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这是在中部地区崛起进程中,党中央赋予湖北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
今年4月,湖北进一步明确了支点建设的“五个功能定位”,即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国土安全保障服务基地、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区、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引领湖北发展方位,也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奔赴湖北,通过在多地的采访调研,看看湖北如何将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教优势、资源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
做强现代产业集群,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
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 PET-CT等一批高端产品产出;全国70%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都是湖北造;闪存芯片、脑机接口、心肌旋切等技术世界领先……
近年来,湖北凭借优势禀赋,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拥有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这些年,湖北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省长王忠林如是总结:湖北的产业发展,可以用“转型快、动能足、赛道新、质效优”12个字来概括。
“中国光谷”追光逐芯
1976年,在东湖之滨,武汉邮科院赵梓森院士拉出了我国第一根石英光纤。
2023年,在具有“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下称“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万家,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光电子信息产业在这里独树一帜。
位于东湖高新区的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迅科技”),一个U盘大小的光模块产品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内部集成了激光器、探测器等精密部件,是每个通信基站都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
“这是1.6T高速率硅光模块,目前全球速率最高的光模块之一。”光迅科技董事会秘书向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它主要用于解决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可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领域实现高速互连。
光模块是光纤通信中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随着人工智能加速点燃算力需求,高速光模块的价值凸显,1.6T高速率光模块成为各国抢抓的技术高点。
光迅科技是中国信科集团旗下上市企业,其脱胎于武汉邮科院。如今,光迅科技已是全球领先的光电器件及模块研发制造商,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四,年产品高达数百亿件,拥有上万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为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一流的光电子产品。
43秒,这是使用华工科技自主研发的激光加工装备及激光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完成一台新能源汽车白车身焊接所需的最快时间。
华工科技总裁助理李慧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华工科技将激光焊接技术应用在汽车行业,打破国外企业40多年的技术封锁。
毫秒间光起“刀”落,切钢板好似切豆腐。在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中试基地,在挥舞的机械臂下,不同厚度的钢板从入库、出库、上料、切割、分拣全流程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生产,AGV智能小车自动转运。这条产线依托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了对物料的自动识别和自动分解。车间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了一个与现实工厂完全同步的虚拟世界,实时监控生产过程。
李慧告诉记者,光电产业发展需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支撑。以高新区为例,已经聚集了大大小小激光产业链企业300多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合作。公司研制的全国产化半导体晶圆激光切割机、晶圆测试设备,相距几公里的九峰山实验室可对设备进行验证,出具的报告可用作评估技术实力的参考,使客户更直观了解公司技术优势。
行走在高新区,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光子号”,在城市间穿梭“飞行”,让人眼前一亮。中国信科、长飞光纤、华工科技、锐科激光、高德红外等 “高精尖”企业聚集于此,让人感受到光谷涌动的活力。
因“光”而兴、聚“光”成谷,中国光谷“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日显雏形。这里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业基地和重要的激光产业基地。
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光迅科技、华工激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优势产品出口,带动湖北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
今年一季度,湖北省出口1048.6亿元,增长10.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机电产品585.2亿元,占同期湖北省出口总值的55.8%,比去年同期提升9.5个百分点。其中,手机、汽车(包括底盘)和集成电路分别出口54.3亿、49.8亿和45.2亿元,分别增长25.3%、51.2%和81.6%。出口“新三样”产品41.9亿元,增长83.8%。
“中国车谷”协同创新谋发展
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武汉经开区内14座整车工厂、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新能源整车产能达到百万辆,是汽车产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中国车谷”由此得名。
自动化输送线在头顶来回穿梭、传送着汽车零部件,数百台机械臂快速将车身各部分精密焊接在一起……今年4月,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第10万辆新能源车整车下线。
岚图汽车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推进战略转型的重要布局。坚持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可控,岚图汽车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原生智能电动架构(ESSA),打造了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等。今年1—5月,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27.21%。
岚图汽车CEO卢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以湖北省为代表的中部地区拥有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岚图正在利用这一优势,加强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岚图与超过300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体系,供应商近地化率41%,规划到2026年提升到60%左右。”卢放说, 岚图通过对空气悬架系统、CDC魔毯悬架等关键零部件产品进行本土化攻关,帮助很多零部件企业构建起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
当下,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加速重构汽车产业。以武汉经开区为龙头,“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即武汉、襄阳、十堰、随州)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和突破口。
尽管落户武汉仅有7年,但亿咖通科技,这家聚焦汽车智能化的科技公司已经成果丰硕。截至目前,亿咖通已服务17家OEM客户,包括中国一汽、吉利、沃尔沃、梅赛德斯-奔驰、路特斯等,产品已经搭载应用于26个品牌,全球640多万辆车型产品之上。
亿咖通科技武汉总部运营中心负责人闻豪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亿咖通科技正在研发包括芯片模组(SoCs)、中央计算机平台及软件的全栈式解决方案,以高效开发和丰富选择,协助客户不断提升车内用户体验。通过小程序下单,体验一次无人驾驶车的出行服务,这在武汉已不稀奇。以武汉经开区为核心,无人驾驶测试运营范围触达人口超77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区。
“武汉经开区是全省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肩负以汽车产业助推湖北省打造制造强国高地重大使命。”武汉经开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目前,经开区汽车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形成了央企与民企、自主与合资、新势力与新实力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格局。“2024年将力争全区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0万辆。”
“光谷”和“车谷”成为湖北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生动写照。眼下,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在湖北加速崛起,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今年有望达到万亿规模。
围绕“51020”布局,湖北已有3个产业接近万亿级,18个产业超过千亿,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4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16个,均居全国前列,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
聚焦硬科技,构筑科技创新“四梁八柱”
2023年,全球首台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全国首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等一批重大科创成果在湖北诞生。
近5年来,湖北每年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都居全国前5位,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也从37%上升到65%。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持之以恒抓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创新实力不断提升。”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说,湖北立柱架梁,构建科技力量矩阵,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建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高水平科技力量矩阵,构筑了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丰富的科创资源是湖北宝贵的“压箱家底”。
湖北是科教大省,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这里有81位院士、132所高校、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600家科研机构、35万名研发人员,每年产出大量科研成果。
华工科技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也是中国高校成果产业化的先行者。李慧特意向记者展示了一根玻封二极管,这是温度传感器的核心器件之一。此前,中国家用及工业用空调中所采用的温度传感器主要依赖进口。2002年,华工科技首次实现了国产温度传感器的突破应用。时至今日,华工科技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全球空调市场,据统计,每10台空调中约有7台就使用其产品。
她告诉记者,依托温度传感器产品,子公司华工高理起初的销售收入仅约为2000万元。如今,公司传感器系列产品收入已经达到30多亿元。
想要拥有竞争优势,需提前布局高水平技术创新,从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做下一代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做行业领先、国产替代、专精特新。”李慧表示,未来,华工科技将继续坚持“创新至上”,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
凭借一流科创成果,企业跻身产业前沿,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在光迅科技,高级工程师徐健带领团队研究并设计出全球最长的超长单跨距光传输系统,让点对点无电中继单跨距传输距离达到713km,打破国外620km的单跨传输纪录。这意味着,在3000公里的传输距离上,相较于传统技术需要设立30个中继站,该系统中间最多只需设立不超过5个中继站,“可以减少2.5亿的建造成本。”徐健说。
向明告诉记者,光迅科技非常重视科研创新,每年约将营收的12%投入研发,企业还在美国、欧洲等地,相继成立了6个研发中心,加速技术的攻关进程。
眼下,位于武汉新城的光迅科技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迎来了2000余名研发和技术人员入驻,达产后年产值有望达100亿元。
良好创新生态让各方人才汇聚而来。目前,光谷常住人口118.38万人,户籍人口平均年龄约32岁,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龙头。
产业链协同创新
从科研成果到生产销售,每一项创新都需经历漫长的过程。科研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则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一跃”。
湖北的实践是,探索“企业出题、政府立题、联合答题、市场判题”的协同机制,引导和支持高校院所围绕产业科技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王忠林介绍说:“世界最高端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过去我国一直依赖进口,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支持华工科技等3家‘链主’企业牵头,组织了1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最终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全国70%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都是湖北造。”
在武汉经开区,围绕“整车及零部件需求有效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降成本”而打造的长江汽车供应链平台正在加快建设。
“在搭建供应链平台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传统汽车主机厂供应链大而封闭,打破现有格局相对较难,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有为作用,凝聚各方共识,构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的供应链体系,组织更多新能源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上平台、用平台。” 前述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该平台已形成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生态圈,截至6月19日,平台汇聚全国汽车企业及产品信息15万余条,注册企业5301家;累计访问量达27万余次,累计发布信息超1.1万条,对接金额达72.9亿余元。
牵引力强的产业集群,为中部地区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凝聚起更大合力。
李慧告诉记者,2012年,华工科技发起成立了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该联盟汇聚了40余家成员,涵盖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科研院所等。其中,中部地区的企业占据了相当比例,诸如三一集团、中联重科、江淮汽车、江铃福特等均在其列。“通过以国家及地方项目为纽带,促进各成员间的协同创新,共同推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科技—产业—金融”紧密耦合
6月18日,长飞先进武汉基地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作为武汉新城启动区的重点项目,该基地量产后可年产36万片碳化硅晶圆及外延、6100万个功率器件模块,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等领域,同时促进设备、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助力武汉打造国内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高地。
长飞先进扎根武汉的背后,创业投资成为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2023年,长飞先进完成超38亿元A轮融资,创下国内第三代半导体私募股权融资规模历史新高。本轮融资新增投资方涵盖包括光谷金控、浙江国改基金、中金资本旗下基金、海通并购基金等,包括地方国资、产业资本等投资机构。
光谷金控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龚学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2017年,伴随着500亿元光谷产业发展基金启航,光谷金控成立,担起了科技金融创新、产业投资和科创金融投资平台建设的使命。得益于其明确定位及东湖高新区的发展优势,经过近7年的发展,光谷金控的资产规模已达800亿元,增长超过13倍。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
“光谷金控充分发挥金融资源优势,通过国有资本投资引领和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一起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通过基金和股权直投助力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推进光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龚学艺说。
截至2024年6月,光谷金控共参与设立63只基金,参股基金累计对外总投资规模2279.6亿元,其中投资东湖高新区446.03亿元,累计投资企业1210家(东湖高新区614家)。
资金链相当于企业的“生命链”,资金往往是科创企业起步、壮大的关键。闻豪直言,咖通科技落户武汉经开区,源于长江产业集团旗下长江产投基金牵线,这让公司获得了关键的启动助力。
找准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随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
塑造“九州通衢”新优势,从通全国到通全球
湖北位于我国经济地理中心,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大通道的中心枢纽,素有“九省通衢”和祖国“立交桥”之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备有利条件。
近年来,湖北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新时代“九州通衢”。
“湖北重塑链接陆海空三个丝绸之路的枢纽优势。”王忠林说,坚持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湖北加速从九省通衢迈向九州通衢。
立体交通辐射全球
“湖北是链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节点,近年来我们抢抓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胜势,全力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黎东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5月15日,“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更名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新增的“国际”两字意义非凡。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首个、国内唯一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目前,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国内货运航线70条,1.5小时飞行圈覆盖中国90%的经济总量、80%的人口,全货机航线连接五大洲超过100个重要城市,今年货运量可超过120万吨。
“运全国、配全国,运全球、配全球”……花湖国际机场运力不断释放,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供重要支撑。
公开数据显示,苹果、施耐德、徐工机械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鄂州设立中国区中心仓;新科宇航MRO、中康众盛、英佛曼纳米材料等20个临空制造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联想(武汉)、华星光电等11家重点企业,通过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开展外贸业务。此外, 29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以及国药控股、九州通沃田等头部供应链企业,均在临空经济区落地生根。
高速铁路织密成网,超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加快形成,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长江黄金水道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万吨巨轮直达武汉,累计开通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35条,通达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武汉)贯通陆上丝绸之路,日韩货物经江海直达武汉阳逻港后换乘中欧班列直通欧洲,时间节省55%、成本降低15%。
畅通循环,放大势能
“湖北有基础、有条件强化要素资源整合创新和配置能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生产节点、流通节点、消费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把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的优势。”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构建现代供应链物流体系,加速融入国内国际产业链。湖北围绕大宗商品、汽车、纺织等重点领域搭建7个供应链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海内外一体发展。完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2023年湖北铁水联运量占长江干线的1/3。搭建湖北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服务企业抱团出海,2023年全省“新三样”出口增长91%,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标准建设湖北自贸试验区,开展“先出区、后报关”等改革,2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30多个国家设计建造了近200座大桥。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325家。
坚持生态优先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湖北是长江干流里程最长的省份,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承担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要使命。
连续6年实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破解“化工围江”,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鱼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恢复,水清鱼跃、飞鸟翔集时时可见……湖北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展现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全力守护绿水青山
“全力守好一江清水和一库净水。”邵新宇表示,湖北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连续6年实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十大提质增效行动,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丹江口水库被誉为“首都水井”,北京城区生活用水七成以上来自这里,湖北统筹实施库区水环境治理六大工程,水质连续10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沿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交汇处,是三峡库坝区的生态屏障及长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区。该市化工产业曾超千亿元规模,产值占全省化工产值近三分之一,但同时也给当地环境治理带来压力。
近年来,为破解“化工围江”,宜昌大力实施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推进长江沿线134家化工企业绿色转型。“化工大王”湖北兴发化工集团主动拆除长江岸边化工生产装置32套,腾退复绿长江岸线900多米。
全力做好“关改搬转”后半篇文章,宜昌加速转换赛道,推动传统化工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裂变升级,打造绿色循环全产业链体系。
兴发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实现从“论吨卖”到“论克卖”。董事长李国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过去生产一吨普通黄磷只卖2万余元,现在创新研发黑磷材料,每克售价可达5000元。”
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浩看来,湖北抓好流域综合治理,就抓住了保护与发展的“牛鼻子”。
在湖北,荆州、荆门、咸宁、十堰、恩施率先启动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湖北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恩施州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清江发源地,境内5公里以上河流382条,水生态及水环境安全极为重要。2023年以来,恩施州以带水河为重点,全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经过综合治理,带水河流域内水环境质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基地达到6000余亩,4000余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探索形成了“猪—沼—果”生态种养、庭院“小经济”“四清四整”扮靓乡村颜值等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试点经验。
产业向绿,“碳”寻新路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位于湖北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下称“中碳登”),承担全国碳市场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
王忠林介绍说,目前,中碳登管理全国2533家企业、全球规模最大,成为全国碳市场“底层数据库”;率先在全国打通“电—碳—金融”三大市场,初步形成碳交易、碳资产等碳市场全产业链,湖北碳市场成交量占全国的42.7%。
同时,湖北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据介绍,湖北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等十大绿色转型工程,打造城市矿产等1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经济发展“含绿量”“含金量”的同步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湖北早谋划早动手,前瞻布局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投资600亿元的邦普一体化循环产业园,把废旧锂电池“变废为宝”“吃干榨尽”,建成后年产值可超过1000亿元。
王忠林介绍说,湖北还谋划实施38个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容量3900万千瓦,年发电量相当于该省去年用电量的1.4倍;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仅去年一年就新增1230万千瓦,年发电量相当于全省用电量的45%。
着眼重塑战略资源结构,如今,湖北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体系加快形成,绿电装机占比达65%,以全国第22位的能耗强度支撑了第7位的经济总量。
“未来我们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湖北的水更清、天更蓝、土更净,发展更可持续。”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