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0年两江新区大开发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在重庆市北碚区委、区政府和两江新区的正确领导下,水土街道迎来快速发展阶段,累计实施征地149个村民小组、34平方公里,安置1.1万户、3.8万余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很多安置社区,累计入住1.07万户、2.5万人,安置社区四多四少(弱势群体多、人户分离多、矛盾纠纷多、管理部门多,党员示范少、服务力量少、共建资源少、保障经费少)问题突出。为全力帮助拆迁群众“搬得进、住得下、稳得住、过得好”,水土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强党建统领社区治理,保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多元服务三向发力,充分整合资源力量,有效促进和谐文明美丽社区建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社区治理“主心骨”
建强红色堡垒。着力加强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层(单元)党员中心户”的组织链条。按季度组织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社区干部赛马比拼活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每年开展班子回访,精准把脉班子运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育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推荐人选8名、社区后备干部12名。制定实施“墩苗计划”,通过“政治铸苗”“导师育苗”“锻炼培苗”“严管护苗”开展全周期干部培养教育,健全主题微宣讲、两级导师帮带、到街道业务岗实岗锻炼、见习参与重点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干部尽职履责能力。成立小区功能型党支部18个,263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3500余场次。强化无职党员分类管理,415名无职党员通过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亮身份、亮承诺,认领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安全巡查等岗位24个,为民服务承诺践诺2380项。
织密红色网格。深化党建统领基层智治,加强线上线下双网格建设,科学划分网格40个、微网格222个,实现网格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完善网格运行机制,建立网格事项准入清单,细化网格员任务清单。整合物业单位、水电气讯、在职党员、新就业群体等870人充实网格N支力量,织密党群干群“贴心网”;拓展组织阵地外延,建立微信群48个,打造联络“微平台”,累计办理网格事件8900余件、三级平台事件8100余件,完成网格任务7.6万余条、重点对象任务5.3万条。突出实战实效、多跨协同,妥善应对防疫、防火等大战大考,实现“零事故”。
汇聚红色力量。建立健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召开街道、社区两级会议,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兼任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负责人,统筹解决排水难、居住难、出行难、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200余个。健全“1+X”区域党建共建联建机制,指导社区与京东方、国科大、江北中学等68家辖区企业社会单位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明确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累计开展公益集市、清洁家园、反诈宣传、防火防汛演练等志愿服务活动57场次,协调解决辖区各类基层治理难题100余件,有效发挥社区治理凝聚力。如争取国有存量土地7000平方米,建成和润家园公共免费停车场1处、车位200个;协调投入560万元,完成和欣家园三支路公路桥、1000米雨水管网等建设;新建充电点22处,提供充电车位290个。
三治融合激活力
奏响社区治理和谐曲
提倡德治,营造崇德向善氛围。积极探索以“微平台、微组织、微公益、微服务、微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统领“五微”治理新模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文化供给,打造德法文化广场,塑造传统道德宣教景观。结合实际制定“居民公约”,创作推广《社区之歌》。培育孵化公益型、文娱型、自治型社区自治组织,形成群众调解队、应急队、舞蹈队、合唱队、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52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注册志愿者5000余人,参与文明创建、治安巡逻、垃圾分类等活动160余场。以“家风润万家”为主题,开展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活动18场次。选树优秀党员、先进干部、最美志愿者、最美阳台、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等先进典型46个。推选社会善行义举榜样,选树群众身边先进榜样12名,传播好人好事60余件。开展“文明楼栋”“星级楼栋”等赛马比拼活动58场次。创新“四心”工作法,深化社区微型少年宫建设,开展征文、演讲、绘画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主题活动14场次,持续加强党建统领童心共筑。
随着2010年两江新区大开发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在重庆市北碚区委、区政府和两江新区的正确领导下,水土街道迎来快速发展阶段,累计实施征地149个村民小组、34平方公里,安置1.1万户、3.8万余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衍生出很多安置社区,累计入住1.07万户、2.5万人,安置社区四多四少(弱势群体多、人户分离多、矛盾纠纷多、管理部门多,党员示范少、服务力量少、共建资源少、保障经费少)问题突出。为全力帮助拆迁群众“搬得进、住得下、稳得住、过得好”,水土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强党建统领社区治理,保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多元服务三向发力,充分整合资源力量,有效促进和谐文明美丽社区建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社区治理“主心骨”
建强红色堡垒。着力加强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层(单元)党员中心户”的组织链条。按季度组织开展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社区干部赛马比拼活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每年开展班子回访,精准把脉班子运行,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育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推荐人选8名、社区后备干部12名。制定实施“墩苗计划”,通过“政治铸苗”“导师育苗”“锻炼培苗”“严管护苗”开展全周期干部培养教育,健全主题微宣讲、两级导师帮带、到街道业务岗实岗锻炼、见习参与重点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干部尽职履责能力。成立小区功能型党支部18个,263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3500余场次。强化无职党员分类管理,415名无职党员通过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亮身份、亮承诺,认领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安全巡查等岗位24个,为民服务承诺践诺2380项。
织密红色网格。深化党建统领基层智治,加强线上线下双网格建设,科学划分网格40个、微网格222个,实现网格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完善网格运行机制,建立网格事项准入清单,细化网格员任务清单。整合物业单位、水电气讯、在职党员、新就业群体等870人充实网格N支力量,织密党群干群“贴心网”;拓展组织阵地外延,建立微信群48个,打造联络“微平台”,累计办理网格事件8900余件、三级平台事件8100余件,完成网格任务7.6万余条、重点对象任务5.3万条。突出实战实效、多跨协同,妥善应对防疫、防火等大战大考,实现“零事故”。
汇聚红色力量。建立健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召开街道、社区两级会议,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兼任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负责人,统筹解决排水难、居住难、出行难、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200余个。健全“1+X”区域党建共建联建机制,指导社区与京东方、国科大、江北中学等68家辖区企业社会单位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明确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构建区域党建共同体,累计开展公益集市、清洁家园、反诈宣传、防火防汛演练等志愿服务活动57场次,协调解决辖区各类基层治理难题100余件,有效发挥社区治理凝聚力。如争取国有存量土地7000平方米,建成和润家园公共免费停车场1处、车位200个;协调投入560万元,完成和欣家园三支路公路桥、1000米雨水管网等建设;新建充电点22处,提供充电车位290个。
三治融合激活力
奏响社区治理和谐曲
提倡德治,营造崇德向善氛围。积极探索以“微平台、微组织、微公益、微服务、微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统领“五微”治理新模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文化供给,打造德法文化广场,塑造传统道德宣教景观。结合实际制定“居民公约”,创作推广《社区之歌》。培育孵化公益型、文娱型、自治型社区自治组织,形成群众调解队、应急队、舞蹈队、合唱队、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52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注册志愿者5000余人,参与文明创建、治安巡逻、垃圾分类等活动160余场。以“家风润万家”为主题,开展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活动18场次。选树优秀党员、先进干部、最美志愿者、最美阳台、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等先进典型46个。推选社会善行义举榜样,选树群众身边先进榜样12名,传播好人好事60余件。开展“文明楼栋”“星级楼栋”等赛马比拼活动58场次。创新“四心”工作法,深化社区微型少年宫建设,开展征文、演讲、绘画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主题活动14场次,持续加强党建统领童心共筑。
坚持法治,培养依法行为习惯。积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体系,联合区“两代表一委员”、司法所、派出所、复兴法庭等各方力量,加快建设代表委员调解团和人民调解办公室、社区警务室,开展巡回法庭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强源头解纷。聚焦市政环卫、社会治安、物业管理等矛盾集中领域,坚持依法治理、违法查处,促进居民守法用法。依托“1+3+N”网格智治工作体系,吸纳老党员、市政物业、法律工作者、网格员等充实调委会力量,成功调解转型时期突出矛盾纠纷237件,涉及金额3706.17万元,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打造“三治五好”法治宣传长廊以及劣迹行为曝光平台,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主动探索综治网格化双中心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形成全区示范经验。
引导自治,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通过“购买服务+志愿服务”方式,培育孵化“解铃心理咨询室”等社会组织12个,成员人数达300余人,开展疏通管道、日常水电气安全检查、小家电维修、爱心理发、磨刀、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600余场次。设立“居民议事厅”,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围绕社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维护等群众热点难点积极建言献策,排查处理增加文化活动阵地、公厕新建维修、绿化改善、增加背街小巷停车位、增设单车充电桩等合理建议146条。构建以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新模式,打造群众身边微公园4处、新增机动车(摩托车)车位400个,新增便民座椅280套、晾晒架62栋。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长效机制,启动专项维修资金112万元,整治涉及5栋居民楼外墙突出安全隐患。
多元服务添动力
绘就社区治理新画卷
夯实服务阵地,提升服务温度。推进“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导社区建立“家门口”的便民生活圈,成功创建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2个、四星级服务中心1个,配齐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医院、标准化农贸市场、商超、公园、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让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得到满足。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为民服务事项清单,健全延时、预约、代办、上门服务长效机制,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紧扣老人妇女儿童需求,建成养老服务站3个、暖“欣”驿站1个、微型少年宫1个、妇女儿童之家4个。
发展社区基金,提升服务强度。以街道社工站为依托,探索社区基金的资金筹集、资金管理、项目运营,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募集善款共计约102万元。开展“爱心接力义卖”“善心暖万家,益心共建设”“助梦未来‘益’路有你”等爱心义卖慈善活动52场次,筹集善款及物资4.8万元。组织参加人人三小时“为爱行动关爱村社困境老人儿童”爱能社区项目及“久久公益日”活动,筹集资金4.6万元。通过“金点子收集”等方式,收集群众微心愿,申报社区基金项目41个,项目支出22.3万元,用于建设公交站台座椅、护栏,开展安全排危、暑期扶幼、困难救助、社区带娃、重大节日活动等系列惠民活动。
服务优化项目,提升服务精度。加强宜居服务,建成人脸识别智能系统9套,进一步提升安全指数;运用小区公共收益,安装电梯通风设备62套。加强宜业服务,依托职业培训学校资源,采取“理论+实操”模式开展保洁、月嫂、肩颈按摩、中式面点、直播带货等8类培训,累计培训2380人次,职业指导1.2万人次;开办“悦记手工坊”,开展锡纸加工项目就业培训,改善50余人就业状况。加强宜老服务,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配发独居老人手机37个,提供即时关爱、安全报警功能,使“小办法”发挥“大作用”;依托社工项目、暖心驿站、养老服务站等平台,结合群众意愿和社区特点,举办手工制作、卫生保健、棋牌娱乐、“悦之健”武术等活动400场次,受益居民达3000人次。加强宜幼服务,推出“寒暑假爱心托管”“五点半课堂”“儿童友好市集”“儿童工坊”及“家庭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服务青少年2000人次;开设线描、国画、播音主持等8项课程,累计授课1500余次。(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