批“领头羊”脱颖而出,有从基层一线走向全国劳模的陆育海,有从普通班员成为省公司技能专家的何光华,有从营销前沿成长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的袁智芳,还有从优秀大学生成长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黄薛凌等等。他们各个“身怀绝技”,可卸下头上的光环,所处的都是最平凡的岗位,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有相同的精神:用辛勤汗水、创新意识和无私奉献换来无锡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小平台”激活了“大智慧”。每个创新工作室根据各自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带领青年团队和基层班组进行业务培训、岗位建功、技术革新等工作。“陆育海劳模工作室”在领军人物陆育海的带领下,先后提炼了“大海快速抢修工作法”,研制出带点更换跌落式绝缘工具、邻近带点更换配变遮蔽工具等创新工具,攻关配电抢修车工器具材料定制管理、降低配电变压器低压桩头发热损坏率等创新课题。这些来源于日常点滴的创新成果被推广至全公司,大幅提高了配电抢修效率,提升了供电的可靠性。“工作室就像是员工创新创优的发动机,通过这种新型帮带模式,更加激发起员工对创新习惯的培养和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方法的探索热情。通过不断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员工成长道路也越走越宽了。”全国劳模陆育海说。

  创新,是工作室的核心价值,然而创新只是“花”,效益才是“果”。创新工作室的重要任务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作为企业岗位技术革新的“催化剂”,最终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国家专利之一的便携式跟踪测温器,是“汪建民、黄薛凌劳模创新工作室”产出的成果之一,“这一课题非常实用,能解决现场问题。”变运室金匮运维班班长马军毅说,以前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常发热的状况,需要人员每天定时去现场跟踪检测,耗费人力物力,现在有了便携式跟踪测温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就能实现远程实时监控、采集温度信息。数据显示,近几年,公司共有281个群创项目在省公司申请立项,落实资金156万元,形成创新成果256项。

  一个劳模带动一批劳模,一批劳模汇成巨大动力,创新工作室如今已经成为正向激励、创新创效的“责任田”,成为员工素质提升、促进成才的“练兵场”,成为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加速器”,带动全公司职工形成一股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奋进气场,这就是劳模文化蕴藏的巨大能量。生产工作中遇到难题,从不会直接抛给管理部门,何光华说,“我们的习惯是能解决的先自己解决,需要公司扶持的就形成具体建议,提给管理部门。”在劳模文化的影响下,主动作为的习惯已经渗透到公司每个人的骨子里。

资讯
重型燃机:技术空心化如何破局
冷再生剂循环催化裂化唱响石化技术代际革命(走近2015国家科学技术奖)
三部委印发机器人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关注)
传递劳模文化,弘扬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