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潜逃官员讲述12年境外逃亡路

陈增 徐伟 《 人民文摘 》(

    2009年8月17日,一名12年前贪污600余万元公款潜逃境外的巨贪,在12年后首次露面便被成功抓获,彻底结束了他的境外逃亡生涯。

    巨贪出逃

    160厘米的个子,又黑又瘦,身穿一件印有“瑞丽市看守所”字样的囚服,戴着手铐的王如春大步走出看守所的大门,从他那长满胡须的脸上,可以读出他如释重负的心情。

    与在逃人员登记信息表上的照片相比,王如春瘦了黑了,往日的风采荡然无存,多出的却是眼角那几道标志性皱纹。通过他那长满茧子的双手,可以看出王如春流亡境外的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过。

    “登记表上的照片是他工作时拍的。”从昆明赶来“接”王如春的一名检察官说:“我原来和王如春打过交道,在他逃亡的头一天我们还在街上碰到他,想不到第二天他便消失了,他让我们苦苦找了近12年……”

    王如春的失踪引起了当地公安机关的注意,在随后的调查中,公安机关发现他有重大贪污嫌疑。

    随即,昆明市官渡区检察院也介入了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王如春贪污公款的事实渐渐露出了冰山一角。王如春所掌管的600多万元公款和大量有价证券,随着他的消失不翼而飞。

    “王如春伙同他人贪污600多万元公款后潜逃。”1997年11月10日,在王如春失踪半个月后,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检察院正式立案侦察,追捕王如春的工作全面展开。

    此时的王如春在什么地方呢?

    出逃后的王如春带着剩下的50多万元现金,来到德宏州潞西市。在这个边境小城,他出入境外赌场,出入高级娱乐场所,吃山珍海味,享美味佳肴,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便将50多万元公款挥霍得所剩无几。

    享尽人间乐趣而意犹未尽的王如春,此时也嗅到了检察机关正四处寻找他的气息,他感觉到一张法律的大网正向他撒来。

    他知道,国内已经不能久留。于是,自知罪责难逃的他开始策划自己的逃亡路。

    巨贪流亡

    “1997年11月初,我从边境小道非法出境到缅甸,原想从缅甸再偷渡到泰国,但是中间发生了一点意外……”面对铁面无私的检察官,王如春说。

    决定了逃亡路线的王如春,用所剩无几的赃款兑换了3万多盾缅币后,在境外朋友的帮助下从边境小道悄悄逃往缅甸木姐市。

    在潜逃的过程中,他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的绝望。那天,惊慌失措的王如春刚跨过边境线还没顾得上喘一口气,就被几名缅甸警察给团团围住。他被捕了,第一次戴上冰凉的手铐。

    两天后,王如春被他在境外的朋友通过当地情报局把他保了出来,他得以侥幸逃脱。

    “他们通知我到当地警察局领取我的钱物和证件,可我不敢去,我怕暴露身份,我只想早日离开那个地方。”当天,身无分文的王如春便化名为张伟办理了一张马邦丁(缅甸居民的身份证),并在朋友的安排下从木姐乘坐直升飞机逃往缅甸瓦城。

    从此,王如春这个名字彻底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缅甸瓦城则多了一名自称来自果敢地区、名叫张伟的打工者。

    在瓦城,化名张伟的王如春生活得并不开心,他在一个缅甸果敢朋友开的公司里打工,主要是负责打扫卫生,有时也上山帮他们打柴,这与他在国内奢华的生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没有弄到护照,王如春偷渡泰国的梦彻底破灭。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地生活着,他度日如年的同时,精神也备受煎熬。

    为了麻痹自己,他开始吸食毒品。冰毒、鸦片、卡苦……只要能在一时间忘记所犯罪恶,他是来者不拒。

    由于长时间吸食毒品,造成了王如春的精神紊乱。每次吸食毒品后,他总是见人就打,见东西就砸,还满大街乱跑,边跑边大呼有人要杀他。

    这名自称来自果敢地区的打工者“疯”了,当地警方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渐渐恢复意识的王如春再次绝望了。在戒备森严的精神病院,他担心自己的身份暴露而被遣送回国。为了早日离开精神病院,王如春尽力表现出自己很正常。

    最终,他在精神病院“康复”后被放了出来。

    “康复”出院的王如春不敢再回朋友的公司工作,他以打零工度日。

    2004年5月,几乎过着乞讨生活的王如春在瓦城一家赌场找到了第二份稳定的工作,但仍然是打扫卫生。

    看着每日来赌博的人挥金如土,他想到了自己曾经奢华的生活,也感受到了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滋味,精神极度空虚的王如春再次与毒品不期而遇。

    2006年11月的一天,王如春正和几名毒友躺在床上享受毒品带来的那种酣畅淋漓飘飘然感觉的时候,突然房门被几名缅甸警察撞开,他再次被捕了。这一天,正好是他逃亡的第9个年头。他以吸食毒品罪被判入狱,他面临的将是4年的牢狱之灾。

    在缅甸曼德勒监狱服刑期间,他仍坚持称自己是果敢人,名叫张伟。由于他伪装得严密,直到今年8月中旬被提前释放也没暴露自己的身份。

    巨贪落泪

    “终于回家了。”在瑞丽边防检查站官兵为王如春戴上冰冷的手铐那一刻,他长出一口气木然地说出了第一句话。

    出狱后的王如春感到缅甸已无容身之地,长年浪迹异国他乡的他,开始厌倦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流亡生活,在逃亡境外11年后他第一次产生了回国的念头。

    他想回家,但是一想到回国后可能会再次面对铁窗、铁门、铁栅栏的生活,王如春感到了后怕、感到了莫大的恐惧,可是不回国不回家,也许他将客死他乡。

    与其客死他乡,不如回国看看,兴许公安机关早就把他的事给忘了。抱着侥幸的心理,王如春走进了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曼德勒办事处。在那里,王如春报出了自己早已不用12年的真名,但他隐瞒了自己贪污公款一事,谎称自己是一名到缅甸打工的华人,由于弄丢了证件而不能回国。

    办事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并为他开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国证明》。在成功骗取回国证明后,王如春马不停蹄地来到缅甸木姐口岸。

    “我真想一步跨进国门,回到祖国。”但是,当王如春看到瑞丽口岸严格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和检查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时,他犹豫了。如果一脚跨过去,等待他的可能是法律庄严的审判,也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王如春在境外观察、徘徊,并四处打听回国的最佳方法。他的举动引起当地一名热心华人的怀疑,他立即打电话向瑞丽边防检查站报告了这名男子可疑的举动。

    得知巨贪王如春就在缅甸木姐后,瑞丽边防检查站迅速展开境外追逃工作。这一次,王如春再也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摘自《法制与新闻》2009.10

中国留澳学生失学调查
蜗居:一名硕士中介眼中的京城楼市
黎强的财富人生
潜逃官员讲述12年境外逃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