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国家典籍博物馆“茶和天下·典籍里的茶”展览开展。茶香与书香相得益彰,中国茶文化三千年来“日用而不觉”的美通过典籍展现了风采。
福建闽北水仙、四川蒙顶黄芽、湖南君山银针、湖北恩施玉露……单看名字,你也许不会立刻想到这是茶叶的名字,但是倘若你来到展览现场便会看到:一株“芳龄”3000多岁的栽培型古茶树,证明中国是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度;国家图书馆首次大规模展出60余件馆藏茶文化珍贵典籍,记录中国数千年来源远流长的茶文化;5个精心陈列的展览单元,展示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谦、和、礼、敬的价值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我国第43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又一生动实践。
茶的源头在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典籍中大量相关文献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
“茶之源”“茶之饮”“茶之道”“茶之政”“茶之路”构成了展览的5个单元。在展览讲解员吴雨晨的解说里,茶从华夏大地起源到逐步风靡世界的画卷徐徐展开。
茶树早在数千万年前就已经在我国西南地区进化而成,其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原始的野生大茶树,到过渡型茶树,再到人工栽培茶树,经历了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由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十二卷》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通史,据书中《巴志》一文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分封巴国,巴国将茶作为特产进贡给周王室。早期的茶史文献表明,茶的种植与利用兴起于我国西南地区。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闻名世界的香竹箐大茶树“定居”于此已3000余年,被业内人士认定是世界上已发现最粗壮、最古老的栽培性大茶树。
英国人曾于1826年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因此有人认为茶的起源在印度。民国期间留学日本的中国农学家吴觉农听到这种说法,不能容忍自己国家的植物因国家衰败而被“改变国籍”,他决心誓为祖国正茶名!在考据大量事实基础上,于1922年写出《茶树原产地考》,对故意歪曲历史事实的说法进行了有力回击。新中国成立后,吴觉农担任农业部副部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会长,为我国茶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从典籍中还能看出,茶的文字源头也在中国。汉代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十五卷》、晋代郭璞注的《尔雅三卷》、唐代陆羽著的《茶经》对此都有记载。18世纪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劫发记》、2008年陈椽《茶业通史》不仅证明“茶”字在世界上的读音里含有中国元素,还反映出中国茶叶相关出口贸易史,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体现了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茶饮茶道兴民间
“茶之饮”单元以朝代为轴,延展至茶的制作工艺、饮用方法及茶艺茶俗等内容。通过讲解员对宋代丁谓《北苑焙新茶》、宋代赵佶《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编《茶谱》的详细介绍,不同朝代生食羹饮、煎茶法、点茶法、散茶撮泡法等不断演变发展的饮茶方式,以及龙凤团茶、斗茶、分茶等茶的制作工艺和茶艺茶俗逐一展现在观众眼前。
几千年来,中国不仅积累了茶叶种植和生产的深湛技艺,更积累了丰富的精神体悟,对茶的感知深入到诗词、绘画、书法等诸多领域。
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是唐代陆羽的《茶经》,尽管全书只有7000余字,却把饮茶这种生活琐事提升到了文化艺术层面。一句“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直接把饮茶这件事情跟人的品行相连接,自此,茶不再是普通的茶。从陆羽开始,茶逐渐成为中国人精神内涵的一部分。
宋代王安石辑的《王荆公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收录了茶诗中的千古名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成为被后人传唱千年而不衰的“卢仝茶歌”。该诗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孙卢仝。茶对于卢仝来说,是寄托人世冷暖的广阔之地。在卢仝生活困顿、受人侮辱之际,他的好友韩愈以河南令身份惩办了恶人。韩愈撰写的《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四十卷》里,记录了卢仝代恶人向韩愈求情的细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与茶相伴,创作茶诗300多首,对茶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感情。在诗人眼中,茶能助其远离世间纷扰,成为生命的精神寄托。
一个个历代广为流传的与“茶”相关的典故,让观众领略到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的人文精神。
茶政茶路播万邦
当茶叶在民间大规模生产、饮茶风气普遍形成后,古代官府逐渐建立完密的茶业生产和流通管理制度。移步“茶之政”单元,通过宋代王溥撰的《唐会要一百卷》、宋代王安石撰的《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元代脱脱等撰的《宋史四百九十六卷》、明代汤显祖撰的《玉茗堂全集四十卷》能够看到,唐代税茶、宋代榷茶、明代茶马互市等制度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
“茶之路”则厘清了中国茶叶的海外传播路线。茶在唐朝时期向东传入朝鲜。据朝鲜高丽时期学者金富轼撰写的《三国史记五十卷》记载,唐文宗大和二年,新罗使者金大廉从大唐带回茶籽,种于地理山,是朝鲜半岛种植茶业的开端。日本山冈浚明的类书《类聚名物考三百六十五卷》记载,日本正元年间南浦昭明入宋求法,于南宋咸淳三年将径山茶宴传回日本,并由此演变成日本茶道。
中国茶叶向东传至朝鲜、日本,向西则传入中亚、阿拉伯地区。阿拉伯人撰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了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关于茶的叙述。两宋时期,茶叶传入东南亚。清康熙时期,通过广州十三行商帮,中国茶业风靡国际市场。在茶叶贸易巨大利益驱动下,英国在其殖民地印度、肯尼亚设置茶园,取得巨大成功。
清代梁章钜撰写的《归田琐记八卷》记载,18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乔治·戈登两次潜入福建茶区,获取中国的茶种、茶苗以及种植加工技术,招募制茶工送往印度,此举比“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还早15年。福琼本人写的《中国茶乡之旅》,则明确记录其化装潜入福建、浙江、安徽茶区获取茶种幼苗,并带到印度的经历。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业的传播路线分为陆上茶路和海上茶路,前者包括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后者又称海上丝绸之路。2005年12月,一艘特别的船从瑞典哥德堡港口出发。261年前,这艘船的“母本”曾三次往来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茶叶、瓷器带回瑞典,最后一次返港时因触礁沉没。瑞典政府历时10年、耗资3000万美元复刻“哥德堡号”,于2006年7月抵达中国广州,得到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的祝贺。2022年,受全球疫情因素影响,原计划再次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哥德堡号”暂缓来华。
从古代丝绸之路、海上茶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至“一带一路”,中国茶和茶文化的输出,深刻影响着亚、非、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活习俗、审美趣味、贸易格局与政治进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与科技的交流。
“人在草木间”是为“茶”。中国茶文化对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