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大爱孝亲无难事

本报特约撰稿 王彩云 冉涌  本报资深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2月15日   第 28 版)

  遇到坎坷,她能闯;遭到险阻,她能拼;碰到委屈,她能忍;受到压力,她能扛。山西忻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员工刘雅琴, 8年如一日细心照顾重病父母,用柔弱的肩膀默默挑起家庭重担,树立了电力女工孝心的典范。

  晴天霹雳 扛起重担

  2006年那个冬天,留给刘雅琴更多的是难忘、是更深的记忆,也是她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道坎。正在读大四的她结束紧张的学习后,满心喜悦地回到家里,但等待她的既不是父亲的笑脸,也不是母亲做好的可口饭菜,而是妈妈呆滞的目光,光秃秃的脑袋。她怎么也不会相信,半年前还健康爽朗的母亲会变成这样。

  原来,前些日子母亲突发脑溢血住院,经过抢救治疗,性命保住了,但双眼失明,为了不影响她学习,父亲没有告诉她母亲生病的消息。

  那一刻,她强压夺眶而出的泪水,拉住母亲的手说:“妈,我回来了,你安心养病吧,我会好好照顾你的”。说完,她借故去准备晚饭,躲到厨房里大哭了一场。哭过以后,她重新镇静起来,病魔没有夺去母亲的生命,眼睛看不见没关系,她做母亲的眼睛。整个假期,她洗衣做饭,尽心照顾母亲,帮母亲适应没有光明的日子。

  祸不单行 从容面对

  2007年,年仅25岁的刘雅琴又遇到了人生的第二道坎。正月初七,父亲由于大出血住院,当晚,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单。幸运的是,经过救治,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其实,在母亲生病半个多月后,便血不止的父亲已诊断为肝硬化晚期,只是也没有告诉她。

  医院里的父亲需要她照顾,家里视力不清的母亲和正在上小学的妹妹也离不开她,每天她不间歇地穿梭在医院和家之间的路上。然而,父亲没有挺过那个冬天,带着遗憾与不舍离开了。

  父亲的去世,使母亲觉得自己成了孩子们的累赘,经常偷偷掉眼泪,性格也变得有些孤僻。刘雅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把失去父亲的痛转化为对母亲的爱。她认为,母亲就是一个家,只要母亲在,家就在,生活苦点、累点都不是问题。于是,她一有时间就开导母亲,找有趣的事情逗母亲开心。慢慢地,母亲的情绪和病情都稳定了,两个女儿牵挂着她的心,也是她生活的精神支柱。

  命途多舛 孝心常在

  2012年冬天,刘雅琴遇到了人生的第三道坎。母亲脑出血再次住院,这次病发造成母亲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命运多舛,爱心常在。单位为了照顾刘雅琴,分配她去了监控班轮班工作,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母亲。工休在家时,她定期替母亲擦身、按摩、量血压,每天把菜打成汁让母亲喝,蒸几颗红枣,熬点阿胶,为母亲补充营养,上班离家时,就雇个阿姨照看母亲。

  刘雅琴曾向临终前的父亲许诺,一定会照顾好母亲,抚养好妹妹。8年来,母亲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脸上的笑容多了,妹妹也跨进了大学校门,她为这个家付出了所有的爱。时间悄悄溜走,现年32岁的她,仍然独身一人,用孱弱的肩膀勇敢地扛着生活的重担,为家撑起一片朗朗的天。

资讯
老树(感悟)
淮北供电
情暖残困儿童(图片新闻)
大爱孝亲无难事
哈尔滨供电李庆长摘全国“最美志愿者”(关注)
劳模张国富的三张“脸”
马飞向:在时光的五线谱上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