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诺贝尔奖,圆梦后的思考

闫志刚 《 人民周刊 》(

    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无论从科学规律,还是科研工作者角度莫不如此。而在屠呦呦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到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让国人兴奋了两月有余的诺贝尔奖至此“尘埃落定”。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而言,获得诺贝尔奖都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也因此,诺贝尔奖才显得如此珍贵,尤其对于久久不能问鼎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而言。屠呦呦的获奖,了却了中国人的诺贝尔奖心结。一块石头落了地,也就有了相对理性的心态来审视屠呦呦以及诺贝尔奖。

    “诺贝尔”心结终了结

    对于诺贝尔科学奖,中国人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结。

    诺贝尔奖诞生已经100多年。在屠呦呦获奖之前,每一年诺贝尔奖颁奖之日,都是中国科学界阵痛之时。“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提问,不知问了多少年,也不知问住了多少人。

    在求索追寻的道路上,久而久之,便凝结为一种诺贝尔情结。这情结,既包含着对诺贝尔科学奖的渴望,也有着求之不得难以言说的苦楚。

    毕竟,作为世界科学研究皇冠上的“明珠”,诺贝尔奖的“含金量”举世公认。即便诺贝尔奖并非科学界的全部,但依然可视为衡量一国科研实力的重要砝码。

    细数诺贝尔奖获奖大户,无不是科研领域实力极强的国家。

    实际上,在诺贝尔奖历史上,已有8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分别是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崔琦、高锟,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和李远哲,以及药学家屠呦呦。只不过这8人中,前6位为外籍华裔,李远哲生长于中国台湾地区。屠呦呦的获奖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她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内地本土科学家。

    国人对于屠呦呦获奖这份激动,不妨拿奥运金牌做类比,尽管今天我们收获了数不清的奥运金牌,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那一刻,依然最激动人心。

    不只是一个“意外之喜”

    对于国人而言,屠呦呦获奖或许算得上一个“意外之喜”。因为在这之前,诺贝尔奖之于中国似乎越来越近,却又感觉遥不可及。在诸多预测中,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往往是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即便持有乐观态度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也给出了10年的答案。

    2010年,杨振宁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时候,在回答该校学生关于诺贝尔奖的提问时,杨振宁表示“10年之内就会出现。”而屠呦呦的获奖,比杨振宁的预测还要来得早。

    然而,仔细审视屠呦呦获奖,这份意外之喜,却也不算意外。

    就屠呦呦而言,2011年,她就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荣获拉斯克奖。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只是国人对诺贝尔奖津津乐道,却对业界鼎鼎大名的拉斯克奖知之甚少。

    就中国科研而言,尽管与世界科研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并不能就此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界所取得的成就。除了青蒿素,诸如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研究成果,也被视为具有诺贝尔奖水准的科研成果。只是因为诺贝尔奖自身特点以及种种历史原因,而错过了获奖的机会。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最权威的奖项,屠呦呦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中国科学家,能够获得这个奖项,足以说明中国科研的进步。

    凭借着中国科研的大投入以及科研实力的进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许多领域站上了世界的巅峰。就在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一周后,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杂志公布该杂志评出的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科学家黄军就因人类胚胎基因修改研究入选。

    就连诺贝尔奖大户日本也感受到了中国科研实力增强所带来的压力。在屠呦呦获奖消息发布后,日本《读卖新闻》刊登文章,认为中国诺贝尔奖获奖能力猛增威胁日本地位,日本在最为擅长的材料学领域已被中国赶超,现在中国跃居该领域第一位。

    对于中国科学家而言,诺贝尔奖已经不再是一个心结,屠呦呦获奖或许开启了中国的诺奖时代。

    屠呦呦的“低调”

    从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件事,人们读出了科研工作者“寂寞”的特质。

    尽管诺贝尔奖被视为科学界最高殊荣,但要获得诺贝尔奖,等待的时间之长也让人咋舌,由于验证突破性科学理论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后数十甚至几十年,才获诺奖认可,部分人甚至在获奖前便已去世。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数据显示:自1901年首次颁奖到2015年以来,已有874人次和26个组织获奖,其中在不分类别的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平均年龄是59岁,峰值在60至64岁之间。以屠呦呦为例,从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论文到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足足等待了39年,她已年逾85岁高龄。  

    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无论从科学规律,还是科研工作者角度莫不如此。而在屠呦呦身上,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对于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大事,即便举国欢庆之际,除了不得不出现的场合,屠呦呦始终保持超乎寻常的低调。谈及获奖感受,屠呦呦说:“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但也不是很意外。”“因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

    央视《新闻周刊》以“一个人的荣誉”为题的报道中称,屠呦呦向来低调。“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之后的55年里,除了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屠呦呦几乎没有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而在获得国际大奖之前,她已经默默无闻了很多年。

    而这低调背后,却透着对科研超乎寻常的执著。这一点,从青蒿素的研究中可见一斑。一位记者问屠呦呦:得到诺贝尔奖会给她的科研工作带来什么改变?屠呦呦直率地回答说:“当初接受任务的时候,疟疾的危害相当严重。那个时候,我没有过多考虑其他的问题,只是一心想把任务完成。现在,我感觉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完,青蒿素耐药性问题已经出现,我关心的是这个问题。得奖之后会怎么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也不太感兴趣。”

    再联想到屠呦呦“三无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身份,以及屠呦呦当时的科研条件与工作环境,这份执著与低调无疑让人们对科研有了颠覆性的认识,尤其对于当前有些功利化的科研风气而言。

    正如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所言:屠呦呦先生获奖是我国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有很大意义。同时也在刺激我们,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为什么现在才实现零的突破? 

    显然,屠呦呦带给中国的,不只是一个诺贝尔奖。

国内要闻备忘录
习近平新年首次调研确定“指挥棒”
长江: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
实体书店:捱过最冷的冬天
诺贝尔奖,圆梦后的思考
舆论漩涡里的“短命建筑”
揭开急救车的“红与黑”
国际要闻备忘录
MERS重创韩国经济信任体系亟待重筑
中澳自贸协定“红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