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写好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大文章

● 詹新华 钟 欣 《 新闻战线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客观需要。农民日报立足自身定位,通过剖析典型,向读者展现美丽中国的理想蓝图,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履行党报职责和绿色担当。

    生态文明     美丽乡村     绿色发展     农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作为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党报,农民日报肩负着履行党和政府指导全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舆论工具的使命。因此,必须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持续鲜活深入的报道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党报的绿色担当。

    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随后,他在浙江日报上撰文提出,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13年来,湖州市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提升生态优势,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榜样。

    农民日报则一直关注着湖州市的绿色实践,并陆续在重要版位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相关深度报道。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在一版头条刊发了《“两山论”源头的优秀答卷》;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立即推出了整版《视界》——《“两山”转化看湖州》,这是在中央级大报中首次以整版图片的形式来展现湖州践行“两山”理论的显著成效,展示美丽经济给乡村百姓带来的生态红利、绿色红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同志对安吉县基层创新的积极鼓励,是对发展趋势的理性判断,更是通往未来的战略构想。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扎实采访湖州多年来绿色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农民日报于4月连续在一版头条、报眼和四版整版连续刊登了对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长篇系列报道与整版图片报道。20日一版头条的首篇报道《打好美丽中国的乡村底色》,开宗明义阐释了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从选择、攻坚到吸引,报道层层递进,用生动的事实揭示了湖州乡村从发展观到生态观、从财富观到价值观、从生存观到执政观的转变,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两山”理论如何深度改变了湖州,如何深刻影响中国。同时,在一版配发评论《越是乡村的 越是美丽的》,充分肯定湖州按照乡村的特点来发展乡村,发挥乡村的优势来发展乡村,使得美丽乡村与美丽城市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一组报道以湖州乡村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事实,向读者展现了更多乡村通过学习榜样、努力奋斗可以达到的美好未来,体现了总书记倡导的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蓝图。

    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习近平曾说:“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农村是重点,是难点,也是主战场。”因此,坚持绿色发展的湖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攻坚克难,努力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湖州的发展事实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农民日报继湖州绿色发展纪实的上篇——《打好美丽中国的乡村底色》之后,21日在一版报眼推出湖州绿色发展纪实下篇——《厚植乡村振兴的生态优势》,以大篇幅通讯报道了湖州践行“两山”理论实现乡村振兴,算的是长远账、整体账和综合账,让更多读者了解到湖州乡村是如何把生态优势化为经济优势,把风景风情风俗转为人气财气福气,从而金山银山滚滚而来,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进而鼓励更多乡村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同时,4月21日四版以《绿水青山 生态家园》为主题刊发整版报道,以优美随笔和有冲击力的图片生动展示了以绿水青山为支点的湖州乡村振兴,展现了湖州全域建设美丽乡村的真实场景,为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的鲜活湖州样本。这是农民日报在半年时间内对湖州乡村绿色发展的再次聚焦。在十九大闭幕后,先后以两个整版图片报道的形式来诠释湖州践行“两山”理论的成果,在中央级媒体中绝无仅有。

    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共成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湖州的绿色发展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实践价值证明。农民日报在对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报道中,侧重自身的媒体定位和读者特点,深入采写了湖州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对湖州乡村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进行了重点解析,体现了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共成长的湖州乡村振兴特色。 

    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就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产业生态化改造,开辟生态产业的新路径,将绿色生态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需要智慧创新,需要政策引领,需要转变方式。通讯《厚植乡村振兴的生态优势》开篇即提出湖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个推进转型升级的过程,全市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清洁、安全的现代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农业生态布局日益优化,养殖污染治理全面收效,化肥农药减量持续推进,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正释放出强劲活力,助推美丽山水与美丽经济相融合,美丽生态与美丽乡村共成长,美丽环境与美丽生活相和谐。

    对湖州保护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娓娓道来,强调了湖州的生态循环农业源远流长,其来有自。同一天《视界》版的主打大图片是现代化的渔光互补的湖州南浔区跑道养鱼,右下角则是一幅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的春日美图,以图片语言展示了湖州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与传统农耕文化保护的共生共荣,与一版的文字通讯呼应。24日,四版刊发了《走进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整版专题报道,图文并茂讲述了湖州传承农耕文明的精彩生态故事,宣示了传统农耕文化在今天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

    农民日报对湖州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报道,注重点面结合,对湖州乡村的特色典型也给予了重点关注。例如,今年1月29日在一版头条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鲁家村的“逆袭”之路》,对这个小村以美丽变生产力实现振兴进行了案例剖析,解析了以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全域景区化的鲁家田园综合体发展探索,从个体村庄在新时代改革奋进的角度,讲述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共成长的实现路径。

    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整体的生态文明。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一个个宜居宜业的乡村,正在构成湖州山水间的美丽风景线。这是记得住浓浓乡愁的人类生态家园。湖州的乡村正在成为一个发达、安心、美丽的地方,一个令城市人向往的地方。湖州的实践也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步入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詹新华系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钟欣系该报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冷  梅

写好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大文章
地方党报新闻客户端的建设与发展
地市级媒体中央厨房的现实探索
内容“活水”何处来?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新闻报道
打造新时代报纸理论宣传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