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华文作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10月07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爷爷的村庄

洪叶高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0月07日   第 07 版)

  “文都”桐城有条西大路,曾饮“七省通衢”美誉数百年。西大路上的“官桥”尚在,这条古驿道曾经的路标,现已移建道路北侧更远的地方,成了市级保护文物。自西大路出城,一路向西50里,便进入了青草镇永庆村严庄村民组,那里便是我爷爷奶奶生活过的村庄。

  第一次踏进爷爷的村庄,是一个初冬的暖日。我走遍严庄的角角落落,从墩圩的水塘芦荻,到裸露的沉积岩层;从乡亲们新建的水塔,到爬满薜荔的围墙,我努力寻找属于爷爷奶奶的时代印记。那种似曾相识的亲切,如前世记忆,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村头的那棵青冈木,已存活百年之久,树根龙爪般遒劲,爬山虎正奋力攀爬,这种独特的生态,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风雨的刀斧,雕饰了青冈木的百年守望,或许只为替爷爷向我传达某种寓意?村后的万灵寺,以形似狮子而著名,跟万灵寺齐名的,还有寺里那株高大的古松。住持说,这棵树已存活百岁之久。我想,这棵与爷爷同龄的树老人,一定见过童年时代的爷爷奶奶,并与他们关系密切!我围观仰望,近身依偎。我甚至暗想,搂抱了这棵树,是不是就拥抱了素未谋面的爷爷奶奶?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这一刻,我的泪水潸然而下。

  一百年前的中国,军阀混战,外侮入侵,兵燹不断。那个时代的严庄,也是风雨飘摇,危如累卵。爷爷迎娶同村的奶奶那一年,为了迎接即将出生的孩子,他们选择了逃离。风餐露宿,辗转百里,最终落户猫耳刺河。父亲9岁时,爷爷奶奶相继离世。

  相较于爷爷的逃离,更多的严庄人,选择了对故土的固守。瘠薄的土地里,成长出严庄人的生存法则。严庄西头的相公水库,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这是响应时代号召水利兴农的见证。圈护着大片水田的,是那长长的圩埂,那些经夏历秋的水稻,正在粮库或米袋里翘首以盼,静候锅碗瓢盆的亲切问询。初冬的太阳,一如摊薄的煎饼,铺满了眼前空旷的田畴,一缕缕似有若无的香甜松软的气息弥漫过来,这香甜,正是爷爷奶奶当年追寻的味道吧。一些两层或者三层的楼房,错落地围立在田畴四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严庄数代人毕生追寻的憧憬,现在早已全部实现。

  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批又一批严庄年轻人,求学全国,学成归来,加入了建设家乡的行列。

  穿村而过的芜岳高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严庄村民组不远处,是永庆村党群活动中心,更远处是高速公路服务区,主体工程已经修竣,附属工程也在紧张收尾。永庆村立足本地山水资源,相继引进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完成土地流转,对林地进行全面改造,打造出全新的田园旅游综合体。

  举目远眺,山冈上的油茶花开花谢,薄壳山核桃捧出沉甸甸的果实。桂花、香樟、红叶石兰、樱花、紫薇、红叶李谁也不让谁。如今的永庆村,可谓绿水青山带笑颜,花团锦簇村富美!

  爷爷奶奶离世前的唯一遗愿:重回生养他们的严庄。在堂哥的老屋背后,我拜谒了爷爷奶奶的坟茔。我读懂了,爷爷逃离严庄时的不舍与无奈;更读懂了,爷爷魂归故里的深爱与期许。这次穿越百年的相见,我想告诉他们的是:爷爷奶奶,当年你们以命相搏追寻的生活,如今已全部变成了现实,并且会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