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广角

新闻战线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百炼但求精 妙笔巧点睛

——党媒精彩新闻标题举隅

● 杨章池 许露阳 《 新闻战线 》( 2020年04月01日   第 10 版)

    摘要:给人以深刻印象和美的享受的标题,除了运用比喻、层递、排比等常用手法之外,往往还采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法,如再现情景和人物,注重故事化和具象化,借助比拟与借代,运用反复和对偶,尝试顾名、仿词和仿语,制造“矛盾”和“难题”等等。

    新闻标题是体现稿件主旨的重要元素,要求准确简练、题文相符、生动形象。新闻标题制作得好不好,不仅决定了稿件能否迅速“吸睛”,还直接反映着记者、编辑对于题材把握的深度、对于主题提炼的程度及新闻、文学素养。在对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以下简称每日电讯)和湖北日报等媒体2019年的新闻标题进行研读、分析和归纳之后,笔者发现,给人以深刻印象和美的享受的标题,除了运用比喻、层递、排比等常用手法之外,编辑记者还综合采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法。

    再现情景和人物,让新闻主体“活起来”

    有的再现是通过生动刻画“代入”受众。比如每日电讯6月28日7版的《穿西装打领带,盯着电脑把煤采——煤炭行业跨入智能化“无人开采”时代》。提起采煤,读者第一印象应该就是黑、苦、累、脏和危险,而这篇稿件标题画面感十足,触发读者将其与传统采煤景象进行对比,凸显了“无人开采”这一主题。

    有的再现是警策。每日电讯6月27日头版头条标题《看!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底气——当前中国经济观察》,如直接宣告,语句铿锵地将中国经济盛景铺陈开来,令人振奋和自豪。

    有的再现是提醒。湖北日报8月29日12版通讯《郧阳农田里为何音乐声声——嘘,那是赶野猪的》,充满着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

    有的再现是通过直接引用人物充满个性的原话,凸显其品质特征。湖北日报4月4日头版通讯《“刀具大王”马学礼退而不休,随时为工人答疑解惑——“技术革新对于我就像氧气一样”》,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人物立体可感。

    注重故事化和具象化,让新闻内容“站起来”

    越具体越深入,有故事才动人,落细落实落地是提升新闻标题制作水准的重要方法。将要讲述事物(往往是十分具体的物件)直接在标题中体现,易唤起受众共鸣。每日电讯8月12日2版的两则消息《一块锦匾背后的长征民族团结故事》和《一根粉条里的初心》,前者通过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为宁夏西吉县回民聚集的单家集村题写的一块“回汉兄弟亲如一家” 锦匾,来表现红军是如何赢得回民群众的拥护;后者通过用马铃薯淀粉制成的称为“红军粉”的粉条勾连起过去和现在:“当年红军教村民们制粉,跟如今党和政府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是一脉相承的,时间在变,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没有变”。找准那件“坚实的载体”并有效呈现,新闻就成功了一半。

    借助比拟与借代,让新闻对象“动起来”

    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物或把甲事物拟作乙事物的修辞格;借代指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

    人民日报6月28日18版的《农机变聪明 庄稼会说话——来自“淮上明珠”安徽怀远的田间调查》,以拟人的方式讲述物联网技术催生生产方式的变化。每日电讯6月28日4版《从“城市白大褂”到“田间小干部”》,讲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武红涛到辽宁省建平县奎德素镇河南村第一书记的事迹,通过代称强化了两种身份的对比。

    运用反复和对偶,让新闻力量“强起来”

    人民日报6月28日10版《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第八批援藏和第三批援青干部群像素描》,通过两个“最”的强烈对比,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意志和不朽情怀。每日电讯8月17日头版的《“四好农村路”,通向幸福,通向远方》,是一篇关于“四好农村路”的综述稿件,标题跳出“致富”“通畅”的实指,“通向”幸福和远方,充满诗意。小标题也紧扣主题,相互呼应:路通,一通百通;路顺,一顺百顺;路好,一好百好。作者从一堆材料里面理清头绪、归纳提炼,体现出思想力。8月30日7版《英国议会“被放假”,首相强推“脱欧计”》如章回体小说回目一般,对仗工整,音节匀称,读来琅琅上口。而“被放假”则运用了网络热词“被……”的句式,将意思精要地表达出来,让读者会心一笑。

    尝试顾名、仿词和仿语,让新闻表述“新起来”

    顾名即从人或物的名字上做文章,可使标题增强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人民日报7月2日11版头条《石漠化严重的广西山村怎么甩掉贫困帽——大路村寻找脱贫大路》,从“大路村”引申到“脱贫大路”,顺理成章又别有趣味,有效提升了通讯主旨。

    仿词(仿语)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对现成的固定词组、句子、篇章甚至语体临时性地加以仿拟,造出新的词语,衍生出新的意义。人民日报4月4日头版头条《西海固地区率先脱贫的盐池县这样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白了滩羊 绿了草原 红了日子》,标题是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的仿写,色彩鲜艳,十分跳脱。每日电讯9月4日5版《你心仪的“伴”,给你下心碎的“绊”——“杀猪盘”诈骗大案调查》,从“心”“伴”“绊”三字入手,一语中的揭露了“杀猪盘”的诈骗实质。湖北日报5月6日头条《宜昌:“高素质”发展扮靓“高颜值”》、每日电讯9月7日头版《百年首钢 百炼成钢——从钢铁强国“梦工厂”到改革转型“排头兵”》,都在仿词中综合运用了谐音、合韵等手法,让人过目难忘。

    不断“赋形”和“聚光”,让新闻元素“亮起来”

    制作标题时,宜将抽象的工作具体化、形象化,省略次要部分,让笔墨像聚光灯一样照亮主体部分。要么往大里说,要么往小里讲——根据认知的规律,人对“极端的内容”(要么特别大、要么特别小)往往印象深刻,大小之间,侧重自现。

    往大里说:人民日报8月17日头版《托起两亿人的安居梦——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述评(上)》,从“两亿人”的宏观角度鸟瞰,高度凝练概括核心内容。

    往小里讲:即将抽象概念形象化,迅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每日电讯8月28日头版《“一粒药”的重量》,讲的是怎样保障老百姓的用药需求,极言其小,而这个“小”,恰恰与千万人群密切相关。

    先往大里说,再往小里讲:人民日报4月3日8版的《全国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一根网线,串起城乡课堂》,先以“6.4万个”的数量之众,彰显其“涵盖城乡(尤其是农村)教学点”的重要性,再以“一根网线”这样细微而具体的事物来“串”。记者以具象说抽象,让受众在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一张覆盖城乡的数字教育网。

    制造“矛盾”和“难题”,让新闻受众“问起来”

    每日电讯8月27日4版《精准脱贫攻坚战进行时》专栏里,就有两篇看似“有问题”的报道:《这名驻村干部为何要“走读”?》和《57岁“王副县长”,挂职挂到“走不了”》。干部“走读”是各级批评、群众反感的现象,怎能宣传这样的驻村干部?挂职干部一般挂个几年就要回原单位,怎么会“走不了”?实际上,前者讲的是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石洞村第一书记金帼,往返于脱贫攻坚“前线”和抗癌“后方”的一天,他殚精竭虑带领乡亲们把烂山村变成富裕村,同时还要照顾患鼻咽癌三年的妻子,令人感动。后者讲述的是辽宁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王宏挂职义县的事迹。2007年11月,王宏到省级贫困县义县任副县长,一头扎进荒山,一干就是12年。由于成效显著,被义县的老百姓留了下来。2012年,王宏再次续签了挂职协议,这一次没写截止日期。通过阅读内容,受众在疑问得到解答的同时,还接受了精神洗礼。

    放眼全国新闻媒体,好标题不胜枚举。新闻标题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才能相得益彰,用力过猛、过分藻饰则会对新闻产生负面作用,更要坚决防止一味“博眼球”、做“标题党”。

    (作者杨章池系荆州日报社副总编辑,许露阳系荆州市沙市区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郭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