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

西口古渡新篇章

——河曲供电公司大学生成长记

本报特约撰稿 吴素青 张一龙 本报记者 刘炎林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5月25日   第 27 版)

  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企业重要的后备军。近年来,山西河曲供电公司结合地域特色、人文特点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与价值诉求,在生活上关爱、思想上培育、技能上帮带,培养他们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使企业人才的培养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为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探索出了新路。

  业余生活有“三心”

  鸡鸣三省,西口古渡。河曲县地处晋陕蒙交汇处,自古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河曲供电公司经理邹劭峰介绍:“自2008年以来,该公司新进了13名大学生,他们告别了大学校园和都市,离开了疼爱的父母,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偏远小县,不免失落、迷茫,我们看着也着急。如何让他们安心工作,爱岗敬业,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河曲供电公司从打造和谐“安乐窝”做起,先后改建了新员工宿舍,配备了生活必需品,让他们住得“安心”。考虑到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市,饭菜口味需求不同,该公司领导会同后勤人员,征求新员工意见与建议,多次改善饭菜质量与标准,以尽量满足个人的口味需求,让他们吃得“舒心”。此外,为了培养他们更多的生活情趣,避免单位、宿舍“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该公司领导鼓励他们勤锻炼、多娱乐,利用公司现有的室内健身馆,在下班之余,与他们一起打乒乒球、羽毛球,让他们玩得“开心”。

  “2010年5月12日,我怀着懵懂困惑的心来到河曲供电公司上班,很快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一天下午下班回到宿舍后,领导专门到我住的地方看望我,并问我环境怎么样,习不习惯,心里感到特别亲切。现在我们十几名大学生都有同样的感受,河曲供电公司就是我们第二个家,领导就像我们的亲人。”大学生岳鹏表示。

  入职培训有“三新”

  如何让大学生的书本知识变成职业技能,并成为复合型人才,且能安心工作?对此,独特的地域文化、多岗位培训和“结对子”帮扶是每个新入职大学生必尝的“套餐”。河曲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杨明表示:“河曲文化和企业文化是每个新进大学生的必修课,只有了解河曲和公司的历史以及发展前景,他们才能爱上河曲这方水土,才能把心留住。”该公司组织大学生了解河曲历史,领略黄河风情,让大学生们不断汲取河曲文化的正能量。如2010年,忻州供电公司的企业文化落地现场会在河曲供电公司召开,河曲供电公司安排大学生全过程参与。“就在那个会上,让我读懂了奉献的真正内涵。”女大学生杨妍感慨地说。

  同时,把单一的入职培训变成与轮岗培训相结合,让大学生们感觉到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克服“眼高手低”。“由公司老师傅带领他们深入变电站、建设现场、营业窗口进行现场授课,让他们对公司生产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了解,为下一步实习上岗奠定了良好基础。”河曲供电公司副经理刘海军介绍。

  该公司根据每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个岗位上锻炼3个月或半年,以帮助他们建立与同事和工作团队的关系,形成符合实际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尽快全面地熟悉企业、适应环境,搭建企业与个体,大学生相互之间畅通的沟通平台,建立职业规划,实现个人价值。

  此外,河曲供电公司还遴选业务技术水平高的骨干担任导师,按部门、专业和自选、互选、专业对口的原则,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子”,实行结对帮扶,进行现场指导,实践传授,时常让大学生们有“学无止境”的新鲜感。

  成才路上有“三帮”

  青春奉献电网,搭就成长阶梯。“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的方式有效帮助了大学生们成长、成才、成熟。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宁强,在2013年大峪变电站改造中,跟随师傅王培春装设备、钻地沟,干活从不怕苦和累,工作现场总是表现得积极主动、勤学好问。“如今,公司新进大学生中已涌现出部分生产骨干、技术能手,并能独立胜任生产工作任务。”河曲供电公司副经理刘培德表示。

  2015年,河曲供电公司又开辟了促进大学生快速成长发展的好途径,邀请省、市供电公司各专业专家亲临该公司为大学生授课。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拓展培训专业与形式,并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积极探讨与实践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内容。该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贵斌介绍:“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性格、心理动态以及工作能力,公司工会将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大学生座谈会,真诚地与他们进行座谈,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 

西口古渡新篇章
动态
莆田供电开展技能分级考核
扶贫驻村诠释电力大爱
宁波供电小设计保护“隐形设备”(图片新闻)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