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5年09月07日 星期一

第二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京举行

中俄交通领域合作进一步加深

■中国城市报记者 朱礼 《 中国城市报 》( 2015年09月07日   第 13 版)

  9月4日,以“创新驱动、交融互通”为主题的第二届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中、俄两国60余所交通类代表齐聚,就两国交通高校领域高等教育合作达成了多项成果。

  中俄高铁建设紧密进行

  2015年6月,中铁二院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俄罗斯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就中俄高铁项目签署合同,合同金额约24.23亿元,负责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成为中国高铁签署海外的第一单,标志着中俄高铁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悉,该项目里程为770公里,最高设计时速为400公里,建成后列车运行时间将从14小时缩至3.5小时,项目预计在2018年世界杯前完工。

  中铁二院俄罗斯高铁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蒋登伟表示,该项目不仅仅是单纯的设计建设,而是在技术咨询、勘察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监理、联调联试及设备配套、运营维护及教育培训等方面为俄罗斯高铁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9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新华社和塔斯社联合采访时表示,高铁建设是中俄两国最具合作前景的领域之一,而且中俄已就联合投资莫斯科-喀山高铁的各项参数达成一致,双方计划联合投资1万多亿卢布,约合947亿元人民币。普京表示,俄方希望该高铁在2020年投入运行,从而成为中俄在运输和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样板项目。

  同时,中国的高铁建设也在加速。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在论坛主旨演讲中说,以新线、设计时速250公里及以上高速铁路为统计基础,目前中国已建成开通高铁1.7万余公里,是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以高铁为骨架的中国快速客运网,运营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80%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依托高铁车站,陆续形成新的城区或城市组团,实现半小时、1小时左右交通圈、经济圈,实现“同城效应”。

  中俄交通院校通力合作

  在此次论坛上,北京交通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建设中俄交通学院并成立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与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建设“中俄高铁研究中心”,为我国与俄罗斯在高铁领域研究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在北京交通大学的倡导和推动下,双方共同发布《北京宣言》,旨在落实国家“一带一路”以及高铁“走出去”等重大举措,推动中俄两国高校在交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促进中俄交通事业共同发展。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表示,两国签署中俄高铁合作备忘录,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为中俄两国的全面战略协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中俄交通学院今年已经开始招生,招生面向独联体国家。中俄交通学院将在未来的中俄战略协作过程中,尤其是在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两国的师生们已着手参与莫斯科—喀山、俄罗斯贝加尔—阿穆尔铁路等高铁项目的实施,而中俄交通学院的毕业生将参与北京—莫斯科高铁等大型项目的建设。

手掌上的“互联网+交通”
中俄交通领域合作进一步加深
印尼高铁暂时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