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经

人民周刊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财智微课堂

《 人民周刊 》( 2024年05月28日   第 03 版)

    编者按:为帮助更多读者“把书读薄”,“财智微课堂”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摘编相关内容,力求以简短的篇幅,解答问题、给人启迪。本期关注的主题是“金融素养”。

    如何认识金融科技中的金融与科技?

    全球对金融科技的定义普遍采用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即金融科技是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能够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科技的本质和核心仍然是金融,没有脱离金融的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金融科技活动没有超出资金融通、信用创造、风险管理的基本范畴,没有违背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客观规律,也没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和负外部性等特征。

    事实上,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发展由来已久,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纵观整个人类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伴随着科技进步的历史。例如,冶炼、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货币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信用货币转变,提高了货币流通的速度、规模和便利性。电报、电话等通信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交互的速度和成本效率问题,使金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跨期、跨地域的资源配置。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我国金融业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既是积极推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已先后经历金融电子化和金融信息化的阶段,目前正向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更高阶段发展。

    金融科技如何改变金融业?

    一是改造传统金融。金融科技对于金融业第一个方面的改变是推动传统金融的变革,具体表现为传统银行转型和银行科技、传统券商转型和证券科技、传统保险转型和保险科技。

    二是赋能资管和借贷。如果说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变革更多的是从供给侧角度切入的,那么从需求侧来看,则使企业和家庭特别是家庭能够非常方便高效地进行借贷和资产配置管理。针对家庭和企业的借贷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和互联网公司金融,针对资产的配置管理则表现为智能投顾。

    三是创新融资模式。从21世纪初至今,金融科技对于金融业最具革命性的贡献就是众筹等创新型融资模式的兴起。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和企业通过网络面向不特定人群进行大规模小额融资成为可能,这不但填补了传统金融机构长期没有覆盖的群体,也给家庭和个人甚至机构提供新的投资资产类别。

    四是发掘金融信息和数据。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围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和数据服务生态开始建立起来,出现了一大批提供金融信息与数据服务的创新型企业,这类金融科技模式本身不属于金融业务的范畴,但是其为金融业务提供信息和数据,起到了支持金融业务发展的作用,能够大大提升人们对金融产品和业务的认知,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也是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金融科技模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投资社交、金融产品搜索、个人财务管理、个人信用管理等。

    资产数字化的关键是什么?

    资产数字化离不开金融科技的运用,图灵奖获得者、Pascal之父——Nicklaus Wirth曾提出一个著名公式:程序=算法+数据结构。这个公式深刻地揭示了程序的本质特征,如果将其扩展至更为广泛的业务流程,该公式完全可以修正为“金融科技=算法+数据”。常说的监管科技、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数字货币等,实质上均是算力突破奇点后“算法+数据”的体现,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而已。因此有人对算法推崇备至,认为构建算法模仿、超越并最终取代人类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未来属于算法和其创造者。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当然也是数据大国,但这更多是就数量而不是质量来说的。怎样在数量优势上提升品质,把数据资源转化为价值资产,从中产生信用并为实体经济服务,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我国金融科技领域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而这恰恰是资产数字化的关键所在。

    大病保险中的“高额医疗费用”和“合规医疗费用”如何区分?

    “高额医疗费用”和“合规医疗费用”是大病保险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因为只有发生了“高额医疗费用”,大病保险的支付才开始启动;同时,“高额医疗费用”的界定又与“合规医疗费用”紧密相连。简言之,当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时,才算发生“高额医疗费用”,大病保险才启动支付程序,并对“合规医疗费用”按一定比例(50%以上)进行支付。

    从实践情况看,有的地方规定合规医疗费用的范围与基本医保一致,有的地方做了拓宽。比如有的地方的做法是,根据重大疾病自负费用的结构,在基本医保目录的基础上,按“保必需、防诱导、除奢侈”的原则,对一些必需的目录外医疗项目(包括药品、诊疗项目、材料)进行了有限扩大,即将大部分目录内政策性自负费用和小部分目录外的自负费用列入大病保险的合规费用。

    如何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扩大对外开放不是简单地“要开放”,而是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战略的需要,以促进中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和谐共生为目标,研究制定新的改革开放措施。也就是说,金融对外开放要有针对性,要有问题意识,应当树立问题导向,绝不能“本本先行”。这是金融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基础上,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应当有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提高中国金融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以便它们能较快适应全球金融的环境,较快、较深入地融入全球金融系统之中;另一方面,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改造国内金融乃至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法律架构、营商环境,提高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第二,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着眼点还是推进全球化深入发展。如何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实施监管,是我们在进一步对外开放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如果说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已然是新鲜事物,那么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并在其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双向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资金、人才和规则全面融合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逐渐显示自己作用的时代。

    ——摘自《金融素养:领导干部必修课》(金仲文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