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安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当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过去10年,安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台阶”,从1.9万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7万亿元;从传统的农业大省转向新兴的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规上工业营收从3.3万亿元增加到5.1万亿元。
在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的历史机遇之下,安徽锚定了哪些目标?计划如何实现?又将如何补齐短板和迎接挑战?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踏上了安徽的土地,通过实地走访,探寻这片热土上的奋斗故事。
迈向新兴工业大省:全国第七,中西部第一
今年年初,安徽省统计局发布了一组重要数据:2023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营业收入总量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这意味着,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安徽,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跨越”。
经济大省,无不是工业大省。评估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诸多因素中,工业实力无疑占据重要地位。安徽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增幅比4月份和全国分别高0.4和3.8个百分点。全省规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8.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7%。
长期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之以恒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安徽正厚积薄发,迈入工业大省行列。
“首位产业”汽车产业正腾飞
从20世纪60年代安徽第一辆汽车在江淮汽车制造厂下线,到2023年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二、出口居全国第二,再到2024年5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3.6%,汽车出口增长52.1%。被安徽列为“首位产业”的汽车产业以惊人的增速再次证明了“皖军”的雄厚实力,向世界展示了中部地区汽车制造业的崭新风貌。
6月19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位于合肥经开区的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身穿防尘服、手持工具,正在各条生产线上紧张忙碌着。
“这个厂房是二期空簧减震器总成组装车间,9条自动化组装测试生产线已经安装好(其中一条为ASU空气供给单元),正式生产的有6条,还有3条在做调试,这些生产线可以实现柔性化生产。”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徐永高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
顺着徐永高的手势,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操作着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徐永高进一步解释:“柔性生产线通过调整更换生产线上的工装夹具可实现换线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它依靠计算机数据信息化管理,结合多种生产模式,能够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作为汽车配件的生产商,我们需要根据主机厂的订单及时调整产线。这种柔性生产线能够让我们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数据信息化系统管理,我们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的准确性。”徐永高说。
徐永高还透露,现在,保隆空气悬架产品已批量供给比亚迪、奇瑞、理想、蔚来、小鹏等多个车厂的多个车型装配使用。
今年以来,安徽省属企业持续加大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一季度研发经费投入49.9亿元、同比增长34.5%。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公司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和投资支出超7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9%左右。
项兴初表示,作为安徽省属国有企业,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大背景下,江汽集团将坚定“自主发展+开放合作”两大发展路径,积极招引上下游优质零部件企业落户安徽,发挥好各地市零部件产业的差异化优势,着力推动安徽省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目前,安徽明确汽车产业为“首位产业”,聚力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明确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深化地区间分工协作和错位发展的理念,形成“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各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除奇瑞、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江淮、长安、汉马科技7家整车企业外,省内初步形成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汽车全产业链。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安徽通过深入开展常态化供需对接,大力实施双招双引策略,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投资安徽行”等平台,吸引了福耀玻璃、弗吉亚、奥托立夫等一批优质企业落户安徽,同时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安徽肥西超级工厂已竣工。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车企与零部件企业在安徽找到了“中国合伙人”,安徽“首位产业”的开放合作之路也越走越宽,产业嵌入越来越深,协同水平越来越高,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安徽省工信厅总经济师张曙光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安徽经济在全国的排名表现为“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如今已实现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的规上工业营收规模已率先反超中西部的一些传统经济大省,这充分说明了安徽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张曙光说。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全省千亿产业达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18.1%提高到42.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49.1%。其中,汽车“首位产业”快速发展,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2;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3%提高到9.3%,成长为全省工业第二大行业,显示面板产能约占全国17%、全球10%。
同时,张曙光也坦言,发展中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
“比如,我们的一些自主品牌整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尚不高,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主力车型和‘爆款’车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布局偏向上游,特别是在智能座舱、轻量化、自动驾驶、汽车雷达等关键领域,核心零部件企业数量较少。此外,引进的企业在安徽省内多为生产基地,其采购和产品销售权限主要集中在集团总部。” 他说。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安徽省在固态电池、大功率快充、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缺乏研发主体、领军企业和拳头产品。车规级芯片、底层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仍高度依赖国外。同时,目前还没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缺乏第三方公共服务和创新平台为零部件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支持。
针对这些方面,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聚焦汽车“首位产业”,坚持以集群理念抓产业,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大力开展“链主”企业培育、零部件企业引育工程,推动整车做大、产业链做强,打造汽车产业发展新高地。
厚积薄发,开辟新兴产业新赛道
安徽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向“新”而行。数据显示,安徽加快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截至2023年,安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1/2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1/4左右。
安徽多地也在积极发展光伏产业,纷纷向“光”而行。
自2022年以来,淮南市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功招引了24个项目,总投资额高达735.4亿元。中环低碳(凤台)新能源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国晟(凤台)双碳产业园项目、10GW异质结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中环12GW高效电池生产制造项目以及高新区零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分别达到118亿元、106亿元、60.8亿元、60亿元和55亿元,彰显了淮南市在新能源领域的决心和实力。
在光储新能源赛道,肥西有四大百亿巨头。产业前端,除了全球HJT龙头华晟新能源,还有Topcon领军企业长信光伏;产业中端,落户了全球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和全球户储第一派能科技;后端光储应用,已建成合肥市最大的“渔光互补”光储电站。
当下,光伏价格持续走低,产业正处于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安徽光伏行业如何保持定力,继续前行?
张曙光表示,光伏玻璃是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安徽省的产量占据全国的一半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同时,安徽省在逆变器领域的领军企业阳光电源,其逆变器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为光伏电站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安徽省的光伏组件产量也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显示出其在光伏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他告诉记者,面对光伏行业当前的市场调整和价格竞争,安徽省正通过补短板、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安徽省政府和相关企业正致力于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的光伏产业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将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未来能源结构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锚定农业强省建设,让粮食稳、产业兴、乡村美
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安徽谋划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搭建起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四梁八柱”,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步伐。
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安徽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和五大粮食净调出省之一,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凭借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6%的粮食,每年净调出200亿斤。2023年安徽粮食总产达到830.1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居全国第5位。
锚定“多种粮、种好粮”目标,安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在全国率先立法保护生长期粮食作物,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省每年整合安排近30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建成高标准农田6256万亩;全省有2家企业进入中国种子综合实力前10强,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5%;全省农机总动力超71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
此外,安徽在全国率先提出“单种、单收、单储和专用”的优质专用粮食发展模式,首创“按图索粮”,发布优质专用粮食种植电子地图,引导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平均溢价10%。
坚持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六大工程,到2035年,安徽粮食产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千亿斤江淮粮仓正在崛起。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安徽将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四良两优”上下功夫,以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为主攻方向,全面强要素、补短板、提效益,坚决走好统筹协调综合挖潜之路,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勇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在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大路村,今年小麦喜获丰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得益于该村与安徽农垦共同推行的“大路模式”,即“国有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职业农民”的策略。该模式下,农垦负责资金、生产、技术和回收,村集体协调管理,职业农民负责生产。利润分配采用“532”模式,即农垦、村集体和职业农民分别获得50%、30%和20%的收益,村集体还向村民分红。职业农民陈良元预估,通过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参与无人机飞防,再加上村集体的分红,年收入增加了约5万元。
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一以贯之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安徽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安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1.7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同时,还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承办全国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会议、中德农业周等重要会议、活动,农业大省“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安徽宿州市是农业大市,在迈向农业强市之路上,宿州市市长王启荣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今后,宿州市将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进“蔬果粮、鸡牛羊”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
汪学军表示,安徽将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工程,着力打造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围绕品质粮食、优质蛋白、绿色果蔬、徽派预制菜、功能食品五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招大引强”,招引落地一批行业头部企业落户皖北地区。紧盯薄弱产业和薄弱环节,加强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建设,持续抓好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力争全年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3万亿元。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安徽是国内较早布局量子科技与产业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当下,安徽正加速培育以“量子+”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在全球量子领域逐渐发出“安徽声音”,“安徽身影”更加活跃。此外,安徽还通过构建“大模型+大算力+大数据+大场景”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描绘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在未来产业赛道加速奔跑
6月19日,当《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踏足合肥高新区的云飞路时,一股浓郁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在这条短短几百米的道路上,本源量子、国仪量子、问天量子、国盾量子等20多家量子行业集聚于此。同行的合肥市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里因为量子科技的繁荣而声名远播,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量子大道”。
“不过,量子企业的数量正超过‘量子大道’的承载能力,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占地275亩地的量子产业园,今年要加大量子企业的招引力度,2025年预计吸引量子企业超过100家,估值将达到700亿元。”他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徽不仅编写了量子产业报告,对接量子国家实验室,还完成了量子产业链企业认定工作。
在国盾量子调研时,记者看到了“超导量子计算机”。“超导量子芯片位于白色罐子内最底部,其所在温度达到零下273摄氏度左右。左侧摆放的室温操控系统相当于经典计算机中的主板,通过线缆连接内部芯片,对其信号进行操控和读取。”工作人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随后,记者来到合肥量子城域网总控中心看到,在量子城域网大屏上实时显示着量子设备数量、密钥持有量等信息。
“合肥量子城域网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的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包含8个核心环网站点和159个接入网站点,光纤全长1147公里,服务市区两级近500家党政机关,实现电子政务网各类应用的量子安全加密。作为量子通信基础设施,未来将为金融、能源等行业用户提供量子安全接入服务,为合肥市千行百业提供量子安全保护服务。”工作人员介绍。
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发展如火如荼,安徽亦占有一席之地。
6月24日,科大讯飞以其“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安徽高科技企业的贡献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探访了位于合肥高新区望江西路上的科大讯飞总部,发现这里已成为业界学习交流的热门地点。络绎不绝的访客在人工智能体验馆内,通过专业工作人员的详细解答,深入了解“AI+教育、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前沿应用。据工作人员张欣雅透露,该体验馆每日接待量约400人次。
未来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与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进行协同联动。5月7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研究推动未来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适宜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的蓬勃生态,推动形成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布局未来产业,安徽各地均有谋划
安徽各地也在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布局。
合肥正构建形成“6+5+X”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体系,即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生物医药、智能家电(居)、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集群,量子信息、空天技术、聚变能源、下一代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五大先导产业集群,持续跟踪若干前沿技术方向、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根据最新全球未来产业指数报告,合肥量子信息领域排名全球第2位、全国第1位。空天技术方面,合肥集聚中科星图、航天宏图等110家重点企业,初步形成“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试验—信息服务”产业链条。
想要抓住未来产业发展机遇的不只是合肥。
淮北市市长汪华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淮北坚持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箭齐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淮北将立足现有科研基础,发挥陶铝新材料、世界首台135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全球规模最大的煤制乙醇生产装置产业优势,以产业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汪华东说。
针对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平台建设滞后、高层次核心人才短缺等问题,汪华东表示,淮北市将坚定走“科创+产业”发展的路子,持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招引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位于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是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与合肥“声谷”和芜湖“视谷”并称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三谷”。
蚌埠市市长马军介绍,近年来,蚌埠将智能传感器产业纳入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之一,但目前仍面临产业规模偏小、优势发挥不充分、融资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引育不易的问题。为此,蚌埠已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对入驻传感谷企业,首次投资建设总投资在5000万元及以上且已入固定资产统计库的工业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至15%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
此外,合肥市长丰县,正在打造形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家电、高效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现代高端服务”“三主三新”产业体系,发展合成生物、氢能、AI大模型等未来产业。
政策效应叠加,区位优势加速转化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叠加效应下,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通江达海的发展优势,同时也需要补短板以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创新高地与产业集群
近年来,安徽发挥区位优势,与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兄弟省市紧密合作。
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成功研制出“祖冲之二号”“九章二号”和“九章三号”等量子计算原型机。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方面,“4小时产业圈”的建成,使得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安徽还积极推动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马鞍山市和县经济开发区与南京市浦口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浦和产业合作示范区,目前已有75%的企业来自南京及其他长三角地区,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2023年,马鞍山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分别达54.8%、60.6%,均居全省第一。
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地坚持制造业为“纲”,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安徽省唯一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城市,已有49个项目使用创新券购买科技创新服务,入选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十大典型实践案例。
宿州市市长王启荣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当地将积极联合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深入开展协同合作,统筹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资源共同开发,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跨省精品文旅线路,共同讲好大运河故事,持续擦亮大运河文化品牌。
同时,安徽还积极推动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淮南市市长张志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当地强化招商引资,紧盯长三角等产业外溢重点区域,派驻招商工作队开展精准招商,2023年签约沪苏浙项目162个,总投资732.42亿元。
推动地区整体实力更上一层楼
今年5月,《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中部地区崛起开启新篇章。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曾凡银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部地区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质量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安徽省民营企业数量为217万户,而浙江省民营企业已经超300万户。
他认为:“安徽与其他中部地区类似,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待加强,特别是安徽的皖北地区和县域经济是安徽经济发展的短板。皖北地区拥有全省37.8%的面积、48%的人口,但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比重却不到三成。”
曾凡银认为,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要求安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上一层楼。具体来看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要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对标沪苏浙好经验好做法,强化民营企业发展要素保障,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利用安徽创新策源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创优势,加强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赋能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与大企业协同配套,使大企业竞争力更强,中小企业更多、更专、更精、更具特色,培育更多“小巨人”、独角兽企业。
二是加快皖北地区全面振兴步伐。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加快完善皖北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打造符合皖北资源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切实增强皖北发展动能。充分利用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重大政策“利好”,实施产业、要素、市场、公共服务全面精准对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在结对合作中,通过建设科创和人才“飞地”“园中园”等途径,分别嵌入沪苏浙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集聚区扩面、提质、增效,作为增长极带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
同时,曾凡银建议,安徽借鉴新安江跨流域(皖浙)生态补偿经验,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探索建立农业(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省际横向利益多元补偿机制,主销区支持主产区构建粮食产业链、生产性服务网络——政策激励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兴业,共建绿色食品基地、仓储冷链物流、绿色加工园区、绿色营销网络,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业、多功能农业开发,提高主产区粮食、生态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增值能力,使安徽尽快成为长三角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