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让党报评论离读者近些再近些

——从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看融媒体时代党报评论的话语方式创新

徐 勇 《 新闻战线 》(

    评论是党报舆论引领的旗帜和窗口。《人民论坛》栏目在保持为党和人民而论的鲜明立场的同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明是非、辩曲直、聚共识,话语方式亲切温婉又昂扬向上,为媒体融合时代实现话语方式创新提供了丰富启示。

    党报评论     融媒体时代     话语方式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对党报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的新要求。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为党报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打开了广阔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7月,全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12.7亿户,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12.6亿户。积极创新传播手段,利用好互联网的传播蓝海,可以有效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与此同时,要在互联网的传播蓝海中更好地赢得主动权、主导权,也迫切需要党报创新话语方式,进一步增强在广大民众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评论是党报舆论引领的旗帜和窗口,在媒体融合时代应该如何实现话语方式创新?深受读者喜爱的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在保持其一贯的为党和人民而论的鲜明评论立场的同时,近年来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在与读者围炉夜话般的娓娓叙谈中,明是非、辩曲直、聚共识,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话语方式亲切温婉又昂扬向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启示。

    讲好故事,在优美叙事中放飞思想的精灵

    党报姓党,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是党报的根本职责。作为党报评论,理直气壮地讲政治、理想、信念,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服务好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必须始终坚持的“硬道理”。而要把硬道理讲得动听、讲出味道,就必须讲好故事,借着故事的翅膀“飞”向百姓。

    传播的艺术,一定意义上就是讲故事的艺术。戏无悬念难抓人,评论讲不好故事同样抓不住人。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哲理往往蕴藏于一个个生动故事之中。正如习近平强调指出的,“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①

    《人民论坛》的佳作,大部分都从发人深省的故事开始娓娓道来。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的《信仰的味道》,就是用讲故事展开评论的一个范例。读过这篇评论的读者,对评论一开头讲述的故事印象尤为深刻:1920年春夜,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久未修葺的柴屋里,正在奋笔疾书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忘情地蘸着墨汁吃掉了手中的粽子,嘴里嚷着“够甜、够甜的了”。墨汁为什么那样甜?评论笔锋一转:“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这种信仰的味道,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位得到。”文章接着讲述了孙中山、裘古怀、恽代英的故事,多角度层层发掘信仰的不同内涵、不同“味道”。讲故事和发议论层层交替、环环相扣,揭示了故事蕴含的深层精神内涵,也赋予了评论浓浓的“味道”。诚如作者所言:“评论也要学会讲故事,善于‘抖包袱’。通过说事顺便把理说清楚了,写的人省事,读的人省心。”②

    一篇篇评论,仿佛是一个个故事的汇集:有一双筷子毁掉一个国家的故事(《一双筷子何以毁掉一个国家》);有古代良相贤臣清廉为官、为民担当的故事(《从“林则徐赴任”说起》《由“白堤”说“官事”》《东坡像前说担当》);有优秀党员干部谷文昌、杨善洲等老“典型”不忘初心的故事;有屠呦呦、黄大年等当代知识分子科学报国的故事……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思想、文化的星光和丰富隽永的人生哲理,丝丝缕缕透进读者的心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从不缺乏启迪今人的故事;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和治国理政实践,是一个博大的故事库;亿万中国人的追梦路上,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激动人、感奋人的故事。只要善于发现,一人一物、一则寓言、一个典故、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党报评论创新的优美叙事,成为党报通向寻常百姓的桥梁和窗口。

    “大道理”对接“小日子”,找寻最贴近读者的“点”

    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平等思维、受众思维。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媒体和受众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党报评论可能更多地倾向于对社会单向度的发布和解读。到了媒体融合时代,由于信息获取手段的日益快捷和多元,党报评论要飞入寻常百姓家,则需要更多强调受众思维,从寻常百姓最易接受的视角传播党的声音。

    范敬宜先生曾经说过,“从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来报道经济工作”,新闻导语的写作“要找到最贴近群众的那个‘点’”。③党报评论同样需要“从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切入,找到最贴近群众的“点”。这个“点”,就是党的观点、主张的“大道理”与人民群众“小日子”的交汇点。找到了这个“点”,党报评论也就找到了走向读者的“入口”和通道。《人民论坛》的许多评论,为对接大道理与百姓小日子提供了丰富借鉴。

    “小日子”里蕴含着大人生。人人成为“低头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景观。然而,在“手机族”不经意间的每一次低头、每一次指尖滑动的背后,又意味着人生多少的获得和错失?《人民论坛》系列评论“写在移动互联网的边上”为我们讲明了大道理,提供了新思考——“怎样在碎片化的时代思考,如何涵养宝贵的专注力资源,才是真正要紧的问题。”(《可以“低头”,别丧失专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更需要有温度的交往,有内容的互动。”“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关联度,更要有温度》);“人类社会需要足够的信息,更需要有含金量的思想。信息和数据不会自动生成思想,只有思索着的人才能成为文明的创造者。”(《“信息爆炸”:有信息量,也要有含金量》)

    “小日子”里蕴育着大道理。《鸡蛋虽小见作风》围绕小小的鸡蛋做文章,讲了三则故事:由孔子的孙子子思说服卫侯重用贪吃过百姓两个鸡蛋的苟变,说明选人用人要取其所长;由清宫蒙蔽成风、即使身为帝师的翁同龢也不敢向皇帝揭穿天价鸡蛋的真相,说到清除积弊之艰难、整风肃纪之必要;生活中人人都喜欢掌声,但是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什么样的掌声最珍贵?《读懂“后排的掌声”》告诉我们:掌声是心声,也是民声,而“后排的掌声”就像一面镜子,更多反映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和意愿,照出工作的好坏与优劣,对于各级干部而言,应学会听懂“台下的”掌声、“后排的”掌声,给广大群众真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日子”里蕴藏着大是大非。数字化时代,一个微博、一条微信,一次跟帖、一段视频,都可能成为不同价值观、不同意识形态争夺、争锋的载体和焦点。抓住蕴藏其中的大是大非问题交锋亮剑,就抓住了大道理对接小日子的热点,也抓住了党报舆论引领的高点。“在现代任何社会中,都需要主流媒体作为主流价值观的支撑,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纽带,作为舆论引导的先锋和主力。”④针对广东东莞扫黄行动后网上一度出现的 “卖淫有理,色情无罪”等公然混淆是非、挑战公序良俗的杂音,《人民论坛》连续刊发《是非界限岂能模糊》《文明底线不容亵渎》等评论,旗帜鲜明地提出:“扫黄,需扫去那些藏污纳垢的场所,也需扫去心灵世界的黑暗与浊流。”针对网上一度出现的恶搞、丑化英雄人物的歪风,《人民论坛》相继发表《忘记英雄的民族没有魂》《呵护你我的英雄梦》等评论,指出“‘重构历史’只能撕裂主流价值,蛀空民族的精神支柱”“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在杂音纷扰中,《人民论坛》一次次及时出手,有力回击了歪风邪气,彰显了党中央机关报在社会舆论中的稳定器和导航仪作用。

    以百姓心为心,把自己摆进去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时曾批评一些干部不会说话: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事实上,在一些党报的评论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与做实际工作的干部讲话“说不上去”、与普通读者讲话“说不下去、说不进去”的问题,迫切需要创新话语方式。

    与做实际工作的干部讲话“说不上去”,是因为评论人置身事外,只满足于做机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的传声筒,话说不到点子上;与普通读者“说不下去”,则是因为评论人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不能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想问题,话说不到一处。

    党报评论要想与读者走得更近,就必须真正以百姓心为心,把自己摆进去,和读者真诚分享自己的社会观察、人生感悟、工作体会,在与读者零距离的对话中,努力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

    把自己摆进去,以“亲”化人,以“温”暖人,才能更好地增强亲近感。“让理论增强亲近感,既是党媒改进宣传的切入点,也是追求理论大众化传播的努力方向,只有亲切亲近,才能入脑入心。”⑤《人民论坛》的每一篇评论,都是在满腔热忱地与读者对话——“我们能不能告诉自己:在每一个想要批判的时刻,能不能有一种实践的冲动?毕竟,每个人都是价值出口。”(《每一个人都是价值出口》);“身处不良政治生态中,你被生态改变,这个生态就会恶化一分;你抱定操守,这个生态也就变好一分。”(《你改变,政治生态就改变》);“在‘恰同学少年’的宝贵青春年华里,很多人都曾有过拼搏奋斗的足迹,心中都淌着一条梁家河。”(《不忘心中的梁家河》)……字里行间,处处透着亲切、亲近,又不乏发人深思的真知灼见。

    把自己摆进去,推心置腹说真话,才能更好地以诚留人、以智启人。“人民论坛”的评论,可以和读者一起分享读书心得,以一缕书香感染读者:通过阅读,“不必舟车劳顿,借助唯美的文字,便可领略‘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绚丽”(《回归阅读,拓展生活的光谱》);“阅读经典,如同聆听山巅之城的智者们穿越时空的遥远回响”“让那些只知和现实讨价还价的人们,懂得什么叫对这个世界爱得深沉、情之激越,什么叫思想的力道和思考的痛感”(《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阅读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贯通古今,通达天地,然后方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登攀书山,寻找精神的原乡》)。也可以和读者分享生活感悟,以一瓣心香助读者人生出彩:“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展示闪光、温情、美好的‘那一面’,传递的就是正能量,绽放的就是真善美。”“无论是难题的破解,还是干群隔阂的打通,将最好的品质展示出来,让最好的情感表达出来,会拥有穿透人心的温暖力量。” (《最好的“那一面”》)。

    把自己摆进去,话才能真正和群众说到一处。鲜活生动的语言来自群众,又最能为群众接受和传播。“下河莫怕旋涡多,打铁莫怕火烫脚”“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打鱼的渔夫见不到海”“纸糊的鲜花怕雨水”“刷金的菩萨不经擦”“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经常给思想‘换个座儿’”“何必‘把野鸭子的腿加长’”“馍馍熟了再揭锅”……生动鲜活的谚语、俗语、口语等群众语言成为栏目独特的语言标识,在给人丰富思想启迪的同时,更让人感受到了群众化语言的魅力。

    媒体融合时代,党报评论面对的是“全球最庞大、最复杂、最喧嚣的舆论场,必须掌握沟通技巧、对话能力,才谈得上舆论引导、主动进击。”⑥把自己摆进去,虚心向群众学习,话语创新才能有不竭的源头活水,这是党报评论在媒体融合时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新华日报新闻编辑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利云

    注释:

    ①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第432、433页。

    ②伍正华:《追求有“味道”的表达——〈信仰的味道〉一文创作谈》,《新闻战线》2013年第1期。

    ③范敬宜:《总编辑手记》,人民日报出版社第169页、173页。

    ④林晖:《断裂与共识:网络时代的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构建》,复旦大学出版社第70页。

    ⑤金伟忻、 翟慎良:《出新出彩,敲响全媒体评论的“定音鼓”》,《传媒观察》2017年第12期。

    ⑥卢新宁:《保持党报评论的“新媒体敏感”》,《新闻战线》2014年第3期。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四 “会拣沙”
全媒体纪行式报道策划写作刍议
浅析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
让党报评论离读者近些再近些
党报经济报道如何“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