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街道是重庆市北碚区经济发展重镇,同时也是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重要阵地,地处北碚区东部,东、南与渝北区接壤,北连静观镇、三圣镇,西邻水土街道,辖区面积63.9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5.8万人。自2010年两江新区成立以来,复兴街道累计征地近34平方公里,动迁群众3万余人,城市建成区与农村区域各占一半,是典型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新旧矛盾交织、新旧市民融合、新旧格局转变的复杂局面。针对这一问题,复兴街道围绕“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矛盾不上交”目标,强化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整合社会资源,统筹多元力量,建设“万家法律驿站”阵地,持续深化多元调解“融网进楼”专项行动,推动村(社区)网格“小网细治”,用“小网格”“微治理”攻坚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491件,协议金额3750余万元,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延伸基层党组织
健全矛盾化解前沿阵地
在深学细悟中厘清基层治理思路,强化党组织主体意识。复兴街道强化基层党组织多元治理主体的意识,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广泛布点的68个网格党组织。分层施策,领导班子带头学、靠前讲,基层党组织“线上+线下”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和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增强推动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赋能基层治理提供坚强战斗堡垒。
整合各方法治服务资源,搭建“万家法律驿站”。坚持“党建统领载体、法治宣传阵地、服务群众平台、基层治理触角”的阵地建设定位,创新“六方融合、六站合一”核心理念,通过整合法庭法官、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部、村(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法律志愿者等6支力量,建立法律服务、矛盾调处、普法宣传、法治培训、社情收集、校地合作等6项“工作站”制度,持续打造“万家法律驿站”阵地,组建“万家和”巡回调解组,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分类组建队伍
汇聚矛盾化解强将精兵
复兴街道围绕“内部挖潜”和“外部引流”,持续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队伍力量,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精准高效的一站式法治保障和服务。
发挥资深党员调解员优势,以情动人化解民间纠纷。精心遴选吸纳离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骨干党员等资深民间纠纷调解员带队组建“万家和”民间纠纷调解组。配合网格党组织,聚焦民间劳资社保、土地流转、损害赔偿等重点矛盾纠纷,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通过走家又串户、讲法又讲情,化解民间纠纷95件,协议金额750余万元,切实避免民间小纠纷、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大隐患。
发挥专业律师优势,以法促调化解商事纠纷。街道党工委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网格,强化网格N力量管理使用,专业律师带队组建“万家和”商事纠纷调解组。依托于律师自身先进行业经验及专业法律知识,集涉商纠纷信息收集、研判、处置一体化运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抓前端、治未病”,化解商事纠纷276件,协议金额3000余万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力推动诉源治理及辖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服务辖区企业。
发挥公安民警优势,以案为鉴化解治安纠纷。街道党工委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委派驻村(社区)民警兼任所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依靠村(社区)党组织,调配使用村(社区)综治、群防力量,带队组建“万家和”治安纠纷调解组。按照“预警在先、及时处理、就地化解”原则,推动警情调解工作前置,狠抓案例警示、宣传教育、沟通化解,解决治安警情纠纷120余件,有效实现“民转刑”“民转命”案件零发生。
依托“141”智治平台
建立矛盾化解督办机制
在法治轨道上促进多元调解力量向网格延伸,是实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闭环的现实需要,也是勾画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要求。
建立事件信息就地就近感知机制。以“融网进楼”专项行动为工作抓手,夯实网格治理末梢,推动专职网格员每日进楼入户走访巡查,同时结合双网格“进圈融群”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多元前端感知群众意见及纠纷事件线索,累计报送网格事件17742件,实现纠纷事件信息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精准排查,确保群众诉求意见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反馈。
依托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优化矛盾化解交办督办机制。以基层治理指挥中心为总牵引,整合基层政法院所(复兴法庭、复兴派出所、复兴司法所)、离退休党员干部等力量进司法工作岗,按照“141”基层智治平台事件报送处置相关规定,明确矛盾风险“上报—受理—转办—处置—反馈”工作流程,指挥中心“一键智达”,派单交办督办疑难矛盾纠纷70余件,定期组织会商研判,有效实现矛盾风险事项全覆盖、问题全闭环工作目标。
创新基层政法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基层政法单位力量。充分发挥“141”基层智治平台“一屏统揽”优势,全面梳理近三年矛盾纠纷300余件,梳理家庭婚姻、邻里关系、经济合同纠纷、拖欠民工工资、土地流转纠纷等高频矛盾事项,每季度组织辖区法庭、派出所、交巡警、平安办、司法所召开会议,及时调度指导矛盾风险信息核查和实体处置,协同解决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跨行业、跨系统问题,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力量“一盘棋”统筹。
闭环管控风险
提升矛盾化解质量效率
将分析研判作为基础前提,充分把控矛盾化解风险隐患。结合“141”平安法治板块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工作例会,落实“日研判、周分析、月综述”运行机制,定期、定性、定量研判本辖区各系统各领域矛盾纠纷基本情况、风险程度、发展趋势,清单化推动矛盾风险闭环管理。
将回访反馈作为矛盾纠纷调解“后半篇文章”,妥善处置矛盾化解后续事宜。对已调处化解的矛盾纠纷,司法所、调委会、网格员等通过电话、短信、现场走访等方式,跟踪回访当事双方调解是否公平、协议是否履行等情况,并进一步做好情绪疏导,推动案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力求做到“事心双解”。
将司法确认作为有力补充,切实提高矛盾化解司法效力。立足调解协议易反悔、难执行等不足,积极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司法确认调解协议33件,通过对民事调解协议自愿性、合法性审查,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切实发挥司法确认在非诉调解中“保底”作用,形成“调解+确认”相互补充、支撑和衔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