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短视频新闻的新型叙事

● 陈光秀 《 新闻战线 》(

    摘要:液态社会下碎片化需求旺盛,短视频新闻应运而生。新闻是一种叙事文,短视频新闻的叙事主体、叙事形式、叙事语言及语态有其独特性,对新闻事件传播带来了特殊影响:碎片化事实的呈现和传播易导致舆论反转,在情绪化传播的挟裹下舆论常失焦。

    关键词:短视频     新闻叙事     舆论反转

    在新闻消费习惯移动化、视频化的今天,短视频新闻(short video news)的出现并不意外。学界对短视频新闻的定义不一,但是综合来看,都认为短视频新闻相比传统的视频新闻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时间短。不同学者对时间长短的定义不同,但共识是时间长度以秒计数。

    第二,发布者为专业的新闻媒体人。传统媒体推出的短视频虽然可能拍摄者是普通公民,但是传统媒体在其中起到把关的作用,即PGC+UGC的模式进行。

    第三,在移动端完成采编,时效性强。短视频新闻在形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叙事也发生了改变。

    新闻是一种叙事文①。新闻叙事学常常借助符号学的理论进行叙事分析和话语分析两个层面的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叙事的规律、原理、方法以及发展。与文学叙事不同的是,新闻叙事的根本是事实,这也是短视频新闻不同于一般社交类短视频产品的区别所在。

    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新闻叙事的方式。在媒介生态发生改变的今天,新闻的叙事语言、叙事结构、叙事方式以及叙事风格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叙事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媒介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短视频新闻的发展应用

    2012年底美国就出现了短视频新闻生产的专业化平台——Now This News,这是赫芬顿邮报旗下的短视频新闻应用;2013年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爆炸案报道中,记者利用短视频应用Vine拍摄短视频记录现场,并且用在后来的新闻报道中,还原第一现场;2014年BBC在instagram推出的短视频新闻服务“intafax”,专门制作15秒视频新闻;到了2016年Now This News视频点击总量已经超过10亿。2017年美国传媒业“转向视频”的趋势更加明显,许多老牌传统媒体裁员,FOX、VICE等在裁员的同时表示要增加对视频制作的投入以吸引年轻一代。

    2013年,“秒拍”上线,开启国内的短视频市场。2014年两会期间,央视第一次和“秒拍”等短视频应用合作,短视频应用于新闻报道逐渐成为趋势;2014年底,新华社推出国内首个短视频新闻客户端“新华15秒”,打出的口号是“新闻秒秒看”。2016年短视频之风在传媒业刮起,有传统媒体自制的短视频如浙江卫视的“辣焦视频”、南方报业的“南瓜视业”,也有传统媒体人出身创办的短视频平台,如梨视频。

    处在风口的短视频在2018年两会报道中颇受青睐。新华网推出短视频《跃然纸上看报告》,运3D立体画、折纸动画等表现手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的可视化呈现,用视频方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上线4天就获得了上亿的观看量,多家媒体进行转发。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短视频《中国很赞》,通过原创手指舞表达对新时期的“点赞”,视频发布后众多明星参与传播,上传自己手指舞视频为中国点赞,引发二次传播,借助UGC的力量在微博、快手、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上成为热点话题,也成为2018年两会期间的现象级作品。除了创意类短视频,现场新闻报道类短视频也成为报道标配。央视联合新浪微博推出“央视会眼”24小时新闻频道,@央视新闻的粉丝超过5000万,网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微博上收看央视两会相关短视频新闻报道,获取权威资讯。

    从短视频新闻的兴起看叙事变化

    短视频发展的三大驱动力是受众碎片化的娱乐需求、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算法和AI驱动②。媒介不单单是一种工具,新媒介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化呈一种犬牙交错的互相影响动态关系,因此分析叙事变化要从短视频兴起的驱动力以及媒介与叙事的关系出发考虑。

    液态社会的碎片化需求

    社会学家鲍曼(Zygmunt Bauman)提出的“液态现代性”认为流动的液态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质,液态分为时间液态社会和空间液态社会。时间液态社会里,时间是流动的,可以即时,可以延时,当代社会成员行动快速变化,使其习惯与常规都来不及形塑,这种生活液态性即是液态社会的本质。现代性开始于将时间从空间中剥离出来,时空关系从静止转向动态。碎片化的时间空间让人们对信息的感知也更加碎片化③。

    人们的需求日趋碎片化,希望新闻信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获取,从文字新闻到影像新闻,视觉需求得到满足,新闻叙事也随之发生改变。但是,传统视频新闻已经不能满足液态社会的需求,短视频新闻成为风口,从叙事方式的变化也可以探知原因。

    叙事主体。新闻播报中一般认为有两个叙事主体,一位是播报新闻的主持人或者出镜记者,另一位是新闻故事里的人物。相比传统电视新闻主持人在演播室+新闻画面的呈现模式,短视频新闻一般没有主持人口播,片头过后就是新闻画面,叙事主体更为单一。短视频作者和新闻叙事者的分离让新闻更加贴近人们的感受,也让快节奏信息社会中获取新闻资讯的人们能够快速获取信息。

    叙事语言。以往视频新闻的叙事语言为镜头语言,虽然新闻需要秉持客观性的原则,但在建构主义者眼中新闻生产是个选择的过程,新闻不仅描绘社会现实,也完成着社会建构(Touchman,1978)。在传感器新闻盛行的今天,在短视频新闻生产中,叙事语言不仅仅是 PGC 拍摄的镜头语言,还包括很多传感器上传的数据,还会用上现场用手机等设备拍摄的一手资料,这些都丰富了短视频新闻的叙事语言。

    叙事形式。短视频新闻的叙事形式也顺应着人们碎片化的需求,画面会配合背景音乐,以让人们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情绪更容易被唤起。字幕也突破传统视频新闻滚动式字幕的单一形式,能够出现在画面的不同地方,监控录像中模糊的地方还可以标红显示,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新闻信息。

    移动互联网普及与新闻媒体社交化

    技术的发展和新闻媒体社交化的趋势改变了短视频新闻的叙事语态,具体表现如下:

    叙事内容上——短视频新闻的标题一般更长,基本概括了新闻内容,在选取新闻上不是采写式报道为主,而是集合一个话题进行相关视频推送,利于网民在话题下评论、分享,且话题多与国计民生相关。

    叙事方式上——更加个性化,在片尾都会有“如果喜欢请分享”一类引导的话语,从形式上体现出与网民互动的意愿。

    叙事语言上——语言更多融入互联网的风格,比如澎湃新闻的短视频新闻开头会有“@所有人”的标志字样。短视频新闻的标题也会用一些网络语言来吸引人们收看。

    短视频新闻新型叙事的影响

    从媒介演变与叙事演变的历史来看,口语传播时代的叙事特点是叙事在场性,文字传播则毋庸置疑是文字的线性叙事,电子媒介时代是影像叙事,数字媒介时代则是交互式叙事④。

    短视频新闻不是传统视频新闻的缩短版,交互式叙事的非线性、互动性等特点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注意力稀缺时代的事件聚焦

    传统的新闻编辑注重三类新闻:冲突性,人情味,呈现结果。新闻从业者通过一系列的新闻选择引导公众关注特定的社会议题或者政治议题,这被称为新闻故事框架⑤。很多社会事件,过去如果没有被大众传媒报道,便不能成为新闻,不能得到应有关注。但是,短视频新闻的创作门槛低,激发了用户的创作力,拍摄者可能是没有经过新闻专业训练的公民,他们关注的社会议题更加多元。另外,叙事主体由播报新闻者直接让位于事件当事人,给观众以更强的冲击力。注意力稀缺时代,短视频新闻的创作主体和叙事主体的变化冲击着传统新闻生产的框架,很多社会事件因此涌现到公众面前。比如2017年8月,梨视频发布的《格斗孤儿:不打拳只能回老家吃洋芋》引起广泛争议,在背景信息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孤儿们瘦弱身板格斗的画面让网友揪心,网友和媒体要求政府介入调查并且让孤儿回乡。后来,调查发现加入格斗俱乐部的孤儿们是自愿的且招收孤儿的程序合法,新闻发生了反转。且不说新闻的后续反转,至少这个短视频让大家聚焦这个群体,并且展开讨论,最后政府介入调查,给出了答案。

    碎片化事实与反转的舆论

    一般来说,新闻的呈现需要逐步推进和阶段呈现。记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践行客观性准则,印刷时代的文字叙事也有这样的特点,线性、有组织呈现新闻,让读者感到某种秩序感。而电视的影像叙事尽管同一个时间段新闻与新闻之间是孤立的,但是尽可能将同一个新闻做成系列报道,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xx事件本台将持续为您关注”。如此一来,新闻事实的呈现也是完整的。但是,短视频短、快、社交化的特点造成了事实碎片化,各方证据先后出现,就像蜜蜂筑巢,记者、当事人、围观者纷纷填补事件“蜂巢”中的一个个黑洞,形成蜂巢型叙事⑥。2017年9月发生的“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一名马姓产妇在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坠楼身亡,该事件经历多次反转:医院声明——家属反驳——官方发声,舆论讨论热度持续多日。在事件发生之初,从医院发布产妇下跪的视频传播,到家属回应质疑的视频,再到后来新京报“我们”视频专访助产士的短视频传播,每一次讨论的关键节点都是由短视频引起的,其中医院发布的产妇下跪的监控视频被多个后续新闻报道采用。之所以说事实碎片化,是因为短视频可以被剪辑、被后期加工,同一事件有不同角度解读,被碎片成不同时间点,舆论的焦点不停转移、反转。随着短视频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短视频新闻越来越多,这样的舆论反转现象会越来越多。

    情绪化传播下的舆论失焦

    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可以转换,短视频新闻的生产者在生产之初是生产者,短视频新闻因为极强的社交性可以被二次甚至 N 次传播,转发的时候附上自己的评论,此时信息接收者也变成传播者之一。如果说在传统叙事中,受众是被动地接收既定的故事与意义,研究媒介框架即可看出叙事框架,那么短视频用户则每时每刻都面对非线性信息,并且主动参与故事的建构,影响叙事意义的生成。由此,叙事与意义都是流动的、当下的、不确定的,液态社会之下的非线性传播使得信息传播更容易裹挟着情绪,舆论在情绪传播之中很可能失焦。2017年12月“江歌案”,作为刑事案件,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受害者和凶手,但是随着江歌朋友刘鑫的个人言行以及其父毫无歉意的电话录音的曝光,舆论开始转向对刘鑫的指责。由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的人物专访栏目《局面》专访江歌母亲等人的视频总长三个多小时,为了传播方便剪辑成 25段短视频,其中被广为传播的是一段刘鑫祈求原谅的视频。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栏目制作人王志安在三个小时采访中让双方都有发言的机会,交代了个人言论的背景,但是被传播出来的就是一个截断的片段,经过自媒体的传播,刘鑫“过得好”“吃人血馄饨”的标签板上钉钉,后续报道将江歌、刘鑫、江歌母亲作为“故事”人物进行叙事性呈现,煽动的情感及细节描写充斥报道,网络用户的评论被带偏,掩盖了案件的侦查进展,甚至掩盖了对凶手陈世峰的关注,舆论在此出现失焦。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总量越来越大,但是人们对有效信息的需求依然不变。信息越庞杂,对真实的、及时的信息需求更加强烈。短视频新闻的出现不仅仅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产物,手机媒体也只是呈现的工具载体,内在驱动力是年轻用户对于新闻不变的追求:真实的故事,事实的细节,争议的过程,共识的达成⑦。新媒介技术下的新闻叙事研究依然有必要,新闻叙事的范畴包括叙事者、叙事原理、叙事方法等,这些研究都要接受新闻学原理如性质论、价值论、伦理观等指导。在新媒体语境下,还需要考虑新闻与受众互动的关系,新型的新闻叙事在这种动态的关系中得以确立。研究何以出现以及出现之后的影响,实际上是在探索媒介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闻以及新形式的新闻会产生怎样影响的问题。

    (作者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建  文

    注释:

    ①穆青:《新闻散论》,新华出版社1996版。

    ②36氪:《短视频发展研究报告》,检索于 http://36kr.com/p/5111159.html。

    ③马杰伟,张潇潇《媒体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版。

    ④孙为:《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博士论文。

    ⑤Price et al.(1997):《itching Trains of Thought》,ommunication Research。

    ⑥曾庆香:《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21期。

    ⑦常江、许诺:《新闻连续剧:叙事策略与传播样态探析》,《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5期。

媒体进化论:内容的腐朽和神奇
从 “懂我” 到 “有我”
智媒转型 数据先行
短视频新闻的新型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