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进口食品来说,其在中国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投诉或赔偿,消费者很难去找到国外的生产商,只能去找经销商。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4年首批进口不合格化妆品黑名单,510批产品上榜。不合格化妆品来自13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来自美国的露华浓光影唇膏、美宝莲指甲油因货证不符被销毁。进口食品质量也不容乐观,上海帝志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三达牌”特级初榨橄榄油(食用预包装)3.785L,被检出掺假。
尽管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均已采取了退运或销毁等措施,未进入国内市场。然而这却让洋品牌的“粉丝们”开始担忧:一个是“进肚”的事,一个是“面子”的事,进口商品是否还能放心选购?
食品篇
进口食品:看清真伪再进“口”
如今,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散落着各种规模的“进口食品店”,商场超市也会设专柜销售洋品牌。来自世界各地的、包装精美的进口食品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有些甚至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能通过互联网品尝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世界美食。
你为何追捧?
来自浙江的陈小姐是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平时单位加班多,她总是喜欢购买一些包装精美、新奇的进口食品放在办公桌上。“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美味可口”,想必不少追求小资情调的年轻人都和陈小姐的想法并无二致。
那么,你选择进口食品的理由是什么呢?
高价格=高品质 ?相关调查表明,“一文价钱一文货”是消费者的常见心理。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进口食品的高价就意味着高品质。
追赶潮流?社会在不断进步,中国经济也越来越发达。人们在选购食品的时候,当然也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有时候,不管你的经济能力如何,看到周围的人在买,自己在购买的时候自然而然也会有了比较。并且,在全民追求时尚的今天,很多人认为吃进口食品是一件非常上档次的事情。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提起进口食品,国人恐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婴儿奶粉。自从2008年中国的三聚氰胺事件被曝光,国内乳业毁灭性地被击垮。随之而来的是进口奶粉的蓄势进攻。尽管2013年新西兰恒天然奶粉因质量问题在华销售折戟,进口食品在中国仍占据一部分消费者的心。
市场现状
进口食品以良好的外在形象赢得了众多国内消费者的心。那么,市场现状究竟如何呢?
在某购物网站,记者输入“进口食品”搜索词,显示有21万多件商品。在最近热门的生鲜食品中,输入“进口牛肉”,有1.2万多件,相当于“N”个农贸市场里的数量。在北京市朝阳区蓝色港湾附近的一家进口食品零售店,记者发现货架上的商品并非全都是进口,很多包装上的生产地都是国内。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目前网络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业内人士介绍,只有第一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
鉴别挑选
对于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王世平认为,“虽然不能排除进口食品的质量可能会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影响,不过面对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西方的生产商也出现以次充好的出口食品了。”
那么,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进口食品,消费者又该如何擦亮眼睛鉴别真伪呢?
查看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向经销商索取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进行查看。因为从正规渠道进口的食品在入境时,必须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只有符合检验检疫规定的,才能获得该证书。
看批号。特别留意合格证明上所注明的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是否与销售包装上的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一致。
看中文标签。认真查看食品包装上有无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中文标签,没有合格的中文标签最好不要买。进口食品销售包装上无中文标签,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根据国家《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标签的内容不仅要与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或经销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另据报道,从今年4月1日起,《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其中关于进口婴幼儿奶粉标签的规定明确指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如果大家看到4月1日后生产的洋奶粉仍贴中文标签,说明该产品为假货。
看包装上的经销商信息。对于进口食品来说,其在中国国内的总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投诉或赔偿,消费者很难去找到国外的生产商,只能去找经销商。因此,产品包装上的经销商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一定要看清楚。
看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 “CIQ”标志。如无“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
选择正规商超。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否买到真正的进口商品,购买渠道也很重要,购买时最好去正规的超市、专营店等。此外,进口休闲食品从进口到上架销售,历时比国产食品要久。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多一个心眼,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
经常留意媒体报道。中国农业大学的王世平教授认为,通过网络舆论配合的公众监督会是进口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证途径。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前,应该充分了解产品的有关信息,不要“盲目购买”。
化妆品篇
进口美妆:把好“面子工程”第一关
近年来,消费者出于对品牌的充分信任,对于国外进口美妆产品情有独钟。很多人通过海外代购、互联网商城购买国际名牌产品。然而,近年进口化妆品、护肤品频现质量问题让“海淘”们的心碎了一地。进口化妆品究竟是否值得信任?
你为何追捧?
与狂热追求进口食品的“粉丝”类似,进口化妆品也是很多女人们难以抗拒的诱惑。精美洋气的外包装,响当当的国际大牌……价格再贵,相信很多女孩子都会动心。
王小姐是个美妆达人。不但网上的化妆品商城让她流连忘返,一些大型商场的进口美妆护肤专柜也是她经常光顾之地。王小姐对记者说,“虽然进口化妆品价格比国产货高一些,但与本土品牌相比,我更青睐这些国外大牌,比如一些欧美品牌,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记者随机采访的顾客中有七成人认为,进口化妆品价格虽贵,但是感觉它们生产技术和配方要比国内成熟,当然就贵得有理,“越贵的就是越好”。
市场现状
今年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2014年首批进口化妆品“黑名单”,不合格化妆品来自13个国家。其中,来自美国的露华浓光影唇膏、美宝莲指甲油因货证不符被销毁,三批次伊丽莎白雅顿白手套晶致莹白啫喱,均超过保质期。花王(台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花王洗发精——温和柔润,强生(中国)有限公司从新加坡进口的强生婴儿洗发水、婴儿沐浴露,均发现货证不符。台湾中化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百龄儿童牙膏,氟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韩国希杰狮王(株)生产的多特洁丽康牙膏(清凉),菌落总数超标。
此外,来自法国的呵芙密语洁肤皂、呵芙密语固体洗发皂,总有效物含量超标。有效物含量是衡量产品去污能力的主要指标,若用洗净力过强的产品,头发的脂肪成分就会过度脱落,使头发太过于干燥或容易形成头皮屑。
据了解,在上述“黑名单”中,来自美国的伊丽莎白雅顿、强生等知名国际品牌因质量门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榜”。而早些年, SKⅡ等护肤品牌也曾被曝含重金属。
来自江苏的赵先生在北京已经做了8年化妆品生意,他说,近些年来,从原装进口到进料分装再到本土的合作生产,不少国际品牌已经含有更多的本土化成分,但其价格却不见明显下降。就算是原装进口的化妆品,价格也是海外市场的两三倍甚至更高,但质量却不见得比国产好。
鉴别挑选
化妆、护肤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面子工程”。人们都希望买到货真价实的好产品,更何况是价格高很多的“进口化妆品”。然而,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产品,您是否能够选对货,不走眼呢?
专家提示,正规的国外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具备:标有由卫生部门批准后签发的进口化妆品批准文号,有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检查合格后加贴的“CIQ”激光标志以及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后加贴的“CCIB”标志。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产品是否有规范汉字标注的产品名称、成分、使用说明、生产日期、有效期、净含量、产地,生产单位名称、地址、电话,代理商在国内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等。中文标识要贴在原装的英文标识上,将英文标识覆盖,而不是仅仅贴在外包装塑料膜上。
产品标签的识别
产品标签是生产企业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对其产品质量信息的一种表达。进口化妆品在包装上应该印有该产品的中文名称,另外应配有产品的中文使用说明。在特殊用途化妆品(染发、烫发、防晒等)的产品包装上应该有特殊类化妆品批号。对体积小又无小包装的特殊产品,如唇膏、化妆笔等,应标注产品名称和制造者名称。生产日期的标注应在产品包装的可视面上,如果同一类产品的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零乱,就有假冒之嫌。
许可证标志的识别
进口化妆品必须标有卫生部的“卫妆进字”或“卫妆进备字”文号。此外,进口化妆品还要有“三证”,即“入境货物检疫证明”、“进出口化妆品标签审核证书”、“化妆品检验检疫CIQ标志”。特别是“化妆品检验检疫CIQ标志”,每个CIQ标志后都有一组电脑喷码数字,正品商品包装盒上的CIQ标志撕下,电脑喷码数字会自动贴到产品的外盒上面。
必须加贴“CIQ检验检疫标志”的进口化妆品包括:香水及花露水、唇用化妆品(如唇膏、唇线笔)、眼用化妆品(如眼影粉、睫毛膏、眼霜)、指(趾)甲化妆品、香粉、护肤品(包括防晒油或晒黑油,但药物除外)、其他美容化妆品(如胭脂类、粉底类、眉笔、洗面奶、丰乳霜、祛臭霜、按摩霜、粉刺霜、祛斑霜、脱毛膏等)、洗发剂、烫发剂、定型剂、其他护发品(如护发素、焗油膏、染发膏)。消费者在购买上述产品时,应认真检查是否加贴“CIQ检验检疫标志”和中文标识。如果未加贴“CIQ检验检疫标志”和中文标识,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
如何辨认“CIQ检验检疫标志”,专家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1、加贴在进口化妆品上的“CIQ检验检疫标志”规格为直径10毫米。2、标志正面文字为“中国检验检疫”及其英文缩写“CIQ”。3、标志背面加注九位数码流水号。4、“CIQ检验检疫标志”一揭即毁。
产品感官识别
从外观上看,不合格或假冒化妆品的包装瓶往往较为粗糙,有明显疤痕成条纹,瓶盖与瓶身咬合不紧密,有渗漏现象;包装印刷质量不如真品清晰,套色不正。有的产品结构不够细腻,颜色不匀;有的呈颗粒状,有杂质斑点;有的有充气、发霉、酸败、发臭现象;有的还有干缩、油水分离现象。
选择正规卖场
消费者购买进口化妆品时,应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商家或卖场,并及时索取和保存购物发票及相关凭证。市场上存在的无进口手续、无进口批文、无检验检疫证书的“三无”进口化妆品,很可能是未经检验检疫的走私化妆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这些“水货”化妆品即使没有质量问题,仍属于违法进口和销售,消费者购买之后一旦出现问题无法维护正当权益。
远离虚荣 理性消费
在进口高档化妆品面前,讲理性消费,讲性价比,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似乎有些多余。但是讲安全讲实效,自我保护,对于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挑选各类美妆护肤品前,您首先要清楚,哪款产品更适合自己。
外国确保食品安全靠重典
英国:英国是较早重视食品安全并有完善法律体系的国家之一,违犯食品安全法规者,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视情节承受相应的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制裁。例如,对一般违法行为处以5000英镑罚款或3个月以内监禁;出售不合格或有损人体健康的食品,处以最高2万英镑罚款或6个月监禁;违法情节和造成后果十分严重的,最高处以无上限罚款或2年监禁。2007年7月16日,世界最大的糖果制造商吉百利公司因2006年在英国和爱尔兰出售含有病菌的巧克力,被处以100万英镑罚款。
美国: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遵循以下指导原则:只允许安全健康的食品上市;食品安全的监管决策必须有科学基础;政府承担执法责任;制造商、分销商、进口商和其他企业必须遵守法规,否则将受处罚;监管程序透明化,便于公众了解。在美国,只要食品发现有问题就要召回。通常,食品召回是在国家部门的监督下,由生产商自愿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有问题的产品,并予以更换、赔偿。食品一旦被查出安全问题,食品供应商和销售商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和数目惊人的巨额罚款。
日本:早在1947年,日本就制定了食品卫生法,并先后进行了10多次修改。2006年,日本开始实施食品中残留农药的肯定列表制度,设定的残留限量标准对象从288种增加到了799种,而且必须定期抽检所有农药和动物药品残留量。日本还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履历管理系统,对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农田所在地、农药和肥料使用情况、收获和出售日期等信息进行电子记录,消费者可上网查询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