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

人民周刊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学习王进喜就要学三个字

——访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原院长、“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本刊记者 武凤珠 《 人民周刊 》( 2024年05月28日   第 08 版)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们将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原院长王启民誉为“新时期铁人”,给予他深切的尊敬与爱戴。得知“百年铁人与新时代劳模文化”学术论坛暨全国劳模文化研究联盟第六届年会邀请到王启民作报告,大庆油田“85后”青年宣传骨干孙博林向本刊记者惊叹:“王老总都去了,规格这么高!”

    如铁人王进喜一般,王启民也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秉持“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信念,他带领团队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助力大庆油田将钻井打到国内外普遍认为不能开采的“禁区”;曾是国家三级运动员的他,因长期野外作业而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却仍然数十年坚守在科研第一线……

    在工作岗位上,王启民是铁人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在多年亲身实践、感悟思考中,他也成了铁人精神的研究者、宣讲者。在他看来,铁人精神的形成是从甘肃玉门到黑龙江大庆、从思想到文化逐步递进、演化的过程。

    感悟“铁人”事迹:

    从“文盲”到“闯将”之变

    纵观铁人王进喜在我国石油工业战线的20年奋斗历程,以10年为界,前10年在甘肃玉门,后10年在黑龙江大庆。研究他在玉门油田的拼搏奋进,王启民的一个重要体悟是“变”:不仅王进喜从文盲变成了闯将,他带领的队伍也从“豆腐队”变成了“钢铁队”。

    新中国成立以前,王进喜是一个放牛娃,是老玉门油矿的长工,家境贫苦,没有机会读书,成了文盲。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加入玉门油田,做了钻井工人,很快又当上了队长。一个文盲,被分派到当时玉门油田钻井队伍中最弱的“豆腐队”——一度年打井800多米的贝乌5队。文盲带着“豆腐队”,能做什么?王进喜周密计划、严密组织,在他的带领下,队伍很快改变了面貌,实现了年打井超过10口、年进尺超1万米的目标。

    1958年初,原石油工业部在玉门白杨河油田组织高速、优质钻井劳动竞赛。这场竞赛是钻井强队之间的较量,参赛油田都派出了最强阵容。王进喜率领贝乌5队也参加了这场竞赛。

    利用这个机会,王进喜提出“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口号,队员们将井场当战场、把岗位作阵地,人人争当技术骨干、个个争当技术多面手,小病不进医院、轻伤不下火线。经过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斗,钻井进尺不断提高、纪录不断刷新,9月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特别是王进喜,日夜不离岗位,24小时管生产,坚持“全天滚”。晚上只要听到钻井有问题,他就会立刻起来查看,坚决杜绝事故发生,被队友们赞誉为“钻井的医生”“井下的压力表”“泥浆的体温计”。

    10月,原石油工业部在新疆克拉玛依召开现场会,王进喜前去参会。会上,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亲手把一面绣着“钻井卫星”的红旗颁发给他。余秋里部长评价道:王进喜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带着自己的钻井队,创造了全国中型钻机的最高纪录!到了年底,玉门矿务局将王进喜带领、获得两位部长表彰的贝乌5队命名为“钢铁钻井队”,把王进喜称誉为“钻井的闯将”。

    经过艰苦发展、接续奋斗,王进喜从文盲变成闯将,“豆腐队”也变成了“钢铁钻井队”,令大家感到惊讶:怎么变得这么快?谁能想得到?就连“钻井卫星”的红旗都争到了!这一场“战役”打下来,靠的就是拼命。王启民说,这就是铁人精神!

    思考精神内蕴:

    以“战”“国”“闯”育人立业

    王启民将对铁人精神的体会概括为3个字:“战”字、“国”字、“闯”字。

    “战”字指向育人——王进喜从玉门起家,一路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靠的是艰苦奋斗、实践锤炼;“国”字强调扎根——深深扎根中华大地,方能担当使命、为油拼搏;“闯”字意在立业——如此才成就了王进喜所带领的钻井队,被誉为“钢铁钻井队”、我国石油工业战线上的标杆与旗帜。王启民认为,“战”“国”“闯”3个字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国”字之所以能够成为王进喜铁人精神的突出特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把“国”字深深扎根在心底。大庆油田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依靠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创业起家。王进喜用实际行动落实践行了毛泽东思想,用生命诠释了爱国主义情怀。面对当时的种种困难和矛盾,他说:“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的矛盾!”王进喜认为,缺油是国家最大的困难和矛盾,石油工人应当担起担子,为国分忧。他把根扎在大庆油田,将生命和石油紧紧融合在一起,为油拼搏,直至英年早逝。这种精神永垂不朽,我们要永远学习、永远铭记。

    王进喜用“闯”字立业,无论是在玉门还是在大庆,他带领的队伍都是钻井最高纪录的创造者、保持者。实践证明,在任何“战场”,要想夺取胜利,不仅要靠学问,更要依靠拼搏精神和实践锤炼。王进喜“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这种富于创造的求实精神,一经转化为群体信仰,就迸发出无比强大的攻坚克难的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原贝乌5队、现1205钻井队代代传承铁人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直保持着“钢铁钻井队”的称号。现在,这支队伍无论在哪里,一站就是一面“旗帜”,一干就是一块“好钢”。近年来,1205钻井队第21任队长张晶更是带领队伍首创精益钻井生产模式,在队史上首次获得了年钻井进尺10万米“四连冠”,实现了队伍跨越式发展。张晶不忘铁人王进喜遗愿,带领队伍牢记嘱托、勇扛红旗、克服艰难险阻,把铁人队伍的红旗牢牢插在了胜利的主峰上。

    王启民说,学习铁人王进喜,就要学习“战”“国”“闯”这3个字。传承铁人精神,尤其要懂得“国”字扎根,持之以恒不动摇,当好开发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