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3年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非遗已汇入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非遗作为活态遗产,20年来,其概念与理念逐渐在中国落地生根,已成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中国昆曲艺术”入选其中;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再次入选名录……中国凭借着总计43个项目入选的好成绩,成为缔约国中入选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非遗保护传承得到全面加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理念深入人心。五千余年不断脉的中华文明传承累积了丰富的遗产资源,这些遗产资源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精神命脉与基因密码。新的历史起点,如何使这些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属性,让非遗绽放灿烂的光彩?
其一,加强非遗的基础理论建构。中国的非遗保护实践始终依循着国际公约的操作形制,有关非遗的概念、定义与分类等更多反映了西方文化特性和理念,为此,应从加强基础理论建构切入。要让非遗真正走入校园,具体从教材规范、基础教育直至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
其二,推动理论建构进程与文化资源利用紧密相连。从五四运动,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中国史、改革开放……非遗已成为诸多传统学科广为吸收的对象。文化史蕴含着文明史。从表面看,非遗依托有形物化形态,所复现并确证的却是主体的智慧、知识等本质力量。在此意义上,非遗作为民族心灵的对应物,应成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精神武器。
其三,加强学科建设。非遗的理论建构,唯有依托文化并强调其复合性才能获得圆满的终极阐释。这种复合文化既有内在的层级本体结构,又兼有与外在文化相辐射的结构关系。这种文化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呈现中华文化之圆融面貌。因此,对非遗的认知推进须依赖于学科建设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