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岂止“暴力失度”

● 刘海明 《 新闻战线 》(

    近日,央视动画责任有限公司等10家动画制作机构、央视少儿频道等10大动画播出机构号召全行业承诺不制作、播出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简称《喜羊羊》)、《熊出没》两部动画片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不文明等现象被《新闻联播》点名,引发社会关注。

    受孩子的影响,我陪着看了不少集的《喜羊羊》和《熊出没》。对这样的动画片,评价相当差。感到意外的是,在《新闻联播》点名批评这两部动画片后,网易新闻跟帖出现了不少反批评的声音:“不暴力的要去看:《葫芦娃》《舒克和贝塔》《黑猫警长》《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强烈建议这些少儿台每天播。”类似冷嘲热讽的言论,并不在少数。批评和反批评,是对孪生兄弟,相互存在有利于共识的达成。只是这个反批评的观点在我看来并不成立。

    儿童时期是人最富想象力的时代。少儿动画片的选题和制作,以不损害其想象力为前提。《喜羊羊》《熊出没》受孩子的欢迎,并不等于它们就是真正优秀的作品。在我看来,这类动画片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有暴力画面和语言的不得体,而在于缺乏是非观念,缺乏文化底蕴。狼与羊的关系,可以作为选题,只是这样的选题要告诉孩子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显然是动画片制作机构必须充分考虑的。依据我的个人观察,不少孩子喜欢灰太狼和红太狼甚于喜欢喜羊羊;喜欢光头强甚于喜欢熊二。小观众看过动画片后的这些选择,隐含的社会问题在于他们失去了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把丑当做了美、把恶当做了善。这种颠倒孩子是非观念、美丑观念的结果,也许并非动画片制作机构的初衷。如果他们意识到小观众是非美丑观念被颠覆后对孩子未来人生的危害程度,估计就不是出身冷汗而是产生负罪感了。

    真正的文艺影视作品,应该展现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的较量,最终必然以美、善和正义的胜利而告终,这是文艺美学的基本逻辑。也许,被点名的动画片最终也符合这个美学逻辑,问题在于为什么不少孩子喜欢动画片里面的负面角色甚于喜欢正面角色,这才是制作机构值得思考的地方。  

记者是一种社会职业
岂止“暴力失度”
改诗,苏东坡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