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大洋彼岸的播音生活

韦华 《 人民文摘 》(

    考上一家中文电台

    1993年,我55岁,按规定退休了。

    我从1958年开始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播音,到1993年,我已经在话筒前播音了35年,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一生的最爱,只有“广播”二字。退休时我还年富力强,就这么“一刀切”地退休了,意犹未尽,失落的情绪时常向我袭来。

    1994年,我办理了移民去美国与家人团聚。在整理行装时,我专门用一个箱子装和播音有关的材料和许多珍贵的文艺节目录音带。我为什么要带这些呢?自己似乎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实在舍不得这些,到了美国可以拿出来听听……

    谁知到美国半年后,一个偶然的机缘竟使我的播音梦又重新开始。

    初到美国,我每天都买中文报纸看。6月的一个早晨,我在一张华文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边看我的心竟狂跳起来:纽约一家中文广播电台招聘节目主持人,有经验者优先……

    他们要不要一个56岁的老人呢?我有些犹豫,但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在电话里报了名。那天坐地铁到曼哈顿找到这家广播电台,我发现来应聘的人真多,男男女女都是年轻人,像我这样的只有我一个。

    轮到我面试了。台长详细了解了我的情况,然后从桌上一叠剪报中选了几份,有新闻、时事评论和人物采访,规定不能准备也不能查字典,马上进录音室录音。碰到这种情况,我真是要感谢“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我坐在录音台前,一个字没错,一个结巴没有,用3种不同的播音技巧播出了文稿,自我感觉很好。从国内到美国近一年我没有播音了,但当我拿到文稿,依然是那么兴奋、从容,就像一名充满激情的歌者。告别时,台长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对我说:“如果录取了,我会打电话通知你的。”

    回家以后,我每天都在等电话。第七天的傍晚,电话铃响了,是台长打来的,她通知我7月1日上午8点到电台上班。台长告诉我,这次有200多人应考,只录取了我一人,因为她认为我是最专业的。

    一切都和国内不同

    我在国内做了35年广播,到这家中文台工作后,发现一切都和国内不同。

    在这里,除个别人外,所有的人都要拉广告,要自己养活自己,还要养电台。在国内,这可是电台广告部的事。

    拉广告可不容易:你得说服客户,让客户乐意掏出钱来做广告。一般来说,客户做广告的选择依次是电视、报刊、杂志,最后才是电台。因为电台没有图像,光从广播中播广告,客户总觉得“不踏实”。而我们的优势是:价格低廉,制作快捷。由于我的节目受欢迎,收听的人多,给我拉广告提供了方便。往往是我在节目中介绍了某一种商品,订购电话刚报完,客户那边就接到听众的购买电话了。

    我的广告多起来了,不久,我就成了电台拉广告的主力。电台的收入是底薪加佣金,佣金就是拉广告的提成,一般是15%~20%。

    听众常常找上门来

    电台经常会接待找上门来的各类听众,他们把电台当做知音良友,有什么要求和问题都来找电台。

    曾经有一个听众,她为了拿绿卡嫁给了一个外国人。刚谈恋爱时,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结了婚。但从此那个女听众的噩梦就开始了,她的丈夫性格粗暴,稍不合意就毒打她,而且越打越狠。那女听众再也忍受不了,偷偷给我打电话,我联系了“亚裔妇女制止暴力联盟”,他们马上把她接出保护起来,然后联系了移民局和律师。这位女听众,在有关人员的帮助下,最后脱离了毒打她的丈夫,并最终拿到了绿卡。现在,她还常和我联系,而且成了好朋友。

    也有听众是来给电台提意见的。我曾经接待过一对夫妻,女的是中国人,男的是美国人。美国丈夫热爱中国文化,酷爱中国菜。他们到电台来,一是要看看我长得什么样子,二是希望电台能开辟一个“学中文”的节目。

    这位美国丈夫说:“中文实在是太难学了!”他举例道:“为什么两匹马、两只老虎是粗心大意的意思(马马虎虎)?”“为什么上街购物要叫买东西?说这个人不好为什么说他不是东西?说这个可爱,为什么又说‘这个小东西好可爱’?”“为什么把金银珠宝戴在手上和脚上还是叫首饰?”“为什么房子着火了叫失火?而不叫得火?”“中国队和美国队乒乓球比赛,解说员说‘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都是中国队胜利?”

    他的讲话在办公室里引起一阵阵大笑。

    永远热爱我的听众

    1998年,电台举行听众投票评选最受欢迎的主持人活动,每天大批的信寄到电台来。结果我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主持人。这使我非常高兴,因为听众那么喜爱我。

    有一次,我感冒嗓子哑了,不能播音,听众寄来了各种治嗓子的偏方和药。有的听众还连夜织了一条大羊毛围巾送给我保暖。

    有一次,我到一家中国人开的超市去买东西,我一开口,就有位中年妇女走过来说:“你的声音很像主持人韦华,但看你人又不像,因为韦华的声音好年轻,好好听,最多不会超过30岁。”我和她开玩笑说:“我是韦华的娘。”说完我哈哈大笑。她想了一下也笑了,说:“你就是韦华,对吧?哎呀,我真喜欢听你的节目。”然后她就招呼店里的人说:“这就是电台主持人韦华!”常听我节目的店员和来买东西的顾客一下子围住了我,问长问短的。那位中年妇女就是这个超市的老板娘,从此我和她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2008年,正值我70岁生日,又是我从事广播工作50年,为此我的好友、学生、听众、广告客户为我举行了一个聚会。在会上我回顾了70年的坎坷人生和50年的跨国播音经历,真是感慨万千!我很庆幸拥有如此丰富、精彩的人生,我永远热爱我的听众,钟情我的广播事业。

    摘自《新民晚报》2009.9.13

给妻子一个欠了十年的拥抱
大洋彼岸的播音生活
“东方神鹿”白雪:穷孩子逆风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