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

创新引领 文化聚力

华侨华人同筑“大湾梦”(侨界关注)

孙少锋 胡智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4月05日   第 06 版)

  4月2日,粤港澳大湾区跨越珠江口两岸的南沙大桥(虎门二桥项目)正式开通。
  贺林平摄

  日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指出,应积极引导华侨华人参与大湾区建设,更好发挥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以及港澳居民的纽带作用,增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

  包容多元的大湾区,吸引着越来越多华侨华人的目光。他们关注着、祝愿着、期待着……

  

  基础设施是支撑

  40年前,美国华商会顾问蔡文耀第一次踏足神州大地,故乡江门地区的贫困让他印象深刻。40年后,为了让在海外出生的一双儿女见证中国的发展,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他带着家人回到了粤港澳地区。

  乘车穿行在通车不久的港珠澳大桥上,想象着大桥两岸游人如鲫,蔡文耀感慨良多:“40年前,我经香港回到家乡江门地区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现在,粤港澳三地之间的通行时间大大缩短了,交通选择也越来越多。港珠澳大桥已经开通,全线贯通的广深港高铁也为粤港澳地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巴拿马华商总会会长黄伟文同样对粤港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发展印象深刻。“30年前我刚出国的时候,只有广东到深圳有高速公路。而今天,广州连接清远的高速公路都已经通了。”他认为,“随着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相继开通,粤港澳地区经济的活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结已经打通。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也逐渐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

  据了解,作为深圳对接香港的地标式区域,深圳前海在2017年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1项,其中42项全国领先。截至2018年6月,片区累计注册港企8938家,注册资本9129.74亿元,为港企量身定制的前海深港创新中心也建成使用。

  “在深圳南山科技园里,我们能找到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这些国际知名的科技企业。”蔡文耀自豪地说,“40年的时间,中国不仅摆脱了从前一穷二白的窘境,更是逐步迈入世界科技创新领域的第一集团,我感到非常骄傲。”

  创新定位是机遇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始终是“中国梦”的重要主题,《纲要》中对“创新”的重视,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的建设明确了思路,也给华侨华人参与祖(籍)国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战略定位是国际级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意味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国家顶级的实验室在这一地区落成。”五邑大学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将学术成果市场化的便利条件,为侨界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尖端技术。”蔡文耀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从事尖端科技领域和金融领域的华侨华人,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月2日,广州市海珠区发布海珠创新“1+6+1”产业政策体系文件,紧扣“创新”二字,突出服务功能,以新兴产业、新兴平台、新兴人才为主,涵盖了对创新企业、新兴产业、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资本和创新人才六大类奖励。更早些时候,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列出多项全国突破性政策,目标之一便是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税率和签证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吸引高新技术人才进入、扎根粤港澳大湾区。

  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华侨华人进来投资的第一站,也是改革开放再出发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关键时期,华侨华人的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大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是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窗口。”张国雄解释,在大湾区内,华侨华人也会拥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更好的投资机会。

  黄伟文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外商投资法》的出台,可以称得上是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一个新起点。华侨华人在粤港澳地区的投资经商机会多多。”

  民族文化是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的是侨心,汇集的是侨力,不变的是同根同源的中华文化,是海外侨胞对祖(籍)国的热爱与眷恋。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融合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的大型城市群,还面临着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存在差异的挑战。华侨华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着特别的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定位,就是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让多元文化融合得更加深入。”张国雄说,广东省有着庞大的海外侨胞群体、丰富的华侨文化资源。华侨华人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所在国文化带进来,将中华文化传递出去,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江门市的侨胞文化资源丰富。目前,江门的开平碉楼、侨批档案分别入选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和世界记忆名录,潜在的中华文化资源正在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张国雄解释,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华侨华人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的实践。

  分析人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多元包容而拥有独特个性禀赋的文化生态、优质而丰富的文化创新创造、高超的文化传播能力,是塑造和传播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区域形象、提升湾区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重要软实力支持。

  蔡文耀认为:“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的延伸和代表。他们参与大湾区建设,将融合多元文化,成为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我相信,通过华侨华人共同的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地的比较优势一定能充分展现,最终成长为比肩世界其它三大湾区的一流城市群。”黄伟文说,巴拿马华人商会正在学习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希望能够尽快投入到大湾区的投资和建设中,共享中国的发展成果。

华侨华人同筑“大湾梦”(侨界关注)
华人社区
古厝洋楼:诉说侨胞家国情怀
埃及开罗举办说汉语讲故事比赛
责编:孙少锋 邮箱:guojihwb@126.com