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主场传播中国际经济话语权的争夺

——“一带一路”论坛的国际舆情探究

● 钱晶晶 《 新闻战线 》(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国际信息传播和流动仍然由西方媒体主导,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与国际话语权建设仍任重道远。掌握了主场的信息与平台优势,并不意味着掌握了讲好中国经济故事的全部武器。我们要充分发挥主场报道的优势,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与全球媒体进行竞争与合作,共同讲好我国的经济故事。

    关键词:主场传播     国际经济     话语权     国际舆论     “一带一路”

    对经济发展的讨论不同于意识形态的论争,它事关国计民生,每有异动,必将在公共政策领域引发连锁效应。在这样的情势下,国际主流媒体的财经报道也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世界经济舆论的焦点开始向东、向南转移——“发展中国家怎么看”“中国怎么看”成为频繁出现的媒体议程。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最重要的一张名片。我国“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经贸理念不仅彰显了大国风貌,更在这不确定的时期成为一块至重的砝码,让动荡不安的世界开始朝着希望和发展重新倾斜。凭借2014年的APEC峰会和2016年的G20峰会,我国的主场外交成绩令世界称道。今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我国首倡举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围绕着“新丝路”的经贸主题,世界主要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北京。本研究聚焦三家知名外媒对此次活动的代表性报道,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国际财经舆论走势,意在为我国主场经济传播提供策略建议。

    英国《金融时报》:西方利益观下的政经博弈论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简称FT)是英国著名的平面媒体和世界著名的财经媒体,与《泰晤士报》(the Times)、《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和《卫报》(the Guardian)并称英国四大主流报纸。该报在伦敦、纽约、洛杉矶、法兰克福、巴黎等地同时出版,并在一百多个国家广泛发行,堪称世界平面财经媒体典范。该报以精英媒体定位,为全世界读者提供全球性商业资讯、财经分析和深度评论,由该报创立的FT金融指数更是世界经济风向标之一。本研究以“Belt and Road”为关键词,在其官网上搜索,共找到20篇相关报道,与这次论坛直接相关的有6篇。本研究选取报道标题最为平衡、报道倾向最为开放的一篇作为分析对象,题为“‘一带一路’计划的雄心与疑问”(One Belt, One Road-and many questions)。

    这篇文章是《金融时报》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专题社评,代表着这家媒体对该事件的基本态度。编者按部分开宗明义,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该报的看法:“‘一带一路’倡议有望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但这一可能性是否会变为现实,则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国的目标是什么。”

    开篇,该评论即勾勒出大的时代背景,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撤离世界贸易领袖位置,中国领导人看见这一契机,提出“新丝路”的倡议,这一用基础设施建设联通中国与中亚、欧洲和非洲的计划“雄心勃勃”。该文特别指出,这一项目规划投资额高达9000亿美元,资金来源多为中资银行和信贷基金。作者用两个词,对论坛与会者的态度做了一个概括——“希望和担忧”,并将中国的这一举措与上升期的西方强国的投资进行类比,指出其不仅在开拓市场,更意在“扩大其政治影响力版图”。作者指出:“这一切是一种殖民模式在21世纪的重演……在难以摆脱经济增长乏力、贸易量停滞的当今世界将其作为刺激贸易的手段。”

    接下来,从东道国的金融体系、产能出口、预期收入等方面入手,该报预测“一带一路”的较大实施难度和目标国偿还贷款的微弱可能,并将这种负面的结果与中国的信用评级相联系。该报进一步提出,中国的“新丝路”举措是“为了加强其在整个地区的政治霸权”,并强调如果中国对这些国家提出太多的附加条件,它们将不愿意接受其贷款。该文呼吁,全世界务必仔细考查“一带一路”实行中的具体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仅由中国企业参加、建成后能否得到很好的利用等。如果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中国就是“在购买地区领导力的同时输出本国的经济失衡”(trying to export its own economic imbalances while buying regional leadership)。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社论没有一味地否定“一带一路”,文中也的确提到它能帮助许多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从而深化贸易往来,“有可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但是,回顾整篇文章的逻辑线,可以看出《金融时报》对“一带一路”持较为鲜明的“质疑加否定”的态度以及对我国经济实力和贸易体量一种不情愿的承认。深入分析这篇社论的后半段,可以看出该报的论述思路。首先,中国的经济目标值得怀疑;其次,贷款国的偿还能力值得怀疑;第三,中国的政治议程值得警惕。该报始终从西方强国利益观的角度出发,始终从一种政治经济博弈论的哲学切入,对广大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发展持犹疑和讥讽的基本论调。

    《日本经济新闻》:用疑虑和抑制构建媒体议程

    《日本经济新闻》,简称《日经》(Nikkei),是日本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国性大报,其报道内容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主要侧重经济报道,尤以经济政策、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报道见长,《日经亚洲报道》(Nikkei Asian Review)是其聚焦亚洲的英文报道平台。笔者在其官网上进行搜索后,立即跳出“New Silk Road Summit in Beijing”(北京的新丝路峰会)的新闻专题,共包括18篇报道。循前例,本研究选取报道标题最为平衡、报道倾向最为开放的一篇作为分析对象。该报道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峰会带来大胆的承诺和混合型结果”(China’s Belt and Road forum brings bold promises, mixed results)。

    从新闻的结构特征看,该报道的标题清晰点明《日经》对“一带一路”既羡慕又疑虑,编者按更是对标题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和延伸——“高调的项目掩藏经济领域的不确定未来”(High-profile projects mask uncertain future for economic sphere)。在导语部分,作者毫不掩饰地向读者传递了两个信息点:“中国借用一带一路国际会议推动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私营企业对此态度不冷不热”。接下来,该报道的核心段由数字组成,描述了此次论坛的参加人数、涉及国家总数、参加国家元首数等。之后,记者较为客观地介绍了5月15日圆桌峰会联合公报的内容及其对开放包容型经济的倡导和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对等内容。

    从主题趋势和报道焦点看,该报道集中聚焦一个主要层面,以一个小标题呈现:“加强联系”(strengthening connections)。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对印尼高铁项目的投资和在阿根廷建造核反应堆进展的情况,并报道了中国国家元首宣布对丝路基金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从之后的段落开始,这篇报道的“画风”开始变化:从对国际经贸活动的报道渐渐变成对主办国政治意图的揣测——“中国此举意在用经济影响赢得更多的世界盟友”以及“中国寄望‘一带一路’能将这多元化的贸易集群变成一个松散的联盟”。接着,作者深入介绍中国的私营企业“对投资‘一带一路’的犹豫”,认为风险将大于收益。值得研究的是,作者在此处运用了整篇报道唯一的信源,而且该信源还是不署名的——“一位发展银行的管理层人员透露,在这些发展中国家,适合该机构投资的项目非常少。”最后,作者集中介绍了日本当局的基本态度——“保持密切观望”(keeping a close watch),意在更好地“评测‘一带一路’能否对地区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纵观《日经》的这篇报道,从报道倾向看,呈现出其一贯“明中实贬”的特点:在标题、导语、核心段等最引人注目的位置显得比较客观中立,但在报道后半部分,也就是“倒金字塔”底部,从政治目标和项目可行性两个方面,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提出种种质疑和焦虑,以一种贬低和抑制的论调结束报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隐性媒介议程。

    中东半岛电视台:主体质疑与客观报道的平衡

    半岛电视台(Al-Jazeera)号称“沙漠中的CNN”。该台位于中东石油大国卡塔尔,由富有的王室出资筹办。该台以报道中东事务为优势,志在打造一家影响辐射全球的知名媒体。该台从BBC阿拉伯语频道引进了一大批杰出的新闻人才,在坚持高效的管理机制基础上,凭借雄厚的财力、独特的地缘优势,主打地缘、融媒和深度三大内容特色,快速成为全球现象级媒体。笔者将半岛的报道也列在本研究分析单元之内,意在与前文提及的英国、日本两国媒体报道形成较为全面综合的全球媒体群落。关键词搜索后共得到4篇报道,同样选出1篇标题最为平衡、开放的作品,题为“中国重新构建丝绸之路的使命”(China’s mission to reinvent the Silk Road)。

    从标题来看,半岛的这篇最为简洁而中立,仅介绍了主体和事件,并未像前两家媒体那样出现评价性字眼。在编者按部分,该报道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带一路”项目旨在加强贸易往来,意图“将亚非欧三个大陆的三十亿人联系起来”。在导语部分,该报道强调了此项目是“迄今为止单一国家发起的规模最大的海外投资”。核心段部分,半岛的记者介绍了“一带一路”庞大的资金基础、所涉及国家数目和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而且,报道在此用了“特别现代”(ultramodern)的字眼来形容这条通向全世界市场的贸易通道。

    然而,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这篇报道对“一带一路”表达了其基本态度:质疑。从主题分布和报道趋势看,这篇报道没有设置小标题,而是通过较为分散的细节性内容、较多短小的段落集中表达对这一项目的质疑。整篇报道的行文逻辑有两个层面,一是对“一带一路”的普遍质疑,二是对巴基斯坦项目的详细报道。

    报道称,由于多方面原因,这项工程遭到了批评,主要围绕“谁是最终的获利者”(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surrounds who really benefits)展开。作者认为,基础设施并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增长,如果这些国家无力偿还中国的巨额投资,将会出现什么局面?报道以一段背景资料来说明2013年既是“新丝路”政策的提出年,也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时期。作者指出,这导致外界开始质疑中国在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在下一段中,作者简要介绍了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不合作态度以及巴基斯坦和新西兰对“一带一路”的支持。

    在对巴基斯坦项目的介绍中,作者尖锐地提出:巴基斯坦联通亚欧非的地缘位置固然重要,但“对当地经济来说,条条道路通北京是一种什么体验?”(What happens to the local economy when all roads lead to Beijing?)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这篇报道对我国以及“一带一路”项目性质和目标的质疑态度。

    尔后,作者介绍了注资55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介绍中国作为最大的资金来源,为伊斯兰堡的领导人解决该国能源转换的技术性难题。在报道的最后,署名记者报道了他对巴基斯坦商务部长Khurram Dastgir Khan的专访。在其答记者问中,可以看出巴基斯坦政府对本国经济局势的研判。更重要的是,在被问及“是否担心巴基斯坦变得过于依赖中国”时,Khan表示,当一个国家开始向世界开放时,担忧和害怕会四处蔓延,这在上世界7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也发生过,就像今天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样。Khan继续强调,“一带一路”为巴基斯坦带来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路、港口或机场,而是能源,而这是“我们现在最急需的”。他强调,对巴基斯坦来说,得到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担忧和恐惧。

    纵观全篇,从结构特征、主题趋势和对华倾向几个层面,可以看出半岛电视台的新闻观:从标题、导语、核心段部分明确表达了外界的质疑声,而不是像《日经》那样掩藏到后半段才开始展开攻击。总体来说,无论是新闻信源的设置,还是主题逻辑的展开,这篇报道仍然体现了严肃新闻的标准:客观介绍事实、兼顾各方态度,为受众呈现出一幅有关“一带一路”项目较为全面的图景。

    主场传播中争夺国际经济话语权的策略建议

    在毫无章法的“特朗普式”经济政策主导下,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角色呈现“缺位”状态,这为我们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创造了特殊的外部条件。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特殊时期,我国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新丝路精神,为加强亚非欧各国间的经贸合作、消除贸易壁垒、共享发展成果打开了崭新的局面。然而,对崛起的中国和“一带一路”这项正在蓬勃开展的合作大业,国际舆论界的反应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态势。与称道、肯定、羡慕一起①,犹豫、质疑、警惕也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基调的关键词。基于对此次高峰论坛的国际舆情研究,本文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主场经济传播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利用信源优势,主场引导国际舆论走向

    在主场外交的对外传播工作中,东道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资源和渠道的自主性。这些在信息传播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在国际话语权争夺的过程中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外媒在报道时,必然要引用东道国的政府声明和官方态度作为重要的新闻信源,这是类似事件报道的基本行业准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办国,明确的传播态度、畅通的传播渠道、出色的传播者可以形成十分有利的信源合力,影响外媒报道的内容构架。在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习近平主席在5月14日的主旨演讲达到了十分突出的传播效果。这一点,在《日经》和半岛电视台的报道中能够明显地体现出来——尽管有攻击,有质疑,两家媒体在描述本次论坛的内容和我国政府的具体举措时,议程设置导向上明显受到了习主席讲话的影响。

    第二,疑点各个击破,主场回应国际舆论质询

    如前所述,在《金融时报》、《日经》和半岛电视台这三篇代表性报道中,最普遍存在的态度就是质疑:对我国开展该项目初衷的质疑、对东道国金融监管能力的质疑、对项目执行过程细节的质疑、对目标国偿还能力的质疑、对目标国受益与否的质疑。在这几篇报道的字里行间,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这些质疑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些是记者对“一带一路”背景知识的缺乏,有些则是媒体对真相的有意曲解。针对这样的国际舆论形势,我们要整理、罗列出来自外媒的最典型的质询,如我国设立巨额丝路基金的目的、能否帮助目标国切实拉动增长、能否切实创造开放互利型的贸易模式等等,我们的对外报道要用具体的事件、精确的数字、生动的图表来回应国际舆论界的种种质询。如针对我国对“一带一路”的投资意图和能否切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质疑,我们要告诉世界,中国央企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促进沿线地区33万人就业;央企海外用工38万,当地员工占85%;作为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蒙巴萨-内罗毕铁路为肯尼亚GDP贡献将超2个百分点②。所有的疑惑与谣言都会止于真相,面对怀疑的眼光,最重要的就是迎头回应,正面澄清。

    第三,加强媒体互动,主场报道参与全球竞合

    尽管我国的经济体量和贸易地位已不容置疑,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国际信息传播和流动仍然由西方媒体主导,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与国际话语权建设仍任重道远。掌握了主场的信息与平台优势,并不意味着掌握了讲好中国经济故事的全部武器。独木难成林,仅靠我国媒体自我发声,难免有一家之言的短板。在这种情势下,我们的对外传播工作者要学会与外媒充分互动。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向外看,充分了解外媒报道的主要意图和新闻框架,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跟进型报道中,对外媒的言论进行回应或驳斥。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媒体融合提供的特殊工具,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在我们的新闻推送中与外媒账号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可以用“@标签”的方式提醒对方注意,也可以在我方主页上持续发送第一手音视频资料,为外媒报道提供基础的素材库,从而引导对方的报道框架。我们要充分发挥主场报道的优势,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与全球媒体进行竞争与合作,共同讲好我国的经济故事。

    本文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立项课题“对外传播领域下的英语财经新闻报道”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QD23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财经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部分国际媒体对“一带一路”论坛持肯定和赞扬态度,见《中国“一带一路”外交赢得掌声》,参考消息2017年5月17日。

    ②《央企投资“一带一路”促沿线33万人就业》,新京报2017年5月9日。

经济新闻的议题类型与传播规律研究
主场传播中国际经济话语权的争夺
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报道的伦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