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场鹅毛大雪,将北京城银妆素裹起来。与室外雪花飞舞、寒风刺骨形成鲜明对比,室内的技术交流气氛热烈、暖意融融、振奋人心。
11月24-25日,由电规总院、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5年(第二届)全国电网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能源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内蒙古电力公司,全国六大区、各省级及地方电力设计院,清华大学、中国电科院等70多家单位的200多位专家和代表齐聚北京,直面能源革命趋势,共商电网技术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发展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灵活交流输电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电网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在电网技术研究、电网建设运维、设备制造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处长赵一农在讲话中说:“电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国家高度重视电网的发展,将大力推进‘西电东送’战略,实施最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各级电网的协调发展。”
大发展往往伴随着大变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电网技术面临诸多新挑战: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互联网向各个行业的渗透以及智能电网、微电网等新模式的出现。
谈到电网未来的发展方向,电规总院院长谢秋野表示:“电网技术应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发展质量和节能环保为中心,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能源输送效率、促进清洁能源利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开展技术创新 提高能源效率
与近年来轰轰烈烈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工程建设场面相比,我国的配电网建设却一直滞后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低电压、供电“卡脖子”等问题时有发生。未来几年,配电网的建设将成为电网发展的一个重点,配电网运营的混合所有制试点也将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赵一农说,针对当前配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现状,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明确提出推进配电网的发展,城乡配电网的发展明显提速。同时,国家还在持续推动电网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鼓励新增配电业务,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支持社会资本投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进一步促进电网的公平、开放。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嵘表示,要切实解决目前能源发展遇到的诸多问题,需要构建多能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实现不同承载方式能源的高效、灵活转换,大幅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他说:“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中,多能互补、高效转化是核心,高度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是载体,平等多边的交易体系是推手。电网系统、信息系统和运营模式,三者缺一不可。”
智能电网是能源革命的关键环节,也是电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电规总院副总工、电网工程部主任李喜来指出:“发展智能电网,需要建立智能化的调度系统,发展分布式能源友好接入技术,加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灵活运用,加快灵活交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等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加紧研究主动配电网技术、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储能管理控制系统、智能电网大数据应用等,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提供技术准备。”
提到用电侧的智能电网建设,电规总院副总工黄晓莉表示:“要逐步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丰富智能用电服务双向互动平台内容,推广节能和能源经济高效利用的先进手段,让智能用电技术真正走进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