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理念已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冬病夏治”疗法当属副作用少、安全简便的三伏贴。
又到一年最热时——“桑拿天”来了。人们如今常说的“桑拿天”也就是我国农历的三伏天。三伏天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到今年气温最高、潮湿、闷热叠加的日子,但同时这也是中医“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之一。传统中医认为,人身体的变化和宇宙变化密切相关。一年之中,太阳的运动产生了二十四个节气,这不仅仅意味着季节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身体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为进一步了解冬病夏治的有关知识,记者采访了北京同仁堂王府井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马雷。
马主任说:“冬病夏治是一种顺从一年四季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来说,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旺盛,选择在这个时候用药治疗,一方面,是因为此时人体的毛孔汗孔张开,寒邪易出,皮肤易于吸收药物;另外一方面,利用内服外用温阳、散寒、通络的中药内攻,可将入骨入髓的寒邪逼迫出体外,从而起到减轻易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有加重症状的疾病复发的预防效果。”
“冬病夏治”能包治百病?
记者走访发现,在关于“冬病夏治”的相关宣传里存在一些不实和夸大宣传的成分,更有甚者已然将“冬病夏治”描述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法。那么,“冬病夏治”究竟是功效有限还是真能包治百病呢?
对此,马主任说:“冬病夏治并非是什么疾病都适用。”
“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此类疾病有两大适用特点:一是平素虚阳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症状;另一种则是疾病症状遇寒加重,遇热则缓解的情况。
“冬病夏治适用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同时,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和寒凝冷痛的关节炎患者。这些疾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节加重,夏季则有所减轻。”马主任进一步解释道。
在冬季病情加重时,中医一般会采用“急则治其标”的法则,先控制症状,等到夏季再用中药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使其不再发病。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深受欢迎的“三伏贴”
现如今,“冬病夏治”理念已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其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冬病夏治”疗法当属副作用少、安全简便的三伏贴。
据了解,目前不少市民都准备用贴三伏贴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冬日易发疾病,各大医院和网络上的三伏贴销售都相当火爆。记者从网络购物平台得知,三伏贴产品多样,价位不等,月销量近万件。那么,如此深受广大群众需要的三伏贴究竟是什么呢?
三伏贴是将中药制成粉剂调和,通过敷贴到人体的特定穴位,使药物对局部穴位产生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来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以达到激发机体调节作用、调节经络、温经通络的效果。如治疗小儿哮喘的三伏贴,可以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肉桂研成细粉,其比例为4:4:2:2:1,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每次取五角钱硬币大小的饼状,用胶布固定贴于膻中穴、大椎穴、定喘穴、膏盲穴上。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效果最佳。因为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每次至少贴敷两小时,当局部皮肤灼辣,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隔两天贴一次,一共10贴。敷贴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意思是说,但凡贴上三伏贴,最少要坚持三年,特别是老年患者,起码要坚持三年以上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在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患者因为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发生了很多中途放弃治疗的现象。
马雷主任提醒大家:“冬病夏治是一个连续治疗的过程,千万不要期望一贴下去就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错过三伏中某一伏治疗的患者,可以在下一伏的头一天开始继续贴敷,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关于三伏贴 你还得知道的
尽管三伏贴具有操作便捷、安全、副作用少等优势,但其使用起来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马雷主任建议:“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再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剧烈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药饼取下以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用毛巾将穴位上的水轻轻吸干即可。还有就是慎用辛燥食物,以防伤阴;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防止湿热之邪合击人体;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损伤一身阳气。”
针对目前网上三伏贴销售火爆的情况,马雷主任说道:“不同药物的三伏贴,作用在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因寒导致的许多疾病。使用的时候经中医辨证论治取穴会更有效,因为病与症不同,同病可能不同症。冬病夏治法适用于虚寒症,禁用于发热症、糖尿病、结核病,若是热症,则热更甚,反而会加重病情。对于实在不方便去医院贴敷的患者,建议大家尽量头伏的时候在医院贴,之后的几副可以在家自行贴敷。第一天在医院贴敷时,可以要求医生在穴位上给标记一下,第二天按照标记贴敷,以免贴敷位置不准确,影响疗效。”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三伏贴呢?答案是否定的。马雷主任说:“五种人群不能贴三伏贴。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或患有接触性皮炎的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三岁以下的幼儿。”
今年“特殊”——贴四次
据了解,和往年相比,今年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一共是40天。这就意味着,今年伏天需要贴敷4次,每10天敷贴一次。具体贴敷时间如下:
第一次(初伏)2015年7月13日
开始(第一天效果最佳)
第二次(中伏)2015年7月23日
开始(第一天效果最佳)
第三次(巩固贴)2015年8月3日
开始(第一天效果最佳)
第四次(末伏)2015年8月12日
开始(第一天效果最佳)
不过,贴敷时间与其说是一个时间点,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段。在夏季气候炎热、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即可进行。
事实上,“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贴三伏贴之外,还有如针刺、艾灸、拔罐、理疗、按摩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方法供大家选择。各种手段都是以温阳、助阳、散寒、通络为目的,所以治疗之后最好是避免寒凉刺激,避免空调、冷风、冷饮等。同时,应该正确看待“冬病夏治”的作用,它只是中医综合治疗的一方面,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慢性疾病患者,贴敷三伏贴期间,不要盲目地减药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