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性是一种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传统的悲剧美学研究范式在悲剧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因人类社会文化巨大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现象时,传统的悲剧美学研究范式的解释力则明显不足,亟需专门研究悲剧性的美学理论予以系统有力的支持。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万晓高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悲剧性美学》专著正是应时应需之作。
该书是万晓高十余年对“悲剧性”相关问题在“悲剧性美学”这个焦点上的进一步拓展、凝练和深化。该书视野开阔、思维缜密、创新性强、实践性强,近52万字,分量厚重,系统地探讨了“悲剧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悲剧性”的美学专著,国外目前也尚未见到同题美学专著,开创了美学研究的新天地。该书的开创性及其学术价值主要有如下四方面。
一、开拓了悲剧美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该书聚焦“悲剧性”这一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将生活中的“悲剧性”与文学艺术中的“悲剧性”融括一体,对“悲剧性”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该书敏锐地指出:从概念史的角度看,“悲剧性”基于“悲剧”而后产生;但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是先有“悲剧性”而后才有“悲剧”。当下,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悲剧性现象备受人们关注,“悲剧性”美学研究势在必行。
悲剧性不独存在于文学艺术中,但文学艺术却是悲剧性的诗意家园。该书专章讨论了文学艺术中的悲剧性问题,指出悲剧性是属人性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性的情感—认知范式,而情感又是文学艺术的根,是其各种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因而,文学艺术中的悲剧性就必然包括文本内部和外部两个功能:悲剧性作为文学艺术批评视角、文学艺术批评尺度的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自我”的发现与建构功能、伦理教化功能、想象的权力、意识形态功能、生态意识的涵养功能等都属于悲剧性的社会文化功能。该书清晰地勾勒出“悲剧”发展的历史流脉,又颇具洞见地揭示出“悲剧性”是“悲剧”概念历史性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这对于深化对“悲剧”和“悲剧性”及其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二、创建了新的悲剧美学理论范式。该书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钩沉和文学作品及社会现象的梳理,扫描“悲剧”语用史、分析“悲剧”语用情况,从而明确了“悲剧”的五种指称,着力在“主体—语境—文本”三维动态系统中研究“悲剧性”相关问题。悲剧性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因而,“悲剧性”的相关问题必然是“人”的问题,每一个时代、文化和种族中的人们都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进行着自己的“追问与回答”。该书创新性地提出,生命性、必然性、悖论性、和谐性、多样性等是悲剧性的重要特征,某一对象能否引发主体的“悲剧性”体验,除了对象本身的特点外,还与主体及语境的具体状况有关。由此,该书充分论证了“悲剧性”范畴是一种关系范畴,它表现的是处于具体语境中的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契合的关系,而不是某一具体事物的属性。该书在理论体系建构中,综合运用体验描述法、共情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比较法、社会历史文化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提升了研究的思想深度,体现出对“悲剧性”现象的新的文艺表达和理论探索。该书原创性理论研究范式对人们研究“美”“丑”“喜剧性”“文学”“艺术”等人类社会精神现象也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学术观点。作为悲剧美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悲剧性”统摄着诸多基本问题的研究。在耙梳中外关于悲剧性范畴的性质和内涵的诸种学说的基础上,该书对悲剧性的性质作出了新界定,认为“悲剧性是人类的一种情感—认知范式,是情感和认知集于一体的范式。它给支离破碎的平淡生活赋予了形式和意义,细腻地表现了人性的繁杂性和丰富性,也是人类对不幸、痛苦、毁灭、失败、灾难、病患、恐惧、孤独、绝望、荒诞、死亡或罪恶等的一种阐释系统”。此种对于充满体验感的悲剧性性质的真知灼见,有助于人们摆脱传统悲剧理论的逻辑定义方式,真正回归生命本真,从不断变化的丰富鲜活的各种文学艺术中的悲剧性书写和生活里的悲剧性现象中汲取养分,从而使“悲剧性”理论拥有更强大的理论阐释力和更持久的理论生命力。
悲剧性内涵探讨是悲剧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古往今来,关于“悲剧性”内涵的界定丰富多样,在肯定历史上围绕“厄运”“毁灭”“悲凉”等关键词展开对“悲剧性”内涵阐述的合理性基础上,该书提出以上种种表达都关乎“缺憾感”这一情感意义取向,从而原创性地提出将“缺憾感”定义为“悲剧性”的核心,“悲剧性指人在一定语境中面对一定对象而产生的生命中不可弥补的缺憾性体验或缺憾感,也即缺憾情致”。那么,悲剧性的生成及其机制是怎样的呢?该书原创性地提出,悲剧性生成源于文本、主体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三者的契合,而三者契合则源于价值情感的共鸣;“对比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共同作用就成了悲剧性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整体性原则与对比原则二者相互循环支持”。这一系列关于悲剧性如何生成以及生成机制的讨论颇具洞见,都是具有原创意义的理论成果。
四、创建了“悲剧性美学”理论体系。中外学术史上关于悲剧和悲剧性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迄今为止,尚无“悲剧性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该书以悲剧性作为研究对象、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在探讨“悲剧性是怎样生成的”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存在、范畴、生成、特征、显现和功能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悲剧性现象,体现出鲜明的理论体系建构意识及其实践。这种体系建构意识既体现为宏观层面上悲剧性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建构,又体现为微观层面上对悲剧性现象类型、悲剧性特征等方面的整体性论述。该书认为,悲剧性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与文学艺术中的悲剧性。由于悲剧性是生成的结果,文艺悲剧性素材存在于艺术形态即文学艺术文本中,而生活悲剧性素材存在于生活形态即生活文本中。一般而言,文艺悲剧性的素材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更具典型性,更易引发受众的悲剧性体验;而生活中的悲剧性素材一般未经过艺术加工,因而典型程度稍低。此外,两种悲剧性素材引发人们的情感价值定势不同。文艺中的悲剧性素材一般会引发人们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而生活中的悲剧性素材会引发人们的功利态度和伦理情感。
该书专注悲剧性美学研究,把容易混淆的“悲剧”和“悲剧性”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并做了充分的学理分析,廓清了人们认识上的迷雾。在此基础上,该书对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两者中的悲剧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创造性地构建了“悲剧性美学”理论体系。值得肯定的是,该书在理论建构的努力中,保持着清醒的开放意识,认为本书并非要取消或代替传统的悲剧美学研究范式,“而是试图为解释包括文学艺术悲剧性、社会生活悲剧性在内的人类社会一切悲剧性现象增加一种更具解释力的悲剧性美学研究范式的选项”。
作为国内第一部、国外目前尚未见到同题的专门研究“悲剧性”的美学专著,万晓高的《悲剧性美学》具有理论开创性,是我国文艺理论与美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理论成果,对文学艺术创作、欣赏活动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深入推进我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彰显我国学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