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侯宝林女儿说父母

佚名 《 人民文摘 》(

    身世之谜——父亲心灵上淌血的创口

    我上初一那年,“文革”爆发了。一时间,“出身”变成了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事。纸里包不住火,我们家的那点事儿,也让人给抖搂出来了——原来,我父母都是孤儿。

    先说我母亲。我母亲王雅兰据说是天津武清县人,1922年8月8日立秋生,小名就叫“秋儿”。因家里穷得过不下去,她母亲只得撇下她进城(天津)去当奶妈。母亲8个月大时,饿得皮包骨头,眼看活不成了,她父亲抱着她进城寻找妻子。不料,被妻子的东家轰出门外。

    无奈,母亲被送给一家在戏班子里做事的中年夫妇。母亲的养母很开明,在我母亲出嫁前,竟把她知道的原原本本地道了出来,就连收养时母亲身穿的小衣服、一张写着母亲生辰八字的纸也还一直保留着。母亲遇到的这家家境不错,母亲还能跟着养父识字读书,后来长大了又学习京戏。

    我父亲可没有我母亲那么幸运,他的出身始终是个“谜”。父亲虚龄5岁时,跟后来成为他舅舅的张全斌坐火车来到北京。据说,父亲是1917年农历十月十五酉时出生的,所以乳名叫“小酉”。张全斌是戏班里的跟包,不知是不是因为太穷娶不起老婆,反正他一辈子打光棍儿。他把我父亲带到北京送给了自己的亲妹妹,因此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父亲的舅舅。据父亲的档案记载,父亲的养父侯连达、养母侯张氏,家住北京地安门内大街织染局胡同,满族镶蓝旗人氏。祖上也曾是殷实人家,转入民国,因无生存技能又染不良嗜好逐渐败落了。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父亲一个人挣钱养活我们全家,名义上是8口——奶奶、爸妈和我们5个孩子,实际上是11口,因为父亲每月还要支付他的舅舅张全斌,另外还有一个师父、一个师娘的生活费。父亲对这个舅舅应该说是尽了全责的,一直到把他送进火葬场。可老人对我父亲的出身始终讳莫如深,直到他弥留之际,父亲守在他的病榻旁恳求他,他也还是不肯透露半点。他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难道他向什么人做过承诺?所以说,父亲的出身是个谜,这个谜折磨了他整整一生,是他心灵上一直淌血的创口。

    小妹夭折——母亲借烟消愁终生难戒

    我母亲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性格温和贤淑,相夫教子堪称典范。她24岁嫁进侯家,从一个娇生惯养的独生女、一个令人羡慕的舞台新星摇身变成了一个后娘,心里的落差可想而知。

    我大哥耀中1岁多时得了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站立不起。父亲带着他去看号称“小儿王”的著名西医,西医摇摇头表示束手无策。就在父亲绝望时,母亲说,不如试试中医吧!父亲就找到名医赵锡武,赵大夫看完病问父亲:“我开了方子,你敢不敢给孩子吃?”父亲说:“您敢开,我们就敢吃。”“那好!我先开几服汤药,每服药搭上两丸苏合丸。这药是大人的剂量,还必须得是同仁堂制的,可没人敢给这么小的孩子用啊!”此后,母亲把自己亲生的儿子耀华交给我姥姥带,一心一意照料耀中。每天除了吃药,还得带他去针灸按摩。大约半年后,我大哥的病完全治愈了,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

    我的妹妹咪咪年纪小我两岁,1954年出生。母亲总说,这孩子不光长得漂亮,而且天资过人。咪咪4岁时患上了肾小球肾炎,原本病情已经稳定。不料7岁上小学时误打了某种预防针,旧病复发。当时是经济困难时期,药品食物匮乏,得不到良好的救治,病情时好时坏。拖到1962年开春,不治而亡。

    那天,恰好是父亲要去南方巡回演出的日子。父亲刚到火车站,医院来通知说,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单位领导让父亲留下来料理后事,父亲谢绝了。他说:“海报早就贴出去了,最近一站的演出票也已售出了,如果我不去,观众会失望的。”父亲走了,母亲把自己关在房里,一连三天,只是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从此,直到她去世,每天两包香烟。母亲还留下一句名言:“戒饭行,戒烟不行!”

    “文革”岁月——父母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1966年6月“文革”一开始,父亲中断了在上海凤凰自行车厂的创作体验。回到北京不久,就被隔离审查了,关在离我家不远的原广播学院的灰楼里,每天刷厕所,铲煤,写交代材料,不准回家。

    到了深秋,有人通知母亲让她给父亲准备过冬的衣服,还带回一句话,父亲要母亲和他离婚,免得受连累。父亲收到母亲连夜赶制的棉衣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憋了好几天,他终于找到造反派的头头,跟他们说:“我什么也不要,你们只要把王雅兰的骨灰给我就行了。”后来,父亲看到母亲偷偷藏在棉衣中的纸条,上面写着:“孩子们说他们不做逃兵。”父亲这才相信母亲还活着。

    父亲去世前最后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他对着镜头用手指着母亲说:“是王雅兰和我共同培养了一个侯宝林!”这是父亲对母亲最后的评价,可见,母亲在父亲心目中的位置。

    摘自《现代家庭报》2009.6.5

陈竺 陈赛娟:师出同门的院士伉俪
我的爱像草原上的长河
侯宝林女儿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