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人民周刊 2023年08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加强非遗体系建构

——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

本刊记者 屈一平 《 人民周刊 》( 2023年08月01日   第 05 版)

    守护非遗,传承文脉。星罗棋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中国非遗保护事业历经20年的实践探索,形成的经验广受赞誉,同时也面临很多深层次的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

    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请您谈谈非遗体系从实践探索到理论建构如何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王福州:非遗体系的构建,需要以表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为第一要素。非遗常以“物”的形态呈现,实则表征民族血脉与文化累积,无论有形与无形都是文化的彰显与文明的承载。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在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中,中华文化体系融汇了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智慧。我们接受非遗,意味着赞同了一种生活理念,并让自己处在当时的文化场景中。可以说,非遗一方面是人类的精神信仰,另一方面也是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

    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构成了丰厚的文化遗存体系,仅仅借鉴遗产的相关理念、规则不足以概述非遗的全貌,难以映现中华文化的特性。非遗体系的构建,在遵循相关国际组织规制的同时,重点是在非遗的保护理念、整体构成、分类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属性,完善突出中华文明历史的学科体系。

    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阐述,增强了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定性和自觉性。那么,如何在非遗体系建构中巩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将这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传承下去呢? 

    王福州:非遗体系的建构,须以稳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为前提,因为相较于其他生物,人类作为文化的主宰者,也是自身一切活动的承担者。中国文化以人为主体,依托社群和社区,构成各具特色的传承之路,随着历史演进,文化内容与所占空间不断变化,必应以多元文化体系与之相适应,并塑造特色独具的中华文明。

    非遗以人为载体,造就活态、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以宏阔历史纵深拓展文化根基、开辟创新空间。非遗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整体文化中,其主体性体现在其源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是中华各民族在同自然、社会和人的漫长交往中逐渐构成的,包括生活、思维、信念等,其所具有的传统礼仪等民俗,通过民间口头传递与传承,塑造成工艺品等文化形式,深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形成现在非遗的博大框架。在个体族群间的文化交流与变迁中,传统社会单体的结构被不断分裂、复制与重构,传承谱系因之成为文化可持续的保证,借助稳定的家族(宗族)结构与传承机制,成就了乡土文化的固定性。唯有如此,非遗才能真正成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精神武器,这也才契合非遗保护传承的初心。

    应该看到,大部分非遗因为长期处在民间一隅,带有较明显的民族特性。另外,大多非遗中包含人民的生活内容,从而使它上升为公共的遗产与资源,其中富含一般民众的情感、记忆与想象。随着非遗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的探索,通过规范教材体系、非遗进校园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试点等,非遗保护已由最初的陌生到今天的自觉行动,这确实得益于良好的制度基础。

    非遗起源于民间,大部分是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与积淀,是民众对理想生活追求的表达。正是在长期的文明传承和演进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体系、信仰习俗和精神品质,铸就了独具的民族特质。

    推动中华文化的世界表达

    记者:伴随着非遗保护的深入,我们对非遗的认知层次在不断深化。如何将非遗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观照,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非遗依据自身遗产资源性和形态多样性形成现实的保护参照,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王福州:文明史连接着文化史,中国非遗依据自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缺少自主的知识体系,欠缺必要的全方位解释,文化表达比较单一,对外宣介的国际软空间比较有限。

    首先,非遗体系建构应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围绕中华文脉进行立体阐发。非遗依托有形物化形态,所复现的是主体的智慧、理性与知识等本质力量,扎根的是民族的深厚土壤。因此,非遗体系的建构应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线索,既涵盖本民族的文化,也涵盖其他民族文化。在这个意义上,非遗对应民族的心灵,传统文化应该放置于文明传承、时代进步与世界发展的视域,以重建人文精神并重构精神与物质的谐和体为目标,让非遗成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精神武器。

    其次,非遗体系建构应该形成独特的中华文化表达。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自身的局限性使然;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非西方文化已不再是效率低下的代名词。依从这样的视角,非遗应该根据本民族的文化特点梳理和提炼自身的概念、分类与体系等,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形成独特的文化表达。

    日本的“文化财”概念,带有原创性与引领性,一度在国内国际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对世界的非遗保护实践发展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没有理由缺少自己的理论体系与话语表达。应该通过发掘中华优秀文化的古老资源,进一步把握建构未来非遗理论体系的创新,阐释出中华优秀文化对世界人类文明的特有贡献。

    关于中国的非遗体系建构,一方面,应具备强大的包容属性。从文明的构成历史来看,中西文明虽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具备不同的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但从历史生发的大视野来看,它们可以互相借鉴、交流、融合,形成文化交流交融的取向,决定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非遗作为国家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必须适应国际规则,进一步融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话语体系;另外,非遗文化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来说,非遗具有强大的包容属性。

    另一方面,这一体系应体现完整性。非遗是一个博大繁复的系统,包含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成果,从非遗中可以追溯中国文化遗产存续的脉络,展现中华文化的本来面貌。各国各民族非遗呈现的是不同国家、民族和群体多姿的文化图谱与多彩的文化背景。在全球化的今天,接受各个文化的多样性是国家交流、融合和创新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建立平等的对话,各自传播自身的文化及价值理念,才能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实现多元文化的共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