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个江湖,无处不风波。你认识不清,表达不准,骂了谁,被放到网上就会爆发一场风波。网络具备非常典型的放大效应。很多问题也许只是内心的隐蔽情感抒发,一旦表面化,就将逼迫各方表态,这种强制的舆论势能带给人的压力有时候是令人窒息的。
从网络舆情的演化周期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网络议论、网络舆论、网络动员。网络议论属于网民私密或半私密的通信行为。发表内容的敏感性很大程度上属于网民自我控制。网络议论内隐于社交网络中。官方也不可能完全管控这类社交热度。网络议论现在的研究相对较少,但闲言碎语中奔腾着宏大的信息流。
网络议论到一定热度,自然会外溢到公开的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中。当网络议论外化到公共网络中,就形成了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一种注意力召集令,凡有舆情处,必有流量红利。往往各方舆论力量都会一哄而上,在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针对热点事件发表看法是种本能。人人都有话筒,只是看大家什么时候跟进。网络舆论发端于移动互联网,逐步激活传统媒体,直至形成舆论热潮,影响有关部门。
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在各方的参与过程中,只要存在舆论动力,就将集聚舆论势能,这种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触发线下行为。
也就是说议论潜能可以转化为舆论势能再到行为动能。一旦形成线下动员能力,将会撼动现实社会秩序。
一般而言,网络舆情事件形成后,有三种结束模式。一种是发生其他网络事件,公众注意力转移,事件流量萎缩,趋于结束,靠时间消磨,这种第一模式的核心是躲和藏,危害是形成舆论断尾,公众不可避免会形成负面刻板印象,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将很大程度上带来现实负面效应;一种是硬着陆,进行舆论阻击,这种第二模式的核心是删和瞒,危害是损失公信力,形成人心隔阂和冷淡;第三种是从社会大局出发,从公众利益出发,维护法律权威、社会公信力和道德底线,降低舆论势能,从舆论闭环角度,真正解决问题。
舆论链条的闭合性是否形成是能否真正彻底结束舆情事件的关键。当事方、相关机构方、高阶组织机构方、受众方等是否都形成舆论闭环,只要有一个环节存在开散性,则舆论事件过后仍需修复舆论形象。
也有不少舆情事件,各方不闭合舆论环,而是任其开散,则事件不能完结。有的是过度控制正常信息,有的是不敢承担责任,有的是顾左右而言他,有的是丧事喜办,有的是过度上纲上线,有的是延误时机,有的是护短,有的是过度迎合网友,有的是不敢表明态度。
我们需要把舆论回应的模式绝大部分都切换到第三模式,而不是第一和第二模式。尽管第三模式显得有点难度,但有难度才能有回报。第三模式执行得好,是能够调整机制,解决问题,连接公众,优化氛围。要真正暖人心,定法治,求发展,就需要真正推动第三模式舆论回应。
(转自6月6日环球时报)
本栏责任编辑:武艳珍
栏目邮箱:rmrbwuyanzh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