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夯”字,充满了无穷的辩证法与深奥的认识论。记者既要讲发展辩证法,也要夯实方法论,不写轻浮无力、没有分量的报道和于事业发展无补的应景之作。要把党的大事放在心上,把群众需求摆在第一位,持续均衡地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报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唱好“夯”字歌。
农村发展 夯实基础 辩证法
写下这个“夯”字,让我想到小时候对此印象挺深的一些事情,那时候凡盖屋垒院,都要用到这个字。它既是一个物件,又是一个举动。说是一个物件,那就是用绳索或棍棒,捆绑起很大的一个石磙,或者一扇磨盘,或者一块大的带有孔洞的石器,就形成名为“夯”的器械;说是一个举动,那就是使用大的力气,用劲抬起落下,把地基捣实。记得家里盖老屋时,用的就是打麦场上的大石磙,七八个人抬着,夯了一趟又一趟。自个儿虽然力气小,不能参与打夯,但总能洒洒水,垫垫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打好了坚实的地基,才盖起了一溜四大间半草半瓦的屋子,几十年了,到现在还结结实实地立在老家宅基地上,每次回去看到都觉得暖暖的。如果不是地基夯得实、墙体打得厚,哪会撑到现在呢?所以,对这个“夯”字我特有感情,后来还用到了一次新闻报道上,几十年来读着都觉得甜蜜蜜的。
夯实农村发展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安徽提出“选群众信得过的人,做百姓满意的事”,推动后进支部转化。全省抽调1.6万多名干部,组成4700多个工作组,省、地、县三级干部还建立领导联系点3600多个,集中整治了4400多个后进村,重点在选人才、建班子、定思路、促小康。基本要求是有人办事、有事可办,还要有章理事,解决老百姓不放心、不舒心、难致富问题。如此从基础做起,抓好村级党组织建设,不失为有眼光的做法。经过挖掘采写,我写的消息《安徽推进后进村党支部转化》登上了人民日报要闻版(1997年7月18日四版头条),在全国取得一定影响力。
那是我20年前采写的一条新闻,现在看来还是挺有针对性的。消息导语就写道:“两年前还以‘上访村’出名的安徽临泉县白庙镇王营村,通过领导挂点包村,选群众信得过的人,做百姓满意的事,如今成了响当当的先进村。截至去年年底,安徽共整顿后进村党支部4400多个。目前经检查验收,整顿合格率达78.4%,其中有880多个后进村支部跨进先进村行列。”
但这种集中整治,对那种根深蒂固的散、懒、贪、馋痼疾来说,只能算是权宜之计。村“两委”如何健全,如何真正选出群众信得过、有本事、又正派的村干部,如何构建最有力的基层力量,进而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好、发展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成了安徽省委更加关注和积极探索的一项工作。在推进后进村支部转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安徽省委提出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的做法,着重点放在带领群众摆脱贫困上,其方法是自愿报名,单位推荐,组织选派,一任三年,任职期间的要求是:为村里配齐一个好班子、找到一个好路子、带出一个好队伍、建立一个好机制、树立一个好形象,促进一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安徽的这一举动比较此前集中整治后进村支部来说,更加富有建设性,不失为治本之策、治根之举,理应归结为夯实基础之良策。当然这也正是自己平时久思不得其解的大问题。因而在全省召开动员大会之后,我就立马动手采写了一条消息,以《安徽选派六千党员干部任职农村》为题,刊登在人民日报2003年11月14日头版头条。消息导语写道:“11月9日,安徽召开选派第二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动员大会,决定继续从省、市、县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600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相对贫困的村和后进村担任为期3年的党组织负责人。”
消息特别突出了“继续”二字,既说明了工作的连续性——当然是已经有过一批——这里才说“继续”,同时也有着总结传承提升此前集中整治后进党支部工作的含义,说明此项制度是安徽在夯实基层基础方面不断探索的科学办法,对农村发展无疑是一大福音。
一年又一年,安徽坚持选派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乡村任职“第一书记”,带领群众改变乡村面貌,建设美好乡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全国借鉴学习的范例。回过头来看,当年我在报道安徽省此项举措时,就真切地感受到安徽选派党员干部去农村任职的深远意义,真切地感受到这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决策。
接着,我在消息中又进一步交代了此举背景: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目前有相对贫困的村5000多个,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400多万,因病、因灾返贫现象不断发生。2001年7月,省委决定选派第一批300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两年多来取得了很好效果,一大批贫困村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大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受到中央和地方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
“夯”出厚重丰满的通讯
在农村待过的人都清楚,一个村发展好坏,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干部的素质,特别是领路人——“第一书记”。常在农村跑的记者,心里也都有一本明白账——只有留得住的人才能干得好。所以,对安徽省委做出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进村任职,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是个好办法,并觉得仅仅发条消息,还远远不够,于是向编辑部反映,决定再写篇深度报道,更加厚重而全面地报道安徽选派干部进村任职这一创举,争取对全国产生更好影响。
在得到编辑部同意之后,我就开始了扎实细致的采访。那时,省委成立了选派办,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他们掌握着许多典型,也有着许多总结,更有着独到的见解。但不管怎么说,我都要下到基层去好好摸一摸,亲身感受,把脉问策,“嘴上得来”终觉浅,要得真知问基层。通过一段时间采访,我深刻体会到选派干部进村任职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老百姓由衷高兴,年轻干部受益颇多。
经过反复琢磨提炼,终于“夯”成厚重而丰满的通讯作品——《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主题) 安徽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巡礼(副题)》。在通讯开头我写道:“在山区,在平原,一条条新修的村级道路,一座座春意盎然的冬暖大棚,一张张心平气顺的纯朴笑脸,一个个成熟自信的年轻身影,一句句依赖感激的真情话语,无不透露着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给农村基层带来的新的生机。”“道路”“大棚”“笑脸”“身影”还有“真情话语”,字字句句全是记者的内心体会。
那次采访活动我没有选择小岗村,因为有比小岗村更穷更落后的地方,有更需要选派干部去撑起一片天空的地方,有年轻干部更能展现身手的广阔空间。我去了肥东县邵桥村,那里此前曾经10年无“两委”,不是没能人,是因为没人敢干,不是选不出,是因为乱得无法选。邵桥乱得出名,也穷得出名,市、县曾多次进驻工作组,那来了又走的工作组,根本就治不好邵桥村的“病”。
这时来了个童庆春。作为省里第一批选派干部,他刚从部队转业便推迟了婚期,一头扎进邵桥村。300户人家走遍,26个会议开过,小童心里有了底,那就是尽快为村里配齐能干事的班子,选出有本事、不闹事、干公事的村班子,他一身正气,敢说敢为敢担当,深得村民信赖。很快,一批能致富、有觉悟的年轻人聚集在村支部和村委会周围。邵桥村有了发展主心骨,苦干两三年,上访村变成了先进村,村民说:“多亏上边派下的好书记”,记者感到,这是百姓发自肺腑的赞许。
选派干部进村任职的另一个收获是被选派者长才干,增感情,与百姓有了鱼水深情。村干部沈浩两次任职期满,三次被红手印留下,是群众的真心诚意,也体现了选派干部的自身魅力。在通讯中,我写了两个生动事例,说明选派干部与群众感情日益深厚。一个是长丰县十井村的村官亢冬,那天我到他任职的十井村,正下着小雨,亢冬望着下雨的天,想着没修好的路,聊着刚打成的10多眼井,还有才打成的40多口当家塘,有焦急也有快慰。他说,“我进村不久就觉得来晚啦。”十井村因为方圆十里仅有一口井而得名。地处江淮丘陵脊梁岗子上的十井村因缺水而贫穷,因路孬而没出路。群众形容村路是“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蛤蟆撒泡尿,老牛拔不出蹄,群众出不了门”。亢冬一进村就四处跑资金,和村民一起拉石子,修了路,蓄了水,还引进了高效农业技术。建大棚时摔伤了腿,村民们提着鸡蛋、水果来看他,感动得他泪水掉到了碗里。
还有一个是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光彩,她是自己要求到村任职的。刚来时怕过,也后悔过,但随着一件件群众关切的事办成了,老百姓打心底感激,她又油然生出感动。她所在的将军村,山深路遥,人苦村穷,要办的事情真不少。光彩跑资金,找项目,铺平了幸福路,翻新了将军小学,办起了山野菜加工厂,还把法律知识带给乡亲们。村里老党员孙昌明对记者说:“光支书刚来时,村民喝的是‘硫磺水’,走的是‘跳舞路’,住的是破草房,现在喝卫生水,走平坦路,住新瓦房,这是她带着大伙干的啊!”写到这里,我用了几句概括性的话:在安徽各选派村,像亢冬、光彩这样对事业执著追求,对百姓有感情的干部不计其数,90%的选派干部先后受到各种表彰和奖励,只有72名不适合者被撤换。可以说,“三年驻村,终身受益”,正是大批年轻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为他们自身事业发展,也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
一个“夯”字,充满了无穷的辩证法以及深奥的认识论。如前所述,“夯”要用力,要用大力,要持续用力,“夯”还要得法,要讲科学,才能把基础夯实,才能使万丈高楼平地起。为了夯实基础,省委、省政府和基层组织都付出了极大心血。省里建立了选派工作联席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召集人,党政有关部门领导参加。每个进村任职干部要先培训后上岗,进村后都有省市乡镇领导定点联系,任职干部的原单位也同时把选派村作为联系点,村里工作搞得好坏,与所联系的单位及有关领导的工作实绩挂钩。省里规定,每年对进村任职干部进行年度考核,3年任期结束后进行任期考核,对表现突出、实绩显著、群众公认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也说过,要关心爱护脱贫攻坚第一线基层干部,对各方面素质好、条件具备的要提拔使用。这说明安徽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的做法很有前瞻性,作为记录那段历史的新闻也很有前瞻性,做好这一新闻的记者有长远眼光。
“夯”字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这些夯实基础的报道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意义。党委政府要在“夯”字上用大力,用长久之力,夯实基础,才能有利发展。新闻报道也要在“夯”字上大做文章,从后进村集中整治,到选派村干部进村任职,再到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既讲治理辩证法,也讲夯实方法论,每一篇报道偏重一个问题,层层推进,持续发力,步步深入,一篇比一篇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和可读性。如同安徽不断做好党的基础性建设一样,我们围绕基础而“夯”的报道也都是盯着“邦家之基”而发力,做的都是固根本、管长远的大新闻,体现了党报忧国忧民的情怀。
另外,在“夯”字上还要讲使命感和执行力。打夯不仅讲究方法,还要选择有质量的石器作为夯,轻飘飘的物什没分量,压不实基,夯不牢根,瞎比划只会瞎子点灯白费蜡,到头来打不牢固根基反而会倾倒了屋厦。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看,应该为安徽的“夯”字精神点个赞,也应该为人民日报那篇通讯《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主题) 安徽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巡礼(副题)》点个赞。虽然通讯刊发在报眼位置上,但作为头条报道的接续篇,由于“夯”得丰满而又好读,得到各方面好评,编辑部还为通讯加了“编者按语”。
只有党的事业根基厚实坚固,才能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完成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新作为。记者要不断跟踪挖掘,不断有新作品,不能做轻浮无力、没有分量的报道和于事业发展无补的应景之作。党报记者要把党的大事放在心上,把群众需求摆在第一位,持续均衡地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报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业唱好“夯”字歌。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