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浅析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

谢晓玲 《 新闻战线 》(

    典型人物报道历来是报纸宣传的拳头产品。近年来,甘肃日报融入人文关怀、运用平民视角、创新报道形式,推出了一批立得起、叫得响、反响好的重大先进典型,在提升地方形象、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了党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典型人物报道     非典型     跟踪报道

    对人物、特别是典型人物的报道,历来是报纸宣传的拳头产品。典型人物报道搞好了,不仅能增强党报的影响力,而且对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对记录和塑造时代模范和经典都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甘肃日报在强化典型人物报道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特别是在如何创新典型人物报道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推出了柴生芳、徐长林等一批立得起、叫得响、反响好的重大先进典型,在提升地方形象、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了党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融入人文关怀,努力写出典型人物的“非典型”之处

    长期以来,我们的典型报道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模式:报道内容陈旧化,形式格式化。报道选择的事实往往角度陈旧,缺乏新闻的新鲜性,说教意味浓重;宣传报道表现手法单一、缺乏新意、内容呆板,常常是老生常谈、套话连篇。而在报道过程中对于人物刻意拔高,脱离现实,造成了以往的典型人物成了“高”“大”“全”的形象代言,常常是成绩节节拔高,问题避而不谈。报道人物无一例外地没有私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心一意拼搏事业,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不少新闻宣传工作者坚信:只有模范无一“非”处,才能真正感染群众。这使典型人物报道所树立和宣传的标兵、榜样几乎都被人为地“神化”了,脱离了正常人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征,失去了作为“个人”的光彩,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性,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减弱了其作为先进典型的社会示范作用。 

    典型宣传要想深入人心必先打动人心,要想打动人心就要从受众心理出发,从平凡受众的平民视角观察问题、进行宣传。报道中要体现典型的个性特征,使报道的典型与千千万万的受众一样拥有七情六欲、生老病死,而不是讳疾忌医,故意隐藏典型的缺点。一个人物只有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真实的人性本色,才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 

    真实的才是感人的。我们所说的典型人物的“非典型”之处,就是相对典型人物的“典型之处”而言的。典型人物首先是人,他们有性格、有缺点,甚至也有软弱无助的时候。报道典型人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写典型,既要写出他们作为典型的不平凡一面,也要写出他们作为普通人“非典型”的一面,包括他们的个性、爱好甚至弱点。只有这样,笔下的典型人物才会丰满、真实、可信,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笔者在采写全国社区党务工作先进个人杨燕时,她向我诉说了初到社区时,工作千头万绪,自己又怀了孕,而其父又偏在此时身患绝症。她挺着大肚子四处奔波,累得筋疲力尽,有时一个人会在办公室里偷偷抹泪。那一年春节,她让社区的工作人员买来八挂鞭炮在新建的办公楼前炸响。别人都捂着耳朵躲开了飞起的鞭炮,她流着泪一个人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她说,让这震天的炮声去去这一年的晦气。我把这个看似并不光辉的细节、场景写进了稿件,非但没有影响杨燕的典型形象,反而因为真实的力量,使得人物形象更立体鲜活。

    运用平民视角,关注普通人的不普通处,弘扬时代精神

    美国新闻界有条定律,即“成功人士+普通事件”或“普通人士+奇异事件”就能成为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然而,近年来在我们的英雄舞台上,更多的普通人带着他们英雄的事件成为新闻的主角。如近两年甘肃日报在“我奋斗、我幸福”栏目中推出的典型人物,有的是基层工作者,有的是工厂的技术能手,有的是农村自主创业者,都是些平平常常的普通人,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却为社会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折射出了进取和谐的时代精神。 

    典型中有英雄,但不是只有英雄才能成为典型,大千世界,再伟大的人物、再高尚的典型也来自群众。选择那些领导关心、群众关注、普遍存在的平凡人物的典型事件,以及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题材,才能获得感染人、引导人的效果。典型的感召力在于典型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没有先进性,不具有时代高度,就不能真正发挥典型的表率、示范和引领作用;不具有群众性,得不到群众认可和接受,就不可能引起人民群众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一个社会,与其着力于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接受和实践的“英雄道德”的建设,不如更多地着力于多数人都能接受和实践的“大众道德”的建设。近几年来新闻报道的获奖作品,大多数都是以普通人物为报道对象,用其曲折的经历吸引人,用充满人文特色的细节感动人,以事件的结果教育启发人,最终达到新闻报道的目的。新闻媒体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普通人的生活空间,关注占据社会大多数的平凡人自身的命运和价值。甘肃日报推出的一个个榜样犹如生活中的左邻右舍,打破了以往的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普通人也成为宣传的主角,让人们从这些“平民英雄”的身上看到了人生的真谛和社会的希望,体会到了“真、善、美”不再是古老的传说,而是依然存在的时代精神和民族追求。 

    笔者采写的通讯《二宝的“亲人”》,写了社区的低保户古立春等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粒米,救助和帮助无亲无故的低保户、重病患者二宝的故事。社区工作人员得知二宝情况后,也义不容辞担起责任,捐款为二宝治病,料理后事,唱响了一曲感人的“真、善、美”之歌,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弘扬了和谐、仁爱、为民的时代主旋律。报道推出后,许多读者打来电话,表达自己的感动之情。

    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创新报道形式,追求清新文风

    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媒体典型报道中,我们看到的多是简单生硬的说教式报道。在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过去的报道形式越来越难以赢得受众。如今需要的是形式上喜闻乐见,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和愉悦性,从而达到有效、高效传播的目的。新闻价值中的趣味性和接近性,其实是决定受众是否选择并喜欢报道的关键。所以,只有从人文关怀的根本出发,结合报道的具体特点,才能真正达到新闻报道的目的。

    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坚持“三贴近”,必须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满腔热情地探索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努力形成清新、自然、活泼、平实的新闻文风。这几年在典型报道中,甘肃日报对表现形式等进行了大胆探索。

    笔者曾采访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化集团的普通农民工张会庆。张会庆很能干,但她的文化程度不高,也不擅言辞,不管我问什么,她要么笑而不答,要么简短地用一两句话回应我。没办法,我跟她到她工作的煤灰飞扬的车间一起工作,采访她的工友、家人,获得了许多感人的细节。我把她的工友和家人的朴实话语写进了稿件,通过他们的深情讲述,原汁原味地展现这位“女汉子”的感人故事。通讯中通篇没有华丽的词藻,文字朴素,文风自然,小标题“人能停,不能让机器停下来”“厂子红火了,我们才有饭吃”“他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他们的平安就是我的福气”都是人物的对话,原汁原味,朴实感人。这种不事雕饰的表现形式也更符合张会庆的质朴与纯粹。

    在典型人物报道中,我们不拘于一种模式,通过通讯、消息、采访手记、新闻背景、评论等多种报道手段,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的立体报道结构。特别是评论文章,更是党报的旗帜,是鲜明表明报纸观点、引导舆论的最有力武器。如,在为《二宝的“亲人”》配发的短评《人间有大爱》中,结合当下世人普遍的疑惑提问并作答:“世上好人有吗?我们身边就有,他们让我们温暖,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美好,让我们感受到了最灿烂的阳光;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吗?我们身边就有,他们让我们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让我们感受到了最坚实的依靠,让我们面对困难不再心生畏惧,有了底气。”寥寥数语,表明“人间有大爱,世上有好人”这一明确而富有正气的观点,很有感染力。

    此外,对典型人物跟踪报道也是近年我们在典型报道中的新尝试。2018年5月,《甘肃日报》报道了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张润源等6位老汉三代人坚持防沙治沙、将“八步沙”荒漠变为绿洲的典型事迹,接连推出《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无悔的选择 绿色的接力》《八步沙绿色何以永驻》三篇重头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笔者有幸采访了荣获“金昌市首届道德模范”称号的雷锋生前战友姜文志老人。五年后的2012年3月5日学雷锋日前夕,得知老人拿出微薄的退休工资,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万元时,笔者再访75岁高龄的姜文志老人,采写了老人面对世人的不理解甚至非议时,依然将学雷锋讲雷锋作为一生追求的坚定信念,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正如老人所说:“现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思想扭曲,道德失范,美丑不分。越是有人不理解,越是说明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精神,越是让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典型人物之所以典型,往往不是因为一时一事,大多是长期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不断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对他们在不同时期做出的新贡献,媒体理应跟踪关注,回应读者的需求。我们感到,如今典型人物报道,看起来更像是一部连续剧或连载小说,对人物的报道并非一朝一夕,而要长期关注,进行动态跟踪报道。受众的猎奇心理使他们更为关注新闻之后的新闻,通过一次人物报道,人们往往会对主人公的今后人生旅途画下问号,他的生活现在如何?他的精神仍存在吗?……同时,对于一次不够完整的报道,或是倘若报道对象又有了新的新闻,跟踪报道还可以跟进补充。连续性的人物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比重新塑造一个典型人物更容易吸引受众眼球,也更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写典型的过程也是一个向典型学习的过程,需要既用情又用心,只有在采写编上下足功夫,才能传递出真正直击心灵的力量,才能写出典型人物的时代价值。甘肃日报记者以党报人应有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准,深入采访,精谋细编,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典型人物报道,积累了经验,亦提供了借鉴。

    (作者单位:甘肃日报驻金昌市记者站)

    责任编辑:陈利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四 “会拣沙”
全媒体纪行式报道策划写作刍议
浅析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
让党报评论离读者近些再近些
党报经济报道如何“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